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家庭作坊式或出租屋式的“三合一”场所投资少回报快,成为一些小型私营企业创业初期的首选,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条件差火灾频发,尤其是导致人员伤亡的火灾长期高发不下。例举了近年来我国一些“三合一”场所的火灾案例,分析了我国各地采取的“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的方法及效果。针对该类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中难监管、易回潮的特点,提出了在“三合一”场所中推广应用简易自动喷淋系统,革新技防手段的措施,强调了应用简易自动喷淋系统在使用范围、自动报警、喷头选择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三合一"企业消防安全问题,先后对"三合一"企业进行了12次拉网式检查整治.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合一"整治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屡整不改、改后反复、边整边冒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危及消防安全的"三合一"现象在许多企业仍然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3.
汤华清 《安全》2009,30(2):9-12
三合一场所为火灾事故多发的场所之一,通过对其消防安全性分析,利用Delphi专家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以公安部《技术要求》为依据,建立三合一场所层次矩阵模型,计算得出相关权重,经过实例检验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对相关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性评估,为消除火灾隐患,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枫 《劳动保护》2023,(4):92-94
铁路工人修建铁路线时,会根据生活需求形成聚集性铁路社区,这是属于铁路工人的“半封闭社会”。“铁路三角线”内街巷密布,“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及“九小”场所比比皆是,消防安全隐患较多,消防救援难度大。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铁路三角线”为例,对其消防安全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问题的一系列措施,以期提高城市的整体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5.
浅析“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萍 《安防科技》2010,(9):74-75,82
"三合一"场所存在安全出口少、无防火分隔和消防设施不足等先天性的隐患。本文就"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泉州晋江市东石镇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据统计,在今年的前7个月,该镇共开展统一行动11次,排查企业821家,发现"三合一"场所26家,现场查处28起建筑工地违法施工行为,整治道路交通运输隐患31处,粉尘单位隐患8处,查封60家消防安全隐患场所,取缔危险化学品非法使用、无证加工点3处。东石镇,号称"中国伞都",素有"仁和之乡"  相似文献   

7.
资讯信息     
《安全与健康》2007,(12):20-22
福建省政府下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三合一”场所专项整治“回头看再整治”活动;福州市第二医院投入15万元整改重大消防隐患;福州市安监局召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湖里区开展奋战70天实现压事故、保畅通、保平安专项治理;漳州市五项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宁德重力整治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刻汲取"2.16"山东禹城蛋糕房亡人火灾教训,按照《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近日集中对区级挂账隐患村开展消防安全调研,重点对沿街商铺用火、用电、用气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三合一等情况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9.
使隐患难匿     
《劳动保护》2005,(5):24-25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对2005年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进行了全面部署。全省各地要按照“四个一遍”的要求,迅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即:对所有的人员密集场所复查一遍;所有的“三合一”企业清查一遍;所有的化工企业普查一遍;所有重点活动场所检查一遍。在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中要做到“四个落实”,即:落实隐患整改人员、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及整改期限。对不具备消防安全基本条件,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场所和单位,要依法采取坚决和强硬的措施,实行“四个一批”。即:坚决整改一批;坚决上报政府挂牌督办一批;坚决重处一批;坚决关停一批。切实把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把火灾拒之于门外,从根本上改善社会消防安全条件,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毅炜 《安全》2019,40(10):71-7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工地存在的大量火灾隐患,给人员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针对建筑工地存在的火灾隐患,如易燃可燃物堆积、"三合一"现象严重、缺乏统一消防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基于相关规范及实际情况,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为相关单位提供了一点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三合一”企业消防安全问题,先后对“三合一”企业进行了12次拉网式检查整治。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合一”整治效果始终不够理想,屡整不改、改后反复、边整边冒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危及消防安全的“三合一”现象在许多企业仍然客观存在。今年6月是第四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市政府出台了《石狮市企业“三合一”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至2008年底前,全市实现所有的企业员工集体宿舍和家庭住所与其生产车间或仓库完全分离的终极目标,彻底消除企业“三合一”火灾隐患。这次“三合一”企业整治,力度前所未有,牵涉企业、家庭作坊面临去留抉择。对年内发生“三合一”企业火灾死人事故的,或初级整治率达不到100%的单位,市政府将实行“一票否决制”。  相似文献   

12.
浅谈“九小场所”的火灾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小场所"点多面广,分布在大街小巷,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其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多,业主消防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消防设施投入不足;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的能力差;消防安全监督存在失控漏管,公共消防设施滞后等问题。笔者就该场所消防安全的现状、管理存在的问题、火灾隐患和原因,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蔚勤 《安全》2011,32(10):55-58
近年来,全国居民住宅火灾起数一直居各类场所火灾之首,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工作亟待加强,尤其是居民要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救助"的消防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供居民自救的消防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1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现状1.1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及住宅消防安全状况(1)居民对住所的要求普遍是按照环境状况、生活舒适度、交通便利情况、社会治安、周边学校医院  相似文献   

14.
武敏 《安防科技》2010,(9):71-73
文章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深入剖析、概括、阐述了目前有关"小场所"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指出了"小场所"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主、客观原因,也从政策和技术性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对消防产品领域也做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素有"品牌之都"美称的福建省晋江市,各大企业云集。步入他们的生产车间,醒目的消防标语、齐全的消防设施、规范的消防通道,无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安全气息。据了解,2008年以来,晋江市未发生一起"三合一"场所火灾死亡事故。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当地在整治"三合一"火灾隐患过程中摸索出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选择把厂房对外出租,大厂租给小厂,逐渐形成大量的“厂中厂”场所。“厂中厂”隐蔽性强,责任不清,管理混乱,小厂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近年来,“厂中厂”场所是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多发的“重灾区”,研究“厂中厂”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同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厂中厂”场所中常见的消防安全问题、风险事故隐患及事故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了“厂中厂”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深层原因,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地区在“厂中厂”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厂中厂”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场所火灾事故频发,给公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研究生活场所火灾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文章搜集近年来的生活场所火灾事故数据,将文本信息进行离散化分类处理,应用Apriori模型分别进行了不同支持度条件下的火灾因子和火灾类型的关联规则挖掘。结果表明:常见的生活场所火灾类型为电气火灾和由明火引起的火灾,多发生于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低层住宅或“三合一”类建筑中,火灾多发时间段为凌晨和中午,致灾因子多为电线短路、明火或煤气、天然气等泄漏,与消防设施不完备和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有着强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紧绷师生“警戒线” 筑牢高校“防火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刚密 《安防科技》2010,(10):58-5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聚集场所越来越多,致灾机率也越来越高,笔者从高等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安全责任机制、消防经费投入,应急预案建立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提出了加强高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日前,福建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公共娱乐场所为重点的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严查整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20.
2月20日起到4月30日,自治区公安厅、文化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对象是: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餐(茶)馆等餐饮场所、游艺场所以及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等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公安消防部门将重点对上述场所的消防设计、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安全以及场所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进行检查、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