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城市地表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引起了诸多关注。对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特征、生态风险及其来源进行综述的结果显示,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和垃圾管理能力的影响,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分布呈现出空间异质性,丰度为10.88~713 500个/m3,以小于1 mm的小尺寸为主(66.8%),并普遍以纤维形式存在(51%)。以此为基础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其中微塑料污染负荷指数(L)评估结果为30%低风险,52%中到高风险,16%极高风险;化学毒性危险指数(H)评估结果为26%低风险,中、高风险均为36%;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评估结果均为低风险。微塑料的源汇分析表明,微塑料的来源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生产生活过程均可能向环境释放微塑料。研究可为评估和管理城市地表水中的微塑料生态风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陈文瑛  王如平  张蒙  孙宝平 《安全》2021,42(9):27-32
为预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对环境承载力造成的破坏,本文考虑天气及地理环境等多因素进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模型优化,基于熵权法对环境敏感区进行事故后果量化评估.以北京六环为场景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医院、学校、住宅区、公共绿地和风景名胜区在事故后果影响中所占比重更高,西六环的环境敏感区后果值最大;该模型与现实风险分级指数评价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该风险量化模型进行环境敏感区影响评价具有一定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危险废物产生和管理现状,以湖北省重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为调研对象,研究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构建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府对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风险进行全面、针对性的管控,避免重特大事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国内工业园区仅有水和气两种环境介质协同预警机制而未考虑土壤介质的不足,建立工业园区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污染风险源的识别、评估和协同预警等级评估模型,设定水气土污染风险预警等级和指标体系,提出四川省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优化建议,为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和环境监管部门提供借鉴与参考,降低工业园区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概率以保障园区工作人员及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恶臭污染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亟须建立科学高效的分级管理体系,通过优化管理资源、强化源头管理,真正实现恶臭污染的全过程管理.在现有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恶臭污染的特性,构建了基于化学品使用、生产设备及工艺、风险控制和敏感受体的恶臭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某化工园为例进行了恶臭风险等级评估,并与该地区近3年恶臭投诉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在评估的51家石化企业中,存在重大恶臭风险企业1家,较大恶臭风险企业17家,这18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年均投诉次数是一般恶臭风险等级企业的4倍.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丰富河流溢油事故风险评价技术,分级分区制定溢油流域应急处置方案,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河流溢油事故演化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对河流溢油事故环境风险量化模型进行构建与优化。以溢油轨迹判断目标流域受溢油污染的可能性,以区域环境敏感性指数(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ESI)衡量环境受溢油污染的严重程度,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的河流溢油事故流域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人类利用资源、岸线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的ESI分级标准和量化模型。基于该模型,选取嫩江某河流段跨越管线进行实例研究,得出流域环境敏感性与风险等级分布,以期给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环境风险评价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在技术方法上协调不足,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衔接不够到位,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与国外尚存在差距,部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标准指导有待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不同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推动环境风险评价、安全评价技术标准和手段更好地统一;将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有效衔接或合并;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和数据积累工作;在相关技术导则或评估指南中明确事故应急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置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一种适合广东省流域环境风险特征的评估技术,以解决"多源-多受体-多影响"大尺度评估难题,并提出有效措施防范突发水污染事件。以"相对风险评估"为核心,统计分析近4年广东省突发水污染历史事件,总结流域风险特征,构建评估概念模型;提出不同情境下评估单元划分方法,应用评分法和矩阵法进一步优化环境风险要素量化过程,尤其是面源;引入水质模型和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风险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高了方法的科学性。重点以揭阳引榕干渠流域为例开展实践应用,4.5%的相对误差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流域环境风险总体分布为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沿水流方向风险累积性和传递性明显。暴雨条件下上游高浓度来水和第一水厂取水口是风险重点管理对象,评价终点应优先关注人员安全和生态安全,风险分区防范重在减缓危害性和降低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油气长输管道是典型的线性工程,其环境风险形式和风险特征随着管道沿程的变化而不同。因此,评估指标选取的准确、全面和代表性是界定管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可信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油气长输管道环境风险评估指标需在掌握管道的基础数据和环境背景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程实地勘察进行筛选和判定,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细化和分析,可系统地评估管道沿线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的类型、可能性、易发地点、后果程度以及控制能力,识别管道各区段环境风险水平,从而实现分级管理,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减少环境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为管道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心率变化的心血管负荷指数作为评估人体疲劳程度的指标之一,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高温环境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对心血管负荷指数的影响,探讨高温作业下不同劳动强度人体疲劳程度的变化,分析出不同温度下人体可接受的体力劳动强度。通过采用实验仓模拟不同的高温环境,以心血管负荷指数(%CVL)作为人体疲劳程度的分级指标,最终得到了高温环境下从事不同体力劳动强度的心血管负荷指数回归方程,以及不同高温环境下人体可承受能力下可进行的体力劳动强度,为高温环境劳动者制定合理和健康的作业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风险评价的一些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系统 ,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特别是近年来的多种环境风险灾害事故的发生已引起了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我国“十六大”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 ,将环境风险评价划分为非突发性风险评价和突发性风险评价两大类 ,对两类风险评价的概念、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 ,探讨了有关两大类环境风险评价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区别、环境风险评价评估标准以及在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重建中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险严重度指数法在毒气泄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某区域或某设备潜在的毒气泄漏事故场景的风险水平,以对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控制和安全规划,详细介绍了工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ARAMIS所采用的风险严重度指数法.首先基于事故频率和后果的风险矩阵选取毒气泄漏事故场景;然后运用毒气当量浓度计算任意暴露时间下不同风险严重度等级所对应的特征距离,并根据同一风险等级内风险严重度指数与距离的线性关系计算任意点的风险严重度指数;最后应用1个实例分析了考虑所研究区域的风向概率后对风险严重度指数的真实影响,便于工厂或企业识别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不同场景下风险水平的对比性研究,为其安全设计及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库大坝的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水库大坝进行风险评价时,涉及生命风险、经济风险及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目前国际上关于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仍为空白.本文对社会与环境影响要素进行量化,再综合成社会与环境影响指数,并结合我国国情,借用F-N线法初步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与环境风险标准.沙河集等6座水库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风险标准及其确定方法基本合理可行,可用于水库大坝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4.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风险隐患.本文通过分析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的各个因素,建立了工业园区的环境风险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的特点,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其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将环境风险总费用定义为风险实际期望损失、人群心理损失和风险控制费用三部分的总和,并根据系统效益最大化原则,提出了风险控制水平的优化理论.最后以泰兴化工园区为例,模型和理论进行了应用.园区环境风险管理水平评价结果为"中",方案四为最优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定量地描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将人群、设施、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作为主要因素,结合实测数据和专家打分数据计算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指数,并对风险指数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局部最高密度对人群密集场所的风险影响最大,利用采集到的人群数据以及专家打分的定性指标可以实现人员密集场所风险快速评估,进而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人员密集场所提出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区域环境风险专项评价对象和保护目标分布的特点,构建了以规划回顾性分析和入区企业环境风险源项分析为基础,以区域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设置可行性评估为目的的非行政许可范畴的区域环境风险专项评价体系;结合风险评价结果,探讨了有关区域风险专项评价方法、区域环境风险物质储存量(在线量)的重大危险源评估、规划调整和环境风险防护距离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FR(压力-状态-功能-风险)模型,选取16个分项指标、34个评估指标,建立了4层次指标体系,兼顾流域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根据环境特点及功能分区将河北省滦河流域划分为6个评估单元展开生态安全评估。结果表明: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水平位于三级到二级之间;潘大水库上游评估单元刚刚达到二级较安全水平;引滦入津、大黑汀下游和青龙河秦皇岛评估单元属于临近二级的三级水平;冀东沿海的秦皇岛和唐山评估单元生态安全指数较低,但均大于50,属于三级一般水平。研究表明,水资源过度开发是各评估单元共有的不安全因素,面源污染严重和生态风险较高也是造成流域生态安全指数不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应用环境风险评价理论,以石家庄-太原成品油管道为例,通过对工程与环境特性进行分析,识别出其主要的地下水环境风险。根据FEMWATER模型软件,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模拟在设定的假想事故状态下,对地下水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程防范措施和监测、管理对策,为工程建设环境风险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其他成品油管道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环境风险评价中化学品苯泄漏的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泄漏的大气影响为研究对象,模拟一起典型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采用导则推荐的伯努利方程、质量蒸发量公式计算物质泄漏的源强,利用多烟团模式模拟计算其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出不同时间不同距离处的影响程度.根据这一预测结果,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为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石化行业环境风险特点与现状着手,针对现有环境风险分级评价体系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石化行业环境风险现状这一问题,对石化企业环境风险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从突发性环境风险、非突发性环境风险和选址敏感性三方面入手选取了石化企业环境风险分级评价指标,对各指标的含义及量化方法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石化企业环境风险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指标权重,利用专家评分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分,能够准确反映石化企业环境风险的实际情况.以天津滨海新区某石油化工企业为案例,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