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当今中国一项至关重要的命题,武汉市作为中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城市低碳建设各方面都实现了既定的预期,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型“低碳社会”的发展模式。其发展路径主要体现为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了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将大量低碳研究成果落地成每项政策、重点推进低碳试点园区和社区建设并带动城市全面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了低碳基础能力建设等。介绍了武汉市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的背景,针对其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主要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武汉市低碳发展模式进行了浅析,以期给其他城市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国内外6个典型低碳产业园案例,归纳总结出再生利用型、清洁生产型、产业耦合型3种类型低碳产业园,横向对比分析3种类型低碳产业园的特点,纵向对比分析国内外低碳产业园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类型低碳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在环保理念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能耗小,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还能促进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中国政府高度注重加强发展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也应重视产业安全,在产业安全与低碳环保要求之间寻求一条合理而平衡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制定了多项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的产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是全国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武汉市作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城市之一,多年的低碳发展道路经验以及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积累形成了一系列发展碳普惠制的良好条件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西容县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特征,通过园区物质流分析,构建了4种循环经济模式。结果表明:通过循环化改造,园区资源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单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园区企业关联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是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等措施,建立物质交换和循环利用的长效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武汉市青山工业区为例,总结其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化改造"青山模式",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量化循环化改造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为国内同类重化工产业集聚型城市推进经济增长和转型攻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前,长三角地区产业园区发展中的环境管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剖析该区域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落实规划环评制度,强化产业园区污染治理;优化园区布局结构及规模,缓解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完善园区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园区日常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8.
"环保管家"模式的提出和推广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本文在分析园区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园区"服务管家"的服务内容以及"环保管家"模式推广的建议,对完善"环保管家"服务园区体制机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是城市的基础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与约束作用,为加快实施武汉市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大健康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武汉市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利用现状,计算和评估三大万亿产业经济发展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排放指标,提出三大万亿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正平 《中国安防》2024,(3):97-101
<正>数字技术已成为社会经济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新引擎,不断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园区是产业的载体,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落脚点,园区数字化运营管理已成为企业数字化重点领域。通过数字化转型可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创新、智能制造纵深发展以及数字化运营模式打造,让管理更高效、生产更智能、运营更敏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