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宁夏春季沙尘暴暴发的环流及OLR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1970—2003年沙尘暴时序资料,结合NCEP/NCAR月平均全球再分析和逸出长波幅时(OLR)月平均资料,对宁夏春季(3—5月)沙尘暴多发年和少发年高低层高度场和纬向风剖面场以及OLR场的差异特征进行了合成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春季,宁夏沙尘暴多发或少发与位势高度场和急流区的位置及强度密切相关。沙尘暴多发年,500hPa蒙古西部到河西为较强的负距平区,200hPa急流区位于河套北部;沙尘暴少发年,高层负距平区及急流区位置明显偏北、偏东。不仅如此,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及西太平洋地区OLR的不同分布与宁夏沙尘暴多发或少发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沙尘暴多发年,贝加尔湖到河套地区为负距平区,青藏高原以正距平为主,西太平洋地区也基本为正距平;而沙尘暴少发年,OLR则呈相反分布。  相似文献   

2.
地质工程是人类重要的工程实践活动之一,直接指向自然界.它涉及到人类的需要(价值)、工程指向的客体(地质)和建造的工程体(物质)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工程活动承载的价值、地质、物质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价值、地质、物质之间的平衡(简称"三质(值)"平衡)事关人地关系的和谐相处.提出了"三质(值)"平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在执行SISRA计划期间(1985),编制了最大地震烈度图(图1)。阿根廷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开展了下列加强地震危险性评定和研究工作。(1)国家抗震建筑规范的修订和改进;(2)大型水坝、水电站和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3)高地震危险区的城市地震小区划的研究。1965年,国家建筑规范采用了第一幅地震区划图(C.I.N.E.H,1966)。最近进行了修改。图2为阿根廷国家建筑规范最近所提供的地震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4.
<正> 一、维歇尔(E·Wiechert)地震仪简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σ.σ.伽利清,E·维歇尔(Wiechert·E)等相继设计了以各人名字命名的地震仪。其中维歇尔在二十世纪初(1900—1906)研制了多种型式的维歇尔式地震仪,自成体系(表1)。  相似文献   

5.
<正> 1984年10月31日至11月7日,在印度海得拉巴(Hyderabad)国立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地区性会议。到会代表300余人,除印度代表外,以中、美、日、苏等国的代表为多,五大洲均有国家参加,因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国际会议。会议由IASPEI局主持,主席铃木次郎(日本),第一副主席Stephan Muller(瑞士)、第二副主席A. V. Nikolacv(苏联)和秘书长R. D. Adams(英国)均到会。会议刊出论文摘要285篇,分为11个分会进行报告和讨论。国家地震局派出了15人组成的代表团,在会上作了13篇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会后  相似文献   

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Gorshkov(1937)所汇编的前苏联大陆最早的地震区划图.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类图之一。这是最早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图,因为它标识出了潜在地震危险地区:不仅已知历史地震的地区,而且还根据较早地震地区推断“地质相似区”。1957、1968和1978年的正式建筑规范采用了一些成功的地震区划图。许多年以来,苏联领土的所有地震区划工作均是在E.F.Savarenskiy,S.L.Solviev和M.A.Sadovskiy指导下,地震与地震工程部门委员会指挥和协调下进行的。该机构出版了一部有关震源、方法、结果和参考文献方面的完整的说明书(ICSEE,1980)。Bune等(1974)和Reisner(1985)阐述了影响地震区划实践的思想史。通过对地震危险性预测结果与10年或20年后观测的进行比较,使得地震区划的定性控制理论得到了发展(Mokrushina和Shebalin,1982,1991)。分析了各个地区和整个区域的预报错误、  相似文献   

7.
电力污闪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2003年长治市发生的26次严重电力污闪事故进行了调研分析.找出了其中主要电力污闪事故发生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诱发污闪的主要气象条件(浓雾、小雪、雨夹雪、毛毛雨、小雨、冰融等恶劣天气)和气象要素(相对湿度、气温、风向、风速、结冰、积雪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污闪事故发生的各类气象条件综合性判别指标以及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分级预测标准,并提出了预防电力污闪的一些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旱涝灾害序列的信息量及分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德  王昉 《灾害学》2002,17(2):11-16
本文依据 C· E· Shannon的信息量概念 ,定义了旱涝灾害序列的信息量公式。以安徽省长江、淮河流域的旱 (涝 )灾害序列为例进行了研究 ,初步计算出相应的信息量、信息维 ,并得出如下结论 :1旱 (涝 )序列的信息量随时间是波动的、衰减的 ;2大旱 (大涝 )前信息量增加 ,信息维降低 ;3区域性旱 (涝 )序列的信息维一般在 0 .70~ 0 .90之间  相似文献   

9.
分类表 A.地震学总论 (72) B.测震学 (72) C.地震参数(含量规函数) (73) D.地震活动性 (73) E.地震波及其理论 (73) F.震源物理 (74) G.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构造 (74) I.地震地质 (74) J.重力与固体潮 (75) K.地磁与地电 (76) L.地壳形变 (76) N.地下流体 (76) O.地震地球化学 (77) R.地震分析预报 (77) S.震害与防灾 (78) T.地震烈度 (78) U.工程抗震 (78) V.地震工程 (79) W.土(岩)动力学和地基抗震 (80) X.情报资料和图书出版 (80) Y.地震对策和地震社会学 (80) Z.其他 (80)  相似文献   

10.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早期的Sieberg(1932),shalem(1952)和Arieh(1967)进行了与地震烈度有关的地震危险性评定。Arieh和Feldman(1985)编制了以色列的地震烈度图。Shapira(1981,1983a,1983b)和Ben-Menahem等(1982)给出了以色列及其邻区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评定.Shapira应用的是一种称作直接统计法和蒙特卡洛算法。Ben-Menahem等(1982)主要计算了0.05g的地面峰值加速度等危险性曲线.Vered(1978)给出了这个地区可能最大震级的估计。由Arieh Rabinowitz(1989)最近所作的地震危险性评定是对过去工作的定期修改.在以色列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