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主要对用滤纸代替有机微孔滤膜过滤BaSO4沉淀的方法进行了讨论与验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吴福全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4):43-44
1前言日本在1971年~1974年间以关东地区发生的人体及植物受害事件为契机开始了地域广泛的酸雨调查,1983年~1987年实施了全日本范围内统一的第一次酸雨对策调查,从1988年开始,同样由环境厅组织、实施了第二次酸雨对策调查。由于酸雨问题一直是介... 相似文献
3.
烟尘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锅炉烟尘浓度的时空变化较大,采用一般方法不能进行监测质量控制。为提高监测的精度和准确度,使监测结果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真实性,应通过提高仪器设备的自身性能,采用合理的采样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监测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碘量法测定烟道气中二氧化硫在布点,采样,样品保存等方面的分析,找出了二氧化硫监测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法,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6.
基层实验室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正夫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1):16-20
对近年来国内外VOC分析方法发展进程进行了综述,并对基层实验室如何开展VOC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和废气部分)(以下简称《规范》).本文针对大气NO_x连续24小时采样实验室分析法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除验证了《规范》规定某些技术指标的合理性、适用性外,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一定修正意见,供大气监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连云港市降水监测资料和有关环境资料,分析了该市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年变化情况,以及酸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市酸雨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SO2是影响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指出近年来该市酸雨污染趋势缓和,但随着经济发展,SO2的排放量加大,酸雨污染有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杭州市1998年—2002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杭州市区酸雨频率为73.6%,降水pH均值为4.68,临安酸雨频率高达97.5%,降水pH均值为4.04,其余几个县(市)降水酸度均<5.60。杭州市有82.1%面积属重酸雨区。指出,杭州市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中SO2、NOx的扩散,土壤扬尘不能对酸雨的形成起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从源头控制煤质(含硫量),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减少SO2、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13.
山东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观测结果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东省十七个主要城市2003年大气降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酸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酸雨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鲁北平原、鲁中南的莱芜地区,胶东半岛地区频率较高。从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初步分析得出,风速越小时,地面风对酸雨的贡献就相对增大;冬季接地逆温的存在为酸雨形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文章并从气象角度对酸雨成因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ASE(加速溶剂萃取)-GC-MS法测定土壤中酞酸酯类有机物,得到平行样品157组数据、重复性实验12组数据、全程序空白55组数据、空白加标122组数据、基体加标80组数据的质量控制指标的范围值,酞酸酯类有机物的检出限为8~26μg/kg。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深圳市2009—2013年酸雨监测数据,统计并分析深圳市酸雨强度与频率、时空变异特征和降水c(SO2-4)/c(NO-3)比值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雨量的大小及其出现次数与酸雨出现次数呈负相关;2009—2013年间6个行政区酸雨量呈现\"V\"形变化趋势,且2011年达到最低值;酸雨危害较严重的是盐田区、南山区和福田区,其次是宝安区和龙岗区,危害较轻的是罗湖区。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分析方法浅析桂林市酸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林市2009—2013年的酸雨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酸雨强度及频率从2010年出现峰值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酸雨的季节分布差异明显,冬、春季酸雨频率较高,夏季相对较低;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为SO2-4和NO-3,阳离子主要为Ca2+和NH+4。利用后向轨迹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桂林市酸雨来源进行气流轨迹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作用气流来自南方地区,其中东南和偏东南方向气流形成的降雨酸性较强,酸雨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土壤监测几种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壤监测几种质量控制的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应用情况对分析方法确认、监测数据精密度以及准确度评价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