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介入时间、评价内容、公众参与、技术方法、政策制度等方面构建了包括"评价人员素质、早期介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公众参与方式、工作程序完整性、法律法规、替代方案"等19项评价指标,提出了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并以南阳石化专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实证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评估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法规、管理机构、程序、参与人员、验收监测和强制执行、信息和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表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备,突出的缺陷是缺少战略环境评价、缺少对替代方案和零方案的评估、缺乏公众参与、缺乏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信息资源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式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完整评价体系。广义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初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三同时”验收和环境影响后评估或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等六个评价阶段。不同阶段的公众参与群体、形式及其主要内容等也不尽相同。文章结合国内外公众参与方面的研究成果,界定了公众参与的群体,探讨了公众参与形式,程序、介入时机和利益相关者确定方法,并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下的公众参与的目的、形式、公众群体、主要内容和要求等。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式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施规划环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梁学功  刘娟 《环境科学》2004,25(6):163-166
目前在我国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2种方式,即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本文分别就其适用对象、介入规划的时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自我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 "早期介入"、"多方案比选、优化"等规划环评的重要原则.同时,还对替代方案的概念、作用,规划环评的方法及公众参与在规划环评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辽宁营口港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营口港总体规划环境评价为例,探讨了目前中国规划环境评价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包括多方案比选与“零方案”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规划的兼容性分析、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等5个方面.研究表明,规划的兼容性分析和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是规划环评的重要特征.目前中国规划环评的介入时间仍显较晚,在基础数据库建设、公众参与、环境减缓措施等方面尚显不足.规划环境指标综合分析表明,营口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可能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其不利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张萍  邵丹  孙青  黄众思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9):179-183,103
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筛选出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公众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上海市近几年完成的50余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作为抽样样本,对上海市环评报告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有效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虹 《环境科技》2004,17(4):32-34
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中存在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在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有效性、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参与对象的有效性、参与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结论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有了公众参与的内容,可以促使社会各方面人士关心环境问题,在环境评价工作中起到了弥补技术研究不足的重要作用,可使环评单位在环评中的预测和分析更加完善,提出的建议更趋合理。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中公众意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参与对象的代表性、调查统计方法的有效性、调查统计内容的科学性、统计时间的有效性等的全面综合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评估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EIA政策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对一些EIA法规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EIA导则中的一些技术方法的规范性不强,应用中的差别性较大;EIA中各行为主体的协调性不高,EIA工作的管理运作过程不够通畅.最后提出了改进EIA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有了公众参与的内容,可以促使社会各方面人士关心环境问题,在环境评价工作中起到了弥补技术研究不足的重要作用,可使环评单位在环评中的预测和分析更加完善,提出的建议更趋合理。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中公众意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参与对象的代表性、调查统计方法的有效性、调查统计内容的科学性、统计时间的有效性等的全面综合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等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展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各种规划替代方案的景观格局动态,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实现对规划替代方案的比选,建立起规划环评中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的技术框架,进而应用于大连森林公园东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区域景观格局和功能的改善,但会导致人类对景观干扰和胁迫加重.采用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1),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以生态优先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2),景观向整合集约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环评批复满5年的开发区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一般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3部分,工作重点主要是分析开发区产业定位、产业布局、污染物防控措施、总量、基础设施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环境质量变化、居民拆迁、空间防护距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为调整开发区规划的思路,避免重复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对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规划环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完善规划环评机制,规范规划环评程序,强化规划环评的审批管理,加强有关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研究,提高规划环评管理者、评价者、审批者及有关专家的业务水平,制定地方性规划环评条例实施细则等推进规划环评条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由于石化园区规划涉及环境问题广泛、复杂,因此,在开展规划环评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与其他园区的环评侧重点有所区别。本文以某石化固区规划环评为例,根据石化园区的行业特点,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石化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和规划环评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环评领域的落脚点和基石。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实践出发,梳理了开展公众参与的依据,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为研究对象,从规划体系复杂性、评价重点识别、理论与技术支持不够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在制约因素;从经济、法律、行政管理、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外在制约因素;并从对象、过程、内容、监督和资源支持5个方面探讨了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全过程中提高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本文阐释了公众参与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向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效性的具体实施对策,从而使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充分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环评的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项目环评的发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逐渐兴起,区域环评是对区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的一种反应性评估,更加突出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但是中国区域环评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规划环评的重叠。所以工作起来常常会出现混乱。如城市中的工业园有用规划环评去做的,也有按区域环评去做的,有的环评名义上是规划环评,实质是按区域环评导则去评的。为此,本文介绍了区域环评的发展及特点,并与项目环评及规划环评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对今后区域环评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议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以及国家积极推行简政放权,其势必将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影响.现阶段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审批前置内容多、报告内容贪大求全、区域环境质量得不到控制等问题,目前国家环保政策趋向于精简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管理,以强化区域规划环评、区域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将向精简环评审批前置优化环评审批、提高环评文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强化环境实质影响调整和优化环评内容,以及立足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来强化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