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创建生态村镇是破解农村环境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家级生态村镇升级版,引导各地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工作,今年初,环  相似文献   

2.
宣教动态     
《环境教育》2012,(11):6-7
周生贤部长出席十八大第四场记者招待会党的十八大新闻中心11月12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第四场记者招待会。十八大代表、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周生贤,受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邀请,介绍了与环境相关的民生领域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周生贤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环保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压力继续加大、形势依然严峻。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对此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给环保事业设定新的奋斗目标,给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新的奋斗目标,让群众满意,建设一支"打铁自身硬"的环保队伍,白城市环保局近期开展了"五个一"系列党风廉政和依法行政教育。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新理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节能环保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环保技术创新不足。文章从激活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科研队伍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对环保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有必要性也有必然性。近年来,通榆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生态立县"之路,全力推进"三县"建设。通榆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项建设资金,着力打造生态建设名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具体提出"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如何贯彻好十八大精神,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如东县以创建生态县为抓手,完善机制,着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转变方式,加快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攻坚瓶颈,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工程;严格监管,全面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布局,突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2007年开展生态县创建工作以来,如东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环保  相似文献   

8.
1998年,是广东省环境教育迅速发展的一年,广大教育工作者.环保工作者,都以极大的热情参导了环境教育的行动,使广大中小幼学生受到了一次大规模、高质量的环境教育,全省掀起了一个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热潮,积极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笔者作为省评估小组的成员,参与了多个地级币创建省"绿色学校'的评估,对各方面进行了调研,综合我省各地的情况,有以下的思考。一、校园环境营造了环境教育的氛围在各地的调研评估中,我们看到,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很多学校就在"绿"字上作文章。我们所到之处,学校(幼儿园)…  相似文献   

9.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和先行区,丰富建设内涵、深化建设内容、拓展建设领域、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需要进一步发挥各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坚持分区分类因地制宜,形成各美其美的美丽中国建设格局,坚持系统谋划,创新提升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模式,强化政策协同和宣传激励,形成各地区全社会合力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丰富的地方实践和坚实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这组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词汇,对于长春环保人来说尤具深意。建设生态文明,关系群众福祉、关乎城市未来。近年来,长春环保人积极探索,主动谋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针对危害群众健康的服务业烟尘、油烟及噪声污染等问题,扎实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动人画卷。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中,各地的做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创新思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绿色湖南"建设全面启动湖南省2013年将大力实施"绿色湖南"建设重点工程。"绿色湖南"建设重点工程是: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岩溶地区石漠  相似文献   

12.
正郭有顺对景区的垃圾清理一丝不苟;贾尚锋甘当环保义务宣传员三十余载;常虹是环境宣教战线上的"多面手",她十余年如一日,把对生活的热爱奉献给了环保宣传工作。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为捍卫碧水蓝天而辛勤劳动的先进人物,他们用忠诚与奉献,展现了脚踏实地、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塑造了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的良好形象。他们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人生价值。郭有顺:云台山景区的"蜘蛛侠"悬崖、峭壁、陡坡、瀑布……在云台山景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生态体系建设,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经济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体系完善、资源环境整体优良、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行的重大部署,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元市委把"生态立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思路,明确提出了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格局初现雏形,但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大、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发展失衡等矛盾和问题蜂拥而至,"绿色崛起"应运而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战略思想,经济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地各媒体都希望为"绿色崛起"提供正能量,笔者认为推动绿色崛起,应把握三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5.
当前,要认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新形势带给我们的新挑战、新机遇、新任务,进一步创新与改进宣教的内容、形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一理念昭示了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为加强生态文  相似文献   

16.
陈俊 《环境教育》2013,(Z1):85-8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继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会议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委的见面会上也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绿色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关系密切。因此可以说,研发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长期任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很多地方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虽然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各异,但综观规划与计划不难发现,各地在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方面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陶德田 《环境教育》2013,(Z1):31-34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肩负着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新的前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我们努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鼓与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管理》2013,(3):46-47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大政方针。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宜居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更好地保护环境,科学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已成为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继续破解难题,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破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有效推动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为城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地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城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刘牧时 《环境教育》2013,(Z1):83-84
考核是扶贫工作的导向。在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的在职和离任考核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对于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者,不但不得提拔重用,而且必须追究责任。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重,难度也更大。贫困地区生态建设有五"难"一是经济转型难。工业上,存在"四多四少"现象:粗加工项目多,精加工项目少;产业低端项目多,产业高端项目少;技术含量低项目多,技术含量高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