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剩余有机污泥“零排放”工程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活性污法处理有机废水产生的剩余污泥,一般较难鼾,缺少有效的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室试验成功的基础,经过为期1年的现场运行考核,采用常温兼氧酸化水解一生物反应的新工艺,解决了帘子布专业厂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剩余污泥,实现了污泥“零排放”。将污泥处理与废水处理组合在同一系统,不仅操作管理方便,而且可提高原处理系统的CODCr达标率纺5-15%,该工艺适用于含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可使NH4-N进一步脱  相似文献   

2.
剩余污泥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剩余有机污泥处理新工艺,将剩作污泥进行酸化水解后回到废水处理系统一起代谢,基本达到无污泥排放。该工艺适合于染整废水、乳品厂废水处理站等有机污泥处置,特别适用于泥难以脱水的如锦纶厂废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3.
环保市场     
SEJ国一体化有机废水净化器 SEJ型有机废水净化器是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体,配以清污池、沉淀池、污泥浓缩和耗氧消化池、鼓风机组成的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该装置采用接触氧化工艺,配以性能优良的填料,因而改进了常规的排泥、沉淀方法,无需污泥回流,处理系统几乎无污泥产生,避免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铁屑在UASB处理含硫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作用,以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种泥,适量加入铁屑和活性炭颗粒,实现了UASB的快速启动,并在较短的时间内(21d左右)培养出了厌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增殖速率为0.0686d-1,为不加铁屑的3.48倍,大幅度提高了污泥活性。同时成功的消除了SO42-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COD的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比对照试验结果高出65%,同时出水消除了恶臭。试验方法和结果可为类似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和工艺调试的快速启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生物处理,无论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法。在正常运行中,随着废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群体分解,一部分有机物合成为新的活性污泥,这样就使污水处理系统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其量约为废水处理量的1~2%,且含水率相当高。对于这些污泥如不妥善处理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处理的工艺,无论  相似文献   

6.
1.绪言在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废水时,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些剩余污泥的处理无疑会产生许多问题,目前主要处理方法有:脱水掩埋;灼烧掩埋;土壤还原等。其中土壤还原法是比较理想的,对来源于动植物的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所产生的剩余污泥,从其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土壤还原法(即归还农田的方法)。让剩余污泥进行土壤还原时,通常是把剩余污泥作为肥料或者为土壤还原剂施向土壤,在这种场合中最成问题的一点,是在剩余污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有害重金属。  相似文献   

7.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设计能力400m3/d,废水进水水质CODCr为728~1176mg/L,运行稳定后,出水水质CODCr为92~140mg/L,CODCr去除率为85.2%~93.3%,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运行1a来,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仅排除剩余污泥1次;废水处理成本为0.92元/m3。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E·Andern及W·T·Lockett于1913年开发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推进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到目前,全世界下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水处理量的80%以上都是采用此法或其改良方法进行处理。尽管方式各种各样,且有部分改良方法有很大进步,但其根本原理没有变化,仍是: 有机污染物质(生化氧化)/(C+O_2)×CO_2↑+yH_2O+剩余污泥在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可溶性的或胶状物质)经生物氧化就会产生剩余污泥,其生成率视处理情况,废水水质等不同而不同,低者为BOD量的30%,高者达60%以上。对于剩余污泥的处理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需要消耗大量的费用和能量。现在,大城市污水处理的剩余污泥大多采用脱水焚烧。但供给普通焚烧炉的剩余污泥的含水量,最大限度也应在80%左右,大于80%者必须预先进行脱水就是焚烧含水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黄霞  俞毓馨  王蕾 《环境科学》1993,14(1):41-48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其优点是:①能在生物处理装置内维持高浓度的生物量,提高处理负荷,减少处理装置容积;②污泥产量低,固定化活性污泥的剩余污泥产量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4—1/5;③可选择性地固定优势菌种,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④抗有毒物毒性能力强,在废水处理中显示出极大潜力。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改进传统活性污泥法基础上 ,将活性污泥法和流化床结合起来的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 ,兼有二者的优点。用于处理废纸脱墨废水 ,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均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高 ,COD去除率可达 80 %左右 ,剩余污泥量很少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及活性污泥法联用工艺处理明胶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及活性污泥法联用工艺处理明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经过光合细菌及活性污泥先后次序的变换,得出了最优处理工艺。结果表明:"PSB+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PSB"工艺COD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4.7%和96.0%;"活性污泥+PSB"工艺有较强的去除钙质和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该工艺适合处理此种含高钙、高氯、高碱明胶的废水。  相似文献   

12.
PAC—SBR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无稀释好氧处理这一新领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本文提出了PAC—SBR生化法。通过对PAC—SBR与SBR这两个生化系统的生化效果、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氧速率、动力学常数测定以及活性炭(PAC)吸附性能的试验比较,对这一新的生化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PAC—SBR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浓度有机废水大型厌氧反应器的调试和起动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大型厌氧反应器的调试和起动运行的全过程。采用处理同类废水中温发酵的厌氧污泥作种泥 ,满罐低浓度接种。通过逐步提高负荷和升温 ,培养和驯化出足够数量高温发酵的活性污泥 ,6 0d以内就能正常生产运行 ,达到设计所预期的目标。较常规起动方法可缩短时间 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廖志民 《环境工程》2010,28(3):118-120
研究了兼氧型MBR工艺中,当溶解氧控制在0.1~3.0 mg/L时,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所占比例达80%。实验进水COD浓度为60~600 mg/L,COD去除率平均达93%;MLVSS浓度一直保持稳定,平均值为11 090 mg/L,而无机灰分浓度逐渐积累,实验开始时为3 107 mg/L,实验结束时达5 830 mg/L。结果表明,兼氧型MBR工艺可实现污泥自消化,不排放有机性污泥。兼氧型MBR工艺还对膜组件有一定自清洁作用,运行周期可达4个月。实验证明,兼氧型MBR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不排放有机污泥以及减轻膜污染的特点,是一种创新性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啤酒废水处理多年的工程改造和运行管理实践,发现实际问题并介绍了啤酒废水处理在工艺选择、工艺运行控制、沼气利用、中水回用、污泥脱水系统排水以及锅炉除尘冲灰排水等方面的一些节能优化经验。  相似文献   

16.
GC/MS法分析焦化废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GC/MS联用仪对废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定性、定量的实验方法 ,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阐述了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曦 《环境工程》2007,25(5):97-99
根据废水处理的工艺特点,从产生污泥的工艺单元着手减少污泥的产量,是污泥减量化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高浓度酒精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厌氧反应温度,UASB反应器的结构以及污泥回流的路线,可以有效减少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产量,并且不影响废水处理效率。该研究结果从工艺设计角度最大限度地减量化污泥的处置,对降低污泥处理运行费用,实现废水处理系统的良性运转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方某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现场考察 ,指出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作了分析讨论。利用新型造粒流化床高效污泥浓缩技术 ,对该厂的生产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和排泥浓度 ,缩短了污泥水力停留时间 ,是解决南方地区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的一项高效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