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具有经济适用性以及工艺简单、操作便捷的主要特点。该项工艺在电力业与工业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SNCR-SCR中的烟气脱硝技术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进行主要的探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在提高工效、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内直流输电线路应用就是之一.本文回顾了直流输电线路这项技术发展史,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工程估算结果说明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影响,为今后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于被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的土壤,采用土壤气相抽提(SVE)技术将气态有机污染物抽提出来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抽提出的VOCs气体经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进行净化处理后,降解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水和二氧化碳等,并使VOCs排放达到标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在净化VOCs废气领域具有显著效果,在工程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使之在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氨氧化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PCR技术只能实现对核酸的定性检测而无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传统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现了对核酸的定量研究。该技术是向常规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通过监测PCR反应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核酸的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工作量低等特点,在医学和微生物学领域已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病毒定量检测、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演替规律的研究。文章综述了该项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环境氨氧化细菌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气力管道输送应用于垃圾收运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但若该技术能在环境领域成功应用,它将完全改变传统的垃圾收运模式,大大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减小垃圾收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该技术的优势及在国内应用的技术困难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这也是为了应对我国大量的工业污染而提出的发展战略。现阶段,我国一直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由此出现了GIS技术。GIS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与环境资源等领域。由于GIS技术具有发展性、开放性与先进性的特点,它也大范围地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本文将基于对GIS技术的基本认识,分析该项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的优势,并深入探讨GIS技术如何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现有杀菌方法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杀菌技术,阐述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基本的反应装置及其发展情况;探讨此技术在杀菌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紫外线、臭氧、NO.和.OH自由基、H2O2等角度出发对杀菌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该项技术在杀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生产生活领域对水资源的需要日益增长,导致我国目前面临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发展困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水环境保护项目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侧重点。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领域,各种新兴治理技术层出不穷。文本选取膜生物反应技术,从该项技术的主要原理分析角度入手,梳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与弊端,并深入研究与探索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点源污染是水环境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模型对非点源污染进行研究是该项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广泛性、时空异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用常规方法分析、评价、控制和管理有较大难度.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以及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二者的结合已在该项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基于插件式GIS技术、RS技术、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以及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是非点源模型发展应用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微波烧结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该方法具有整体快速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无污染、降低了烧结温度等优点。综述了微波烧结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设备、工艺以及微波加速烧结进程的机理等。介绍了国内外微波烧结技术在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微波烧结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微波烧结技术在合成材料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装捕捉到的高温热灰通过特殊装置(气动分配阀)引入到污泥干化器中直接干化脱水污泥理念是中科院首先提出的,并在杭州七格污水厂100吨/天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示范项目工程中实现应用,标志着国内在污泥焚烧技术处理领域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循环热灰气动分配阀是创新的设计和发明,为了在工艺中更好应用,针对这一核心设备在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东部水生态环境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RS)和地面野外调查手段,对我国中东部地区水生态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与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地区农业用水比重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地表水资源干流水质总体稳定,部分流域水质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由工业污染向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转化;湖泊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普遍,赤潮濒发,损失较大;地下水主要以点状和面状污染为主,南方城市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北方城市;不合理水利工程干扰了自然水生态过程,加剧河流泥沙淤积,湖泊调蓄洪水生态功能随之下降;水资源利用强度超过了30%~40%的国际警界线,加剧了江河断流;水资源需求增大,地下水超采严重,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泉水干枯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了利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来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时控制,本系统采用IPC和PLC控制结构对现场的各种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和数据的采集,通过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自动收集和传输污水处理系统的数据到中心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的计算机分析数据后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和无人化管理,中心控制室也可以通过Internet与远程终端互相通讯,向各终端提供实时的数据和远程终端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植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生物修复途径在水环境整治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运用植物修复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目前我国实施大水利建设的背景,在总结植物修复技术对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的特点的基础上,对植物修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对该技术在今后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半透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是近年来有机质好氧处理方式的研究热点,该技术主要由膜覆盖系统、微压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膜盖层是由两层高品质抗紫外线布层和一层聚四氟乙烯半透膜组成的3层材料,具有耐水透气的优点,既能阻隔外界环境使堆体不受雨雪天气影响,又能减少臭气的挥发,使堆体达到封闭发酵的环境条件.本文介绍了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的特点及优缺点,阐述了国内外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在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应加深对堆肥全过程的工艺过程控制研究,拓展膜覆盖的应用范围,用于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其它有机垃圾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新工艺在新型汽车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各种新型材料 ,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和塑料等 ,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离不开新工艺的发展。亦介绍了液压成形、发泡铝材技术、充液拉深、多点深拉深和拼接技术等新的成形工艺在新型汽车开发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逐步应用,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来证明其确实可以解决之前通过常规信息化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以后,基于底层海量数据的"智能"分析,对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的决策辅助,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复杂、专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非常适合采用大数据技术;特别对于排污企业的执法检查工作,通过打造"环境大数据平台"为环境执法者提供第二个大脑,将真正为环境执法工作对精细化、精准化发展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生态模型在水体富营养化研究领域的应用拥有巨大潜力,为帮助初学者尽快掌握近年来生态模型在水体富营养化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CiteSpace梳理了2008-2018年生态模型在水体富营养化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生态模型在水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以WoS(Web of Science)核心库收录1 523篇文献和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3 779篇文献为样本数据源,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相应的数据挖掘和计量分析,提炼出生态模型在水体富营养化领域应用进展、前沿热点、演化路径和未来趋势.采用文献调研、分类梳理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EFDC系列模型、CE-QUAL-W2模型、DYRESM-CAEDYM模型、AQUATOX模型、Vollenweider(VOL)模型、PCLake模型、MIKE系列模型、WASP模型在水体富营养化领域应用现状、局限性、不确定性来源及注意事项.结果表明:2008-2018年国外研究应用热点主要涉及富营养化、营养盐循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及富营养化水体的管理等领域;国内热点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相关领域应用.研究显示,新型试验数据的采集与获取(遥感数据、高频传感器)、大数据、数据-模型耦合及数据同化、生态建模之间耦合等应用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水质预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预警模型是大数据时代构建环境智能决策与管理体系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水质自动化监测能力的提升以及测管协同对环境模型的强烈需求,激发了研究人员探索新的建模方法并努力提高模型预测性能.其中,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模型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3大类ANN模型的发展历史和模型结构特点,梳理了ANN模型在水质数据软测量、数据异常检测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一般建模流程、技术建议和常用的模型性能指标,发现ANN模型的应用依赖于监测数据质量,存在模型可解释性差、模型运行硬件资源要求较高等不足,提出未来水质预警模型的研发思路和重点,需要加快推进水环境监测技术与预警模型的协同发展和业务化应用,通过多种应用场景检验实现技术迭代,形成大数据驱动的水质在线监测-智能预警-应急管理支撑体系,助力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电控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al membrane bioreactor,eMBR)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引入电极反应、电场效应,将膜分离技术、微生物降解以及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有机结合,提升出水水质、减缓膜污染、强化产生物气,对构建"碳中和"型污水处理技术模式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膜材料科学和反应器设计不断发展,推动eMBR技术进步,在强化污染物去除、电化学控制膜污染和微生物电化学响应原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eMBR的研究出现新态势:注重导电膜/膜电极材料研制与应用、回收污水中资源与能源、短流程-无药剂的反应器构造和工艺设计.本文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eMBR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功能,重点关注膜污染电控原理以及微生物的电场响应机制,并展望了eMBR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电驱动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