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七)“两百?啊?!两百?!”“一百。”“人说的两百。”“把我砍了我也没两百。我荷包里何时捂过两百块钱啥?!我是天下最可怜的人。”“这狗也不值一百,你竟敢花一百,还请客……”“我的狗回来了我不请客?”“你的狗?!”“我想了30年!”徐汉斌“叭”地摔碎了一个杯子,这就镇住了他的老婆。一个人想了30年,你是拦不住的。他老婆愣了半晌,打开门就冲出去跑了,不回来了。徐汉斌看着狗,狗看着他。“个婊子养的!”徐汉斌骂。“我又不想搞女人,又不想赌博,又不想抽烟喝酒,我就想一条狗!……个婊子养的!……”一个内心枯竭的人,突然因一条狗,泪腺像干…  相似文献   

2.
哦,那只孤雁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儿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3.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4.
“叫我文化田野工作者”,十年来陈哲一直这么自称。把现在的陈哲和他那些曾经影响过中国流行乐坛的作品联系在一起,要费些思考。“我的状态总在山里”,对陈哲来说,那个《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走西口》、《同一首歌》的时代都是往事了。由他最后把关的另一个作品《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位女孩拯救丹顶鹤的真  相似文献   

5.
<正>我住的小区有很多人养狗。晚上回家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男女在遛狗,通常是比较名贵造型时尚的狗。大爷大妈也有遛狗的,但他们的狗一般和他们一样外型平和朴素。有一个冬天的晚上,回家前在楼下小超市买东西,门口蹲了一只土黄色的杂种小狗。他眼巴巴看着我,我吹了声口哨,他应声而来,跟着我挑东西、付钱。我问超市老板:"你的狗吗?"他探身看了一眼,说:"不是,流浪狗吧。"为了不辜负这只狗的眼  相似文献   

6.
唐宝民 《绿叶》2013,(8):120-122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更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有一种读书的目的,是为心灵世界寻找一个宁静的精神家园,让浮躁的心灵能得到沉淀。每当我困惑之时,总能想起一本被称为青春圣经的书——美国著名思想家、超验主义哲学先驱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毕业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他本可以像大多哈佛毕业生一样,戴着哈佛的光环走入社会,成为政坛明星或财富的拥有者,但他却选择了一个与世俗生活不同的道路——845年,28岁的梭罗在离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的树林里,盖了一间小木屋,他在湖边种植庄稼、蔬菜,在树林里观察植物和鸟类,在湖中泛舟,在湖边思考问题,在林中的小木屋里读各种经典著作,写下了200多万字的日记,写出了美国生态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一书。  相似文献   

7.
阿凡 《绿叶》2005,(11)
“你自己出来我不反对,可是你为何不开手机呀,这不成心让我着急吗?”刚与张国立谈起环保,就想起了《一声叹息》中他的这句台词,但是那次是演戏,这次却真的着急了。谈到环保,张国立有许多话要说。“每次看到环境被破坏的现象,我都着急。”长久以来,除了他热爱着的演艺事业,环保已经成为他最关注的领域。1998年,北京市正式推出个人认养绿地的计划。张国立和夫人邓婕听到消息后立刻决定每年出资4万元,认养复兴门附近的一片绿地。到现在,七年过去了,他们为这块绿地已经投入了将近30万人民币。类似的事情张国立还做过很多。一次去参加在云南的公…  相似文献   

8.
木辛 《环境教育》2016,(4):78-79
正陈哲,是一个过于普通的名字。然而,陈哲却不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你听过《血染的风采》、《让世界充满爱》、《黄土高坡》、《走西口》、《地球的故事》,还有讲述一位女孩拯救丹顶鹤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在1988年6月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地球的孩子》大型环保主题晚会上,让朱哲琴一夜成名。你会马上恍然大悟,就是那个陈哲啊。可是,他的作品仿佛在一夜之间断片了,十几年过去,主流舞台上不见他的作品。陈哲去哪儿了?他去山区了,去少数民族聚居地了,  相似文献   

9.
黄秋耘上个月刚刚去世。人们不会忘记他所透支给大众的爱。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竟然读了雪波的这部长篇,而且写下“颇有意思”,“使我掉下泪来了”的评语。黄秋耘说过:“我自己是个‘罗兰党’。”他一生从不讳言他的人道主义立场,“也许人到黄昏,更容易伤于哀乐吧。”我相信秋耘。《大漠狼孩》是一部写实的大寓言。写非人之人性或写善性之人性,新作不在少数。前苏联的长篇《白比姆黑耳朵》,动物片《狐狸的故事》等。王蒙的《杂色》,困乏的老马竟然开口说话:“让我跑一次吧!”宗璞的《核桃树下的悲剧》听到核桃村的哀鸣。张承志的黑骏马那眷眷之情总是在“无言地述说着什么”。乌热尔图的《一个猎人的恳求》和《七岔犄角的公鹿》。狗通人性,公鹿像大丈夫一般爱子。前不久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一篇美国人写的《狼故事》.写一个狼孩带着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贵族,养了一条很忠诚的狗。一天,贵族夫妇出门打猎,把儿子留在家让狗看护。等贵族夫妇回来时,发现儿子不见了,狗满嘴是血,趴在屋子里。贵族以为狗吃了他的儿子,一枪把狗打死了。这时,儿子从床底下钻出来,说来了条大蟒蛇,狗和它打了起来……贵族后悔莫及。后来,贵族出钱修了座大理石的塔,以纪念这条忠诚的狗。据说,这座塔至今还矗立在加尔各答。  相似文献   

11.
我最近刚刚有了一个新发现,即孩子小的时候很像一条拘——忠实主人、眷恋家巢;而长到10来岁以后则更像一只猫,也就是说,不再像狗那样有情有义了。做“狗“的主人那是很容易的,只需喂养它、训练它,让它围着你转。可爱的小狗常常会把它的头靠在你的膝上,然后深情地注视着你,好像你是一幅世界级水平的画。无论你什么时候招呼,它都会热情洋溢地跑进门。孩子一旦到了13岁左右,这个曾经是那样崇拜你的小家伙则忽然变成了一只大“猫“。你要是喊它回家,它会  相似文献   

12.
朋友,你可看过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 初读此句,我不以为然。可是在人类对绿色肆意践踏的今天,回味这句话才领悟到,这分明是警世之声啊——绿色的毁灭也预示着人类的消亡。  相似文献   

13.
今年39岁的刘利民是个中医世家,2008年10月1目,他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郊区租下一个300平方米的门面,开始行医为生。刘利民接诊的第一个病人,名叫阿亚菲。他开了一些从中国带来的中草药,免费让他服用。过了四个月,阿亚菲又来了。这次他脸色红润身壮如牛,走起路来“咚咚”作响。他一看见刘利民,立刻激动地大叫起来:“医生刘,我的朋友,你给我的草叶太神奇了,你看我全好了。不过,  相似文献   

14.
您大概看过小说《红岩》吧,不知您读过它之后,可曾有过对红岩、对嘉陵江、对重庆的想往,我可是被这种想往折磨过好久呀,一听说这次让我来重庆采访,我高兴得几乎脱口喊出:感谢上帝。  相似文献   

15.
<正>我去过很多漂亮的地方,见过很多美丽的景色,但最让我迷恋的是我的家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它的景色让我着迷,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心系着家乡,那个美丽的地方——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杨柳青风景优美,京杭大运河就途经这里。在家乡的这段运河河边长满了绿色的小草,像是在透明的绿玻璃外围铺上了一片天然的地毯。杨柳青运河段绝对是一处引人入胜的美景。当你走在运河的石桥上,看着一  相似文献   

16.
“老虎”     
叶榄 《环境教育》2005,(9):68-68
“老虎”是条狗。小时候,在我的老家豫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的习俗。我的儿时记忆很多都与狗有关,“老虎”就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条。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虎”就在我家,据说作为看家狗它已经活了好些年了。吃饭时,它在腿前转来转去,在桌底出出进进;睡觉时,它为我们守夜;玩耍时,有它伴于身边;走路时,它前前后后地奔跑嬉闹……“老虎”陪伴我度过了多少难忘的童年时光啊!终于有一天,“老虎”不见了,母亲难过地说,“老虎”肯定是被人用“三步倒”毒死了。我当时心里很难过,流出了眼泪。但还是心存侥幸,希望“老虎”还能回来。于是站在老家…  相似文献   

17.
"老虎"     
“老虎”是条狗。小时候,在我的老家豫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狗的习俗。我的儿时记忆很多都与狗有关,“老虎”就是其中印象很深的一条。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虎”就在我家,据说作为看家狗它已经活了好些年了。吃饭时,它在腿前转来转去,在桌底出出进进;睡觉时,它为我们守夜;玩耍时,有它伴于身边;走路时,它前前后后地奔跑嬉闹……“老虎”陪伴我度过了多少难忘的童年时光啊!终于有一天,“老虎”不见了,母亲难过地说,“老虎”肯定是被人用“三步倒”毒死了。我当时心里很难过,流出了眼泪。但还是心存侥幸,希望“老虎”还能回来。于是站在老家…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绿叶》2005,(5)
《绿叶》编辑部:无意中得到一本《绿叶》,立刻为它那不带一丝商业气息的清新与朴素所吸引。喜欢《绿叶》,理由很简单:我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关注环保的普通者中的一个,如参天大树上一片小小的绿叶。作为宣传环保事业的一个窗口,《绿叶》让我感受到了自然世界的和谐与纯朴,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与净化。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逛书市的时候,我遇上了作者黑鹤首发赠书,但我没有获得。当时,书只赠给孩子们。后来,还是晨光出版社的编辑张萌给我寄来这本《叼狼》。《叼狼》写的不是狼,写的是狗。狗用嘴将狼咬死之后,又用嘴把狼叼回了村庄。想想,这狗的力量多大!所以在赠书会上,黑鹤特别得意于这个书名——《叼狼》,他觉得无可代替。  相似文献   

20.
教学方法是一门集心理学、教育学及其他人文科学等于一体的极为深奥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我很喜欢教法,不仅是因为我本人在师范大学有过10多年的学习工作经历,更是因为它是一门需要一个人真正“设身处地”思考体验他人的艺术。然而,当今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教法书籍却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当一口气读完姜冬梅老师所编的《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及应用》一书后,我内心的那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喜悦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