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天然气燃烧对厨房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晶晶  汪彤  王嫒 《安全》2006,27(3):20-22
为了解北京市天然气燃烧烟气对厨房空气质量的综合影响,随机选取北京市城区194户家庭厨房作为研究场所,对天然气燃烧后厨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进行监测,分析了天然气燃烧对厨房空气质量的影响状况.同时,针对通风条件、季节差异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对十几年来优良天数比例均在90%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2013年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别按新、旧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对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污染损失率法评价矿山井下空气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污染损失率法对矿山井下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参考空气质量标准,确定了污染损失率公式中的待定参数.根据确定的污染损失率公式,选取矿山井下常见空气污染物TSP、CO、NOx、O3,对金属矿山井下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比较吻合,评价方法含义明确,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京城6区2013年停暖前、后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以各污染物质量浓度限值标准为依据,构建包含6类空气污染指标的评价体系.分别运用空气质量指数法和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详细评价步骤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异同.其中,空气质量指数法将6类污染指标中分指数最大的指标确定为空气质量指数,并通过分级来评判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则通过构建指数型白化函数来提高不确定因素的计算精度,并研究各污染物在不同灰类之间的变化幅度和隶属度.结果表明,空气质量指数法适用于直观判定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则适用于评价各污染指标对空气质量级别的贴近程度.研究表明,对两种方法,需根据空气质量评价的目的和实践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并结合使用,以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重庆主城区2010-2012年逐日的气象要素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气象条件与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气象条件影响空气质量的机制及协同作用,明确显著影响空气质量的气象要素。结果表明,当天的空气质量与前一天的空气质量相关性非常显著;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共同影响主城的空气质量;主城空气质量与大部分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空气污染指数与降雨、风速的相关性尤为密切。以期本研究成果能为重庆蓝天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隧道火灾监测系统无法有效进行火灾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温湿度感知的隧道火灾监测系统。依据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以温湿度感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温湿度感知模块对隧道火灾进行预测,采用Zig Bee物联网技术构建了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监测多项隧道内污染物含量。最后搭建了调控模块,依据温湿度感知模块和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的数据远程调控隧道内机电设备。系统以信息感知层、数据分析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执行层为构架建立,实现了火灾预测和隧道空气质量调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运行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北京机动车限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确保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北京市政府从奥运前就开始对在京机动车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奥运结束后,为保证空气质量及缓解交通出行的路面拥堵状况,仍然进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1天"的机动车限行政策.分析北京市近7年的空气质量状况,并着重分析奥运前后及限行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这7年的空气质量状况与限行同期进行对比,据此分析限行措施带来的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减排效果.在限行政策实施期间,北京城市大气中的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以NO2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北京市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实行对空气质量的好转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郭世卓  刘锐  孔凡佳 《安全》2014,(8):27-30
本文通过对SO2、NO2和PM10浓度的平均值研究,对天津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和时间变化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力图找出这些因素与空气质量的相关关系,体现出天津环境空气污染特点,为提高天津环境空气质量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全国空气监测网不断完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逐渐增加,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和使用尤为重要。总结美国管理、使用和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经验,介绍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流程和系统,完善的评价方法及数据使用的方向,信息公开方式和渠道等,为我国大气污染新形势下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达到最大程度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4年西安市空气质量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西安市空气境质量进行分析,得出2014年西安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PM_(10),分析了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