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矿井下局扇外接的导风筒都是胶质的,如果放炮时先开动风机,冲击波就会破坏导风筒。因此,只能在炮响后,通风工冒着炮烟冲进去开动局扇进行通风,经常发生炮烟中毒事故。又因一次启动运行风机,胶质风筒突然扩张,尾部振动很大,极易把导风筒撕裂。为了实现井下局扇自动开停,我  相似文献   

2.
梅山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每个回采分层需要建筑密闭和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在回采进路内要安装局扇和风筒等通风设施。由于采场回采中深孔爆破和工作面破碎大块的二次爆破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使密闭和局部通风设施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分层内风流紊乱,回采工作无新鲜风流,作业卫生条件很差。为此,我们对采场爆破冲击波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影响冲击波大小的主要因素,提  相似文献   

3.
矿井坑道掘进需采用局扇通风以排除炮烟和粉尘。但在实际工作中电机烧毁量较大,因此,需解决局扇的自控运转与保护问题。局扇自控与保护装置的特点应是:(1)由于井下需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多而分散,且作业时间不一,目前一般矿山难以做到全矿集中自控,只能分散控制;(2)局扇必须经常随着工作面的掘进而移动,因此结构必须简单紧凑,迁装容易;(3)局扇安装地点粉尘、水雾大,因此在控制装置外还须加上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在隧道爆破冲击波作用下人员安全和建筑物毁伤问题,需要明晰施工隧道与交通隧道内爆破空气冲击波传播特征的区别。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比分析独头与双向开口隧道内冲击波传播过程的差异性,研究爆源等效炸药当量、炸药多孔起爆及爆源位置等因素对爆破冲击波传播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独头隧道内爆破冲击波传播经历三维球面波逐渐转换至一维平面波的3阶段变化模式,且独头隧道端部边界约束初始球面波几何扩散,经壁面反射叠加的超压增幅达20%;爆源炸药当量影响着波阵面变化,3阶段变化模式的波阵面转换位置与炸药当量呈幂函数负相关关系,随炸药当量提高而在更接近爆源位置转换;多炮孔起爆工况近场超压更大,而进入远场一维平面波传播区域,多炮孔起爆和爆源位置对冲击波超压分布特征影响有限;与单个爆源中心起爆工况相比,超压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5.
我矿井下通风的耗电量约占采掘用电量的30%,而局部通风的耗电量占通风用电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在一般情况下,井下放炮后排除炮烟的时间为1.0~1.5小时,但由于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掉工作面的局扇,局扇往往一直运转到下一班作业人员上班才关  相似文献   

6.
1979年冶金矿山井下爆破发生伤亡事故30起(比1978年增长一倍),死亡41人(比1978年上升50%),伤26人,问题很严重。其中,因单个点火人未离开炮就响了引起的19起,打盲、残炮造成的7起,看回头炮造成的2起,天井放炮时石块从吊罐孔飞出打人致死的1起,打漏斗时盲炮未处理而装漏斗时用电焊引起爆炸的1起。这些事故多是违反《冶金矿山爆破和炸药生产安全暂行规程》第59条和第52条规定所造成的,基本上是重复事故。上述事故中,由于单个点火爆破和看回头炮引起的约占70%,而其中主要是由于单  相似文献   

7.
谢振华  李怀宇 《安全》1995,16(2):5-7
本文在论述矿山井下炮烟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爆破破毒气生成量和炮烟净化的方法,在爆破峒室内,对富水炮泥降毒进行了研究,在模拟装置上,对催化法净化炮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矿井下采用的圆锥一字形光电喷雾水开关,在水压大的场合下使用,不能保证密封,造成严重的跑冒现象,增大耗水量,动作不灵,给防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矿研制了一种能承受50×10~6帕压力、适用于自动喷雾装置的高压水开关。使用这种开关配合光电喷雾,可以实现井下自动喷雾降尘。经过现场使用,证明效果较好,既能自动启闭,又无跑冒现象,且动作灵敏。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当切断电源时,电磁铁释放,高压水即由进水口进入阀体,将阀门顶开,阀杆向上移动,高压水由进水口经阀门、出水口到喷咀,进行喷雾;如果巷道里来人或车辆将光源遮挡,电磁铁随即接通电源而吸合,向下压紧阀杆,阀门紧闭,喷雾停止。此后,由时间继电器限在30~45秒钟后断电,电磁铁无电释放,恢复喷雾。  相似文献   

9.
一、爆炸作业不警戒、不联系、不按分工要求处理瞎炮,发生两起恶性事故,重伤3人近年来,湘谭锰矿红旗矿区因违反爆破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先后发生了两次恶性事故。第一次发生在一140米中段脉外巷道掘进工作面,凿岩工3人在该处钻孔25个后,到邻近的脉内巷道中负责警戒和修理凿岩机;爆破工装好炸药后,分5组点燃导火线而去炸药发放站,途中爆破工只听到4组炮的响  相似文献   

10.
我矿柿竹元工区试制成功一种简易冲击波局扇启动器,自1973年9月投产以来运行正常。与可控硅局扇启动器相比,它具有简单经济(每套约40元)、可就地取材、动作可靠、经久耐用、不易被击穿、维修量小及移动安装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工程爆破时,爆破所产生的飞石、振动、空气冲击波、噪音和毒气是公认的爆破公害,尤其是振动和飞石在爆破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危害.针对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爆破冲击波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害以及引起该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得到影响顶事件的最小割集,通过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确定了影响爆破冲击波事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对降低爆破冲击波效应的影响以及降低露天爆破安全事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 射流通风方案的提出 独头作业面是指巷道掘进作业面和采场进路作业面等无贯穿风流的作业地点。这类作业面通常采用局扇和风筒进行局部通风。但是由于爆破作业时,产生的飞石和冲击波对风筒的破坏性较大,常常不能达到排烟排尘的技术要求。另外,高风压局扇的噪声较大,在生产中也难于维持正常运转。独头作  相似文献   

13.
刮板运输机自动喷雾装置是安装在机头槽上的一种自动降尘设施。马田煤矿使用这种装置在转载点上喷雾洒水以来,大幅度地降低了转载点的粉尘浓度,正常使用时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装置重量轻,体积小,降尘效果好,喷水量和喷雾时间能自动控制,安装、维护都很方便。  相似文献   

14.
1.煤矿“五大灾害”是:瓦斯、煤尘、火、水、顶板。 2.“十不准”是:(1)采掘工作面要有作业规程,要向工人贯彻,否则不准开工;(2)采掘工作面要有足够风量,消除不合理通风,瓦斯超限的不准生产;(3)局扇要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不准擅自停开;(4)瓦斯检查员要按作业区域配齐,不准空班、漏检;(5)有煤和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要有防治措施,否则不准施工;(6)放炮员要执行放炮规定,不准放空心炮、糊炮和明火放炮;(7)井下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一律不准带电作业;(8)煤尘大的工作面、转载点,要有洒水消尘设施,自然发火严重的矿井,要有灌浆灭火系统,否则不…  相似文献   

15.
起重机的失压保护指当起重机供电电源中断后,凡涉及安全或不宜自动开启的用电设备均应处于断电状态,避免恢复供电后用电设备自动运行。零位保护指起重机各传动机构采用不能自动复位的控制器控制的,应设有零位保护,运行中若因故障或失压停止运行后,重新恢复供电时,机构不得自行动作,应人为将控制器置回零位后,机构才能重新启动。紧急断电开关指每台起重机应备有一个或多个可从操作控制站操作的紧急停止开关,当有紧急情况时,应能够停止所有运行的驱动机构。紧急断电开关动作时不应切断可能造成物品坠落的动力回路(如电磁盘、气动吸持装置),紧急断电开关应为红色,并且不能自动复位。  相似文献   

16.
风水降尘器     
煤矿在巷道掘进爆破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岩(煤)粉尘和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烟雾,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爆破时的火焰也威胁工人安全生产。近年来,虽然采取爆破后洒水、加强通风等措施,但效果仍然不大。而且加强通风会使炮烟毒气随风流扩散而影响其他巷区。为了解决爆破降尘、除毒和消烟的问题,权台煤矿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遵照毛主席“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的教导,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经过反复地实验研究,初步试制成功了风水降尘器(即水炮弹)。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矿山局部通风,通常使用局部扇风机。由于局扇笨重,移动、安装、维修均不方便。尤其是在小断面巷道(如电扒道、天井等)内使用,更为困难。而且局扇噪音大,恶化作业环境。因此,现场往往把压缩空气直接从管道中放到工作面通风。不仅不能有效地稀释和排除工作面的粉尘和炮烟,而且压缩空气消耗量大(采用φ25毫米的管道,在5公斤/厘米~2压力下压缩空气消耗量为10  相似文献   

18.
我局松树卯矿3月1日用非电导爆管网路进行了一次中深孔大爆破试验,炮孔312个,分布在不同标高的凿岩峒室内;利用采场中部的立切割槽崩矿,崩矿量5685吨。为使各炮孔按顺序起爆,保证爆破效果良好,采用簇(一排炮孔为一簇)、并、并联双导爆管网路(如附图) 根据孔深要求,确定非电毫秒雷管脚线  相似文献   

19.
矿用局扇工作环境恶劣,一般又无专用的电机保护装置,因而烧坏很多。据调查,冶金矿山局扇电机年烧坏率约达30%。局扇电机烧坏的原因有绝缘击穿、断相(单相)或过载运转(因局扇叶轮卡住或电机轴承损坏而造成)引起绝缘老化,其中以断相烧坏的比例最大。电机由于熔断器(保险丝)一相熔断、电源一相断线、电机绕组引出线和接线柱一相联结松脱、接触器或开关一相接头损坏等,都可能造成断相运转。为此,在调查学习一些兄弟单位的先进  相似文献   

20.
铁矿开采工艺的改进与合理地采用井下大爆破方法有直接关系。这种大爆破总装药量达500t以上,同时崩落的矿石体积超过40~50万m~3。爆破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距装药点5~10m的余压为6200kPa以上,传播速度为3000m/s以上。当分支巷道网的矿井产量很大时,存在连通地表的有效崩落带,因此,紧挨回采区有时需要安设固定式通风装置,这给采区大爆破时通风装量的保护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在保护固定式通风装置免受大爆破的空气冲击波影响方面,“西伯利亚”和“联盟”矿联合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