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切可燃物质,由于种类及其组成该物质元素的不同,其闪点、燃点、受热自燃、本身自燃和爆炸着火的现象也不相同。掌握可燃物质燃烧的基本现象; 对于我们预防火灾的发生和同火灾作斗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闪燃与闪点 可燃液体受热时所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引起闪电式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为什么会发生闪电式燃烧呢? 当用明火放到不同温度的可燃液体表面上去试验时,会发生不燃、闪燃、着火三种现象。当某种可燃液体的温度被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液体蒸发速度加快,蒸气浓度增加,用明火接触时,即能引起闪电式的燃烧。但由于液体在该…  相似文献   

2.
大量温室气体CO_2的存在严重影响环境,而咪唑型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气体溶解性,在CO_2捕集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符——拓扑指数(Topological Index,TI)描述符,研究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_2的性能与其拓扑指数描述符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获得与捕集量最为密切相关的一组拓扑指数描述符,将其与温度和压力一起作为输入参数,分别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_2性能与其拓扑指数描述符之间的非线性模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算法得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71和0.754,由支持向量机算法得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90和0.981。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验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根据拓扑指数描述符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预测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_2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量CO_2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环境,而咪唑类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气体选择溶解性,在CO_2的捕集分离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SVM)建立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_2性能的理论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温度、压力、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5个主要参数。根据PSO算法,得到模型的最优参数为惩罚参数C=100,不敏感损失参数ε=11.699 7,核函数的宽度γ=0.279 2;SVM算法得出训练集的相关系数r=0.993,均方根误差RMSE=12.012,平均绝对误差AAE=4.117,测试集r=0.999,RMSE=4.766,AAE=3.028。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验证以及稳定性分析,明确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_2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4.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量CO_2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而咪唑型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气体溶解性,在CO_2的捕集分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研究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_2的性能与其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获得与捕集量最为密切相关的一组描述符作为输入参数,随后,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咪唑类离子液体捕集CO_2的性能与其描述符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得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765和0.814,支持向量机算法得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33。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评价验证以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环氧乙烷热稳定性及杂质对其影响,利用C600微量量热仪对环氧乙烷进行热分解试验研究,获得了环氧乙烷分解活化能和绝热条件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时间(TMRad)等动力学参数.研究了氢氧化钾固体、45%氢氧化钾溶液、三氧化二铁和六水三氯化铁对环氧乙烷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升速率的增加,环氧乙烷热分解起始放热温度逐渐增大;分解活化能E在55~ 90 kJ/mol;环氧乙烷在常温下不易发生热失控;但氢氧化钾固体、45%氢氧化钾溶液、三氧化二铁和六水三氯化铁均对环氧乙烷的热分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其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钾固体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种分析离子液相色谱的方法,离子色谱法(IC)以其优越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能够对阴阳离子实施连续不间断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经常用于测定多种痕量和超痕量阴阳离子。本文首先对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做了说明,然后分析了离子色谱法的特点,最后详细阐述了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离子色谱技术概述国际上首次实现阴、阳离子和有机阴离子的检测与分离是在1975年,由灭国的Dowehemieal公司Small报导了自动电导检测  相似文献   

7.
模拟火灾闪燃现象特征值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建筑物火灾闪燃现象一直受世界研究者之重视。因为它呈现了火势动态行为中一个重要特征。火灾成长期中,闪燃可视为一种临界事件,如果其发生即代表系统稳定初步失败。为了解如此重要机制,本研究回顾了区划空间火灾成长数学公式,并另外参考英国受丁堡大学所发展之统治方程式,使用MATLAB软体为工具,来求解非线性常微分与火势暂态相关曲线,俾发掘出内在可能的行为机制。模拟结果指出,闪燃是火势发现过程中温度极具热不稳定性,尝参数受到微小扰动下即有可能产生状态极大变化;尤其,透过特征值可以发现系统何时丧失稳定性。另外,本文也当试针对台湾921地震后使用之组合屋作实验性火灾模拟,研究结果不仅计算出该型建屋之单一特征值,而且也模拟出火势发生时之特征值曲线,来显示出热物理之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辉  邹红  叶文霞  谢荔珍 《火灾科学》2007,16(3):162-165
运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历不同火场温度的纸面石膏板试块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纸面石膏板在受热时,其组成、结构将发生改变.当受热温度达到300℃时,护面纸与石膏芯材的结合松动,护面纸发生热分解、炭化,以及石膏芯材网状晶体骨架结构疏松、断裂、破碎,完整性遭到破坏,强度基本丧失;受热温度越高,纸面石膏板显微结构的破坏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高温碟形双金属片是火警温度继电器的核心元件,结构复杂,为了研究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Solidworks结合ANSYS对双金属片进行热-结构耦合场分析,获得了碟形双金属片的受热动作响应特性,并且通过不断改变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外形结构进行求解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与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参数设计和数据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温碟形双金属片是火警温度继电器的核心元件,结构复杂,为了研究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Solidworks结合ANSYS对双金属片进行热-结构耦合场分析,获得了碟形双金属片的受热动作响应特性,并且通过不断改变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外形结构进行求解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与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参数设计和数据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达到燃点,不用明火去点是不会着火的。如继续加热可燃物质到一定温度,就是不用明火去点,也能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做受热自燃。 发生受热的过程是:当可燃物质受热对,便开始了缓慢的氧化,由于氧化速度小,发出的热量不多,而且随即消散,这时并不发生自燃。如果在外界热的作用下,使该物质达到较高的温度,氧化速度加快,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热量也增加,当达到该物质氧化发出的热量超过损失热量时,温度又有增高,从而获得了剧烈氧化条件,直到自燃起火。 受热自燃点:就是使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温度。可燃液体受热自燃点,如;甲醇500℃、车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异辛酯(EHN)的热稳定性与热危险性,采用C600微型量热仪测试硝酸异辛酯的热分解特性.利用热分析技术考察温升速率对EHN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活化能、TMRad(在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和自加速分解速率(SADT)方法评价此改进剂的危险性.结果表明,EHN发生分解反应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均随着温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四种温升速率的反应机理是一致的.计算得到EHN热分解活化能在143.6-213.6kJ/mol之间.通过绝热条件下TMRad评价得出EHN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易发生危险失控,EHN自加速分解温度为98℃>75℃,即在常温条件下储运是安全的,为储运硝酸异辛酯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聚酯涂层镀锌钢板高温受热后的痕迹特征变化,选择热塑性丙烯酸涂覆的镀锌钢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涂层进行热重分析的基础上,讨论钢板在不同受热温度及时间作用下的痕迹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至360℃时,热塑性丙烯酸涂层发生明显的热解炭化,带涂层钢板的质量降低;在410~590℃温度范围内,涂层开裂、脱落,聚酯涂层钢板整体质量进一步降低;受热温度继续升高至600℃,镀锌层露出并发生氧化破坏后,钢板基体露出并发生氧化,钢板质量回升,局部区域不同程度的氧化过程导致整块钢板呈现出多层次且不均匀的受热痕迹;受热时间对痕迹的影响在高温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乳化剂对乳化炸药热稳定性影响,用热重差热联用热分析仪(TG-DTA-DTG)分析乳化炸药热分解特性,根据Kissinger法计算乳化炸药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磷脂显著降低乳化炸药体系的峰温;含有大豆磷脂的乳化炸药热分解曲线有分裂峰;大豆磷脂在145℃发生自分解,其对乳化炸药活化能值影响不大。大豆磷脂对乳化炸药热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可能是大豆磷脂中的活性小分子物质诱导乳化炸药中的硝酸铵离解反应产物在较低温度下参与反应,从而使乳化炸药热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喷射火灾环境下,热流密度和受热位置两个主要外界因素对LPG卧式储罐热响应规律的影响,利用CFD软件建立喷射火灾环境下LPG卧式储罐热响应模型,以Birk等人的现场火灾实验来验证模拟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储罐压力上升与热流密度成正比;在高热流密度情况下,热流密度的变化对罐内液相温度影响较小,最高温差为22 K,然而对罐壁温度和气相温度影响较大。高热流密度侵袭储罐时,加热位置对罐内压力影响较小,液相介质的汽化作用对压力上升起主导作用;不同加热位置对储罐热响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气液两相同时受热,封头部位受热,储罐底部受热。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火灾特性,用锥形量热仪等仪器,对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双向碳纤维布和碳纤维夹层板等3种典型材料进行试验,测定其燃烧速度、极限氧浓度、热释放速率(HRR)、失重率等性能参数,分析其热稳定性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点燃位置对材料的火焰传播速度影响较大,底部点燃时燃烧速度较快;泡沫芯材受热易形成炭层,炭层能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增大极限氧浓度;泡沫芯材在较低温度下就会受热分解,其点燃时间、达到HRR峰值时间、热解和放热时间均提前;当采用相同环氧体系时,织造方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有机酸对H发泡剂热分解特性的影响,采用量热仪测试不同质量分数苯甲酸、水杨酸、邻苯二甲酸与H发泡剂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参数。结果表明:H发泡剂分解时,随着升温速率增加,外推起始分解温度Te、峰值温度Tp与最大放热速率随之升高。3种有机酸的加入均可以促进H发泡剂的分解,随着有机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外推起始分解温度和峰值温度呈现同步下降趋势。有机酸熔融生成的H+对H发泡剂分解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加入水杨酸能显著降低H发泡剂分解的热释放速率,降低H发泡剂分解过程中的热风险,当水杨酸质量分数达到24%时,较之混有苯甲酸与邻苯二甲酸的H发泡剂外推起始分解温度降低20 ℃。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1,1-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DTAC)的热危险性,用差式扫描量热(DSC)仪进行试验,获得DTAC的热分解特性数据;用Friedman法确定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用绝热加速量热(ARC)仪进行试验,研究DTAC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根据动力学分析结果研究不同温度下DTAC热分解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与传热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5 kg高密度聚乙烯材料(HDPE)包装的DTAC溶液的SADT为57. 3℃,运输DTAC应选用传热系数大的包装材料,并注意其温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Mettler-Toledo同步热分析仪对市场上利用率比较高的四种木质地板在不同程序控制升温,和不同气氛流量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地板材料的热解特性进行深入了解,以实木地板为例,验证了升温速率对热分解过程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四种地板样品的热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峰值大小和峰面积各不相同.同时,气氛流量中氧气的参与使热解机理发生改变,反应时间提前,温度升高,热解速度加快.通过对比受热期间的TG、DTG和DSC曲线,确定失重范围,以及各成分的残炭百分比,可以得出四种地板材料试验成分的火灾危险性,即,实木地板的火灾危险性低于其它三种地板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冷放空作业的安全性,针对冷放空作业中的意外闪燃、爆燃事故现象,基于UDM模型并运用PHAST计算机软件,先模拟了泄放气体发生闪燃事故的影响域,分析冷放空气体闪燃范围随风速、大气稳定度、放空压力及放空速率4种影响因素而变化的趋势;后又讨论了放空速率对爆燃超压伤害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闪燃范围随风速、大气稳定度、放空压力及放空速率增加而递增,后两者对其影响较大,应重点关注并控制;在模拟工况下,最远轻伤距离达60 m,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控制放空速率对减轻意外燃爆事故的后果极为重要,应注重对放空作业参数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