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厦门筼筜湖表层沉积物金属元素赋存形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CP-MS测定了厦门筼筜湖表层沉积物中1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并用改进的BCR提取法分析其赋存形态.结果表明,Cd、Cu、Sr、Pb、Zn和U在不同湖区的含量表现为:外湖干渠内湖;Cr、Co、Ni、V、Fe、Li、Rb和Mn的含量表现为:内湖外湖干渠.Cu、Zn和Pb主要存在于可还原态;Cd元素主要存在于弱酸溶态和可还原态;Co、Ni、U、Fe和Mn元素主要存在于可还原态和残渣态;Li、V、Cr、Rb和Ba主要存在于残渣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元素V、Cr、Co、Ni、Zn、Cu、Cd和Pb等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结果显示,Cu、Cd和Zn表现出重度污染;Pb表现出中度污染;Co、Mn、Sr和U表现出轻度污染;Ni、Fe、Cr、V、Li、Ba和Rb表现出无污染.筼筜湖表层沉积物已受轻微的金属元素污染,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次粉末压片制样同时测定Na. Mg. Al. Si.P. S. K. Ca.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Rb. Sr. Y. Zr. Nb. Ba. Hf. Pb. Th. U等27项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基体效应学校正模式,首次引入了非荧光分析的物质(筒称NFAM)的新概念;并计算了理论α系数,使理论α系数在粉末压片法x射线荧光分析中获得了应用。本方法测定的对象可以是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地质样品。  相似文献   

3.
<正> 引言 Tarson和Kozlov(1973)曾利用Rb/Ba和Rb/Sr比值作为花岗岩含Sn、W、Mo潜势的指标。Lawrence(1974)也认为Rb/Sr比值可作为酸性花岗岩含矿潜势的有用标志。Beus和Grigorian(1977)把Mg/Li作为含锡花岗岩的标志。Oliveira和Pereira(1980)认为,花岗岩的K/Rb、Ba/Rb、Mg/Li和Rb/Sr比值  相似文献   

4.
渤海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分别测定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Zn、Pb、Cd、Ni、Cr、Co、Hg、As和Ag等元素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梯度,其空间分布模式(4种)受到沉积物细粒组分、有机质含量及与河口间距离等因素的制约.通过与沉积物质量标准及其他海区的比较,评价了研究区沉积物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Cu、Zn、Pb、Cd、Cr、Ni、Ag、Hg和As)的污染情况.富集系数显示, Fe、Ti、Mn、P、Cu、Zn、Ni、Cr、Co、Sc和V为无富集;As为轻度富集;Pb、Cd、Ag和Hg为中度富集. Fe、Ti、Cu、Zn、Cr、Ni、Co、Mn、P、V和Sc主要来源于陆地岩石和土壤风化产物;Pb和As既有岩石和土壤风化产物等自然源的贡献,又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Hg、Cd和Ag主要来自人为源;Ba和Sr主要与海洋生物活动有关.依据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将辽东湾沉积物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5.
吸附材料对钒矿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壳聚糖和活性炭两种吸附材料,分别以不同的质量比添加到供试土壤中,固化后进行毒性浸出实验,研究吸附材料对土壤中钒(V)、铬(Cr)的稳定化效果,并通过表征吸附材料的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究吸附材料对V、Cr的稳定化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对V、Cr均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活性炭对V的稳定化效果不稳定,对Cr的稳定化效果很好.吸附材料添加量的改变对稳定化效果影响不大.稳定化30d时,0.5%壳聚糖对V、Cr的稳定化率分别为74.04%、46.77%;0.5%活性炭对V、Cr的稳定化率分别为1.86%、87.75%.FTIR和XPS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中含活性强的氨基和羟基较多,活性炭中含氨基、羟基较少.因此壳聚糖和活性炭可作为土壤重金属的稳定剂,使钒矿污染土壤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6.
九龙江近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分析测定了九龙江39个近岸表层沉积物中26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金属在九龙江不同区域(北溪、西溪和河口)分布存在差异,其中Mn、Zn、Cd、Mo、Sb、Cs、Y、Th和U元素的高含量出现在北溪和西溪,Fe、Ni、Cr、V、Co、Sc、Li、Rb、Sr、Tl和Ga元素的高含量出现在河口区域.大部分金属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地质累积指数法表明Cd的污染程度最高,10.3%的采样点达严重污染.10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顺序为Cd >Hg >Cu >Pb >Ni >Co >Cr >Mn >Zn >V,Cd和Hg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最大,分别为78.1%和12.1%.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近岸表层沉积物中,Fe、Mn、Zn、Pb、Cu、Cr、Cd、Hg、Mo、Sb和Bi元素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和采矿活动;Ni、Co、Sc、Li、Rb、Sr、Be、Ga和Tl元素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Ba、Y、V、Th、U和Cs元素主要来源于流域花岗岩等岩石风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重金属的污染及来源,作者采集了包头市区道路灰尘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可悬浮灰尘(粒径100μm)中Cu、Pb、Zn、Cr、Co、V、Ba、Mn和Ni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识别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利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解析不同来源对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的贡献。结果表明,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除Ni外,其他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道路可悬浮灰尘中Co和Cr主要呈现重度污染,Pb主要呈现中度-重度污染,Ba和Cu主要呈现轻度-中度污染,V主要呈现轻度污染,Mn、Ni和Zn主要呈现未污染-轻度污染,综合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呈现重度污染。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a、Pb和Zn显著正相关,属于同一主成分,且在聚类分析中为同一类;V、Mn、Ni、Cu和Cr为同一类、同一主成分,且显著正相关;Co与其他重金属不相关。结合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推断出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的重金属主要有3种来源:V、Mn、Ni、Cu和Cr主要来自自然与工业混合源,Ba、Pb和Zn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交通源,Co主要来自建筑源。自然与工业混合源、化石燃料-交通源及建筑源对包头市区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的贡献分别为34.8%、62.6%和2.6%。研究表明包头市道路可悬浮灰尘中重金属污染严重,化石燃料、交通和工业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秋季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富集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集2013年秋季南昌市6个不同区域的大气PM_(2.5)样品,分析PM_(2.5)质量浓度及其中18种金属元素(Mg、Al、K、Ca、Ti、V、Ba、Co、Cr、Mn、Fe、Ni、Cu、Zn、Cd、Pb、As、Hg)的富集特征,并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探讨了PM_(2.5)中上述元素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南昌市秋季大气PM_(2.5)日均质量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75μg·m~(-3)).Mn、Ti、Al和V的富集因子小于1.0,表明这些元素基本没有富集;Fe、Cr、Co、K、Mg、Ba、Ca、Cu和As的富集因子范围为1.7~7.8,表明这些元素受到自然源和人为源的共同影响;Hg、Zn、Pb、Ni和Cd的富集因子范围为21.9~481.2,表明这些元素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综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中Mg、K、Al、Ca、Ti主要来源于土壤及建筑尘;As、Hg主要来自燃煤;Ba、Ni、Mn主要来自金属冶炼排放;V、Cu、Fe、Cd、Pb、Cr、Co主要来自交通源;Zn主要受金属冶炼和燃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新型高强不锈钢在海水环境中的耐蚀性能和腐蚀机理。方法 通过海水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考察新型高强不锈钢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性能,并结合金相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该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和钝化膜组成。结果 新型高强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自腐蚀电位稳定在0.012~0.020 V,点蚀电位为1.10 V,保护电位为0.89 V。海水中浸泡45 d后,电化学阻抗值仍然保持在106 Ω.cm2数量级。这说明钝化膜表面并未出现点蚀的形核,钝化膜仍具有较好的保护性。该不锈钢具有典型的孪晶奥氏体结构,形成的钝化膜表层主要成分为FeOOH、Cr(OH)3等氢氧化物,内层成分主要为Fe3O4、Cr2O3、CrO3、单质Ni,具有较强的钝化膜修复能力。结论 该不锈钢在海水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采集2015年南昌市冬季大气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重金属(V、Mn、Cr、Co、Ni、Cu、Zn、Cd、Ba和Pb)的含量,分析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并对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2.5浓度总平均值为(29.74±16.82)μg/m~3,其中省外办最高,武术学校最低;各重金属元素总体平均浓度从高到低次序为:ZnPbCuMnBaNiVCrCdCo。因子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包括道路交通尘和冶金化工排放、机动车尾气以及混合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PM_(2.5)中Mn对人体健康存在非致癌风险,其他元素(Cr、Ba、Co、Pb、Cd、Cu、V、Zn、Ni)基本没有非致癌风险;Cr对人体有较明显的致癌风险,Cd、Ni和Co对部分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成年人)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1.
Epsilon 3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空气滤膜样品在氦气介质下进行直接测量,能快速可靠地对环境空气中的多种无机元素进行定量测定。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大气颗粒物标准膜样品,测定出的元素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为6. 1%。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4个实际膜样品中的Na、Mg、Al、Si、P、S、K、Ca、Ti、V、Cr、Mn、Fe、Cu、Zn、Ba、Pb等24种无机元素,并和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结果比较,结果显示本方法可靠,能够满足目前的监测需求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南京北郊重金属气溶胶粒子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秦鑫  张泽锋  李艳伟  沈艳  赵姝慧 《环境科学》2016,37(12):4467-4474
通过2013年1~12月使用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在南京北郊对含有Cu、As、Pb、Cd、V、Co、Cr、Zn、Ni、Ba和Hg这11种重金属气溶胶粒子进行连续观测,并结合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算法(ART-2a)对其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重金属气溶胶粒子来源按照化学组成特征可分为5类:工业排放(35.7%)、生物质燃烧(34.45%)、交通排放(13.6%)、化石燃料燃烧(11.03%)和矿尘(4.07%),其中,含Pb、Cd和Cr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含Cu、Co和Hg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含V、Zn和Ba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含As和Ni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相似文献   

13.
选择南京某居民区采样点,于2014年春节前后,采集大气PM_(2.5)样品,分析其中的V、Cr、Mn、Co、Ni、Cu、Zn、As、Cd、Ba、Sb和Pb等12种金属元素,结合富集因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来源进行了探讨,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危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大气PM2.5的平均浓度相比春节前上升11.4%,春节后相比春节期间下降31.1%.V、Cr、Mn、Ni、Cu、Zn、As、Cd、Sb和Pb的平均浓度相比春节前下降了5.5%(V)~56.7%(Zn).PM_(2.5)及其载带元素浓度的变化反应了节日前后工厂、机动车排放及烟花燃放等污染源的变化.春节期间Ba平均浓度相比节前增加了16.2倍,而在节后下降了94%,表明节日期间的烟花燃放是Ba的一个重要来源.富集因子和地累积指数分析显示,Cd、Sb、Pb、Cu、Zn、As、Ni和Ba属于重度富集元素,其富集因子范围为21~2259.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金属冶炼和燃煤、烟花燃放和机动车尾气、工业过程是采样期间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7.5%、12.4%和9.9%.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致癌性元素(Cr、Co、Ni、As和Cd)的风险指数分别为2.0×10~(-6),8.9×10~(-9),1.3×10~(-8),1.9×10~(-7)和7.7×10~(-9).除Cr外,其它值均低于致癌风险阈值范围(10~(-6)~10~(-4)),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石英砂负载β-FeOOH (ACS)吸附除Cr(Ⅵ)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吸附材料石英砂负载β-FeOOH(ACS)对Cr(Ⅵ)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r(Ⅵ)在ACS表面的吸附率随ACS表面Zeta电位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说明Cr(Ⅵ)的吸附以静电作用为主.石英砂负载β-FeOOH后表面Zeta电位由负变正,说明β-FeOOH在石英砂表面的负载改变了石英砂表面的电荷性质,也表明ACS能对Cr(Ⅵ)产生静电吸附.ACS吸附除Cr(Ⅵ)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结果表明,ACS吸附Cr(Ⅵ)的过程发生了一定的离子交换作用,且吸附反应伴随着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氧提供电子,铁、铬接受电子,氧、铁分别起Lewis碱和Lewis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39块巴柔阶细碧岩质玄武岩和安山岩样品作了主要元素和Li、Rb、Sr、Ba、Sc、V、Cr、Co、Ni以及七种稀土元素的化学分析。分析了20种样品中的Hf、Ta和Th。对一些全岩样品作了Sr和O同位素比值测定。 黑云母和阳起石的存在表明水热反应的最高温度略超过400℃。在低温条件下形成葡萄石、绿纤石和绿帘石。海水热液蚀变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绿泥石和钠斜长石。 弱蚀变与强蚀变玄武岩之间对比表明,在细碧岩化过程中Al、V、Cr、Co、Ni和稀土元素(REE)绝大多数是不活动的。细碧岩是海水蚀变作用的产物。伴随Li的富集,平均δ~(18)O值可达+11%(SMOW),这表明蚀变作用主要是在温度低于200℃的条件下发生的。 细碧岩质玄武岩的平均Sc、V、Cr、Co、Ni浓度比细碧岩质安山岩的高。在细碧岩质安山岩中,这些元素的丰度与典型的造山安山岩十分类似。细碧岩质玄武岩和安山岩的Cr、Ni关系可根据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不同的分离程度来解释。虽然Ta和Th的活动程度较小,但所分析的大多数样品均具有与消亡作用有关的火山岩所特有的Hf-Ta-Th关系。 假定橄榄拉斑玄武岩是产生玄武质岩浆和安山质岩浆的原始熔融体,那么这些岩石的平均La、Ce丰度则要求有一个(交代)富橄榄岩的源区,其La、Ce丰度为球粒陨石的五倍。在大高加索山脉南坡安山岩与  相似文献   

16.
一口典型海上石油钻井排入海中的钻井泥浆为500—1000t(干重,岩屑除外)。本项研究对墨西哥湾钻探位置周围表层沉积物、大型表栖生物群和钴井泥浆中某些微量元素(Ba、Cd、Cr、Cu、Fe、Pb、Ni和V)在钻探作业前、中和后均作了测定。生物体内Fe含量和沉积物中Ba、Cr含量的明显增高是由于钻井排放所致。深入研究了区内的虾类。钻探作业最后几天采集的虾类,其腹部肌肉的Fe含量比钻进前后采集的虾类的腹部肌肉高一倍。由钻井泥浆中可溶性有机螯合剂引起的海水中Fe溶解度(生物可吸收性)的提高,是上述Fe含量观测值增高的最合适的解释。在各采样环内的沉积物中都观测到Ba含量有明显增加,但只是在钻探位置的几百米范围内才大量增加(达7.5倍)。对钻探位置1000m范围内沉积物中的总排放Ba(过剩Ba)进行了质量平衡测定。在钻探结束时,只有占所用Ba总量9.3%的Ba以及估计还有由Ba示踪的其他类似泥浆组分在1000m范围内保存下来。在2.6mo以后只有6.6%保存下来。在海上高海流研究位置(水深24m)发生的沉积物明显再悬浮和迁移是造成排放Ba在沉积物中停滞时间短和快速丢失的主要原因。在1000m采样范围内的沉积物中,Cr的平均含量增加最高(26%)。  相似文献   

17.
浙东燕山晚期侵入岩分为I型和A型,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较,富硅、富碱、贫镁、贫钙、低铝,(Na+K)/Al(分子数)比值高,富Nb、Zr、Ga、F,而贫Sr、Ba、Cr、Ni、Co、V,Rb/Sr、Ga/Al比值高,LREE/HREE比值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V”型,δEu强烈亏损;是下地壳残留的麻粒岩相较低程度部分熔融或是早期部分熔融形成Ⅰ型岩浆之后残余的亏损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Ⅰ型花岗岩是由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母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与中上陆壳物质发生混染和分离结晶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洪全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7):37-38,58
本文以某电厂的锅炉灰渣(飞灰和底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4个飞灰和24个底灰样品中Hg,As,Se,Pb,Cd,Zn,Ba,Co,Cr,Cu,Li,Ni,V,Z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飞灰中As、Pb、Zn、Ba、Cu、V、Zr和Li的含量大于10ppm,Hg和Cd含量在1ppm以下;与原煤相比,14种元素在飞灰中的含量更高。其中Hg、As、Cu、Ni、Cr、Co、Cd、Zn和V等元素的含量分别是原煤的2倍以上;除As和Se外,其余元素在底灰中的含量高于原煤。  相似文献   

19.
淮北煤中12种有害微量元素在煤及其灰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有害微量元素在各煤层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在煤燃烧后的煤灰中所发生的迁移与富集情况,采集了淮北煤田不同煤层、不同深度的15个煤样,采用中子活化法对其原煤及灰分中的12 种微量元素(Ag, As,Ba, Co, Cr, Cu, Mn, Mo, Sb, Th, U, V)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处于n×10 6到n×10 5数量级范围内,不同煤层或同一煤层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不同;与全国和华北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除Mn低于全国和华北的平均值外,As、Co、Mo、Sb、Th、U与之相近,而Ag、Ba、Cr、Cu、V高于全国和华北煤中的平均值;12种微量元素均在灰分中有所富集,而且富集能力序列为:Cu>Cr>Mn>Mo>Co>Ba>V>Th>As>U>Sb。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气颗粒有机物的污染水平及其源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大气颗粒物中13种元素(W、As、Br、K、Ba、Rb、Ce、Sc、Fe、Zn、Sb、Ni、V)和4种有机溶剂萃取物(NP环已烷萃取物、MP二氯甲烷萃取物、P丙酮萃取物、SP甲醇萃取物)的测定值作为变量,用富集因子法、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法识别了北京地区主要污染源,并计算了它们对颗粒总有机物POM(NP+MP+P+SP)的贡献率.其贡献率:风砂土壤14.5%;煤炭燃烧20.3%;汽车燃油7.8%;二次污染32.5%;其它污染源2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