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针对AAS法测定痕量铜时,大量铁存在表现干扰。研究并建立了流动注射(FI)在线螯合树脂分离富集光度法直接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因此,已成功地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该法在水质检验和环境监测中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线分离富集FI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AAS法测定痕量铜时,大量铁存在表现干扰,研究并建立了流动注射(FI)在线螯合树脂分离富集光度法直接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因此,已成功地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该法在水质检验和环境监测中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中毒性有机物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饮用水的质量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近代微量富集技术和色谱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卓有成效地分离,鉴定饮用水中痕量、复杂、多组分有机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和污染毒理学研究的发展,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定量关系,为采用多污染物评价方法评价水质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水体中痕量重金属的共沉淀浮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水体中重金属含量低、难以直接测定的特点,研究了以In(OH)3为共沉淀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油酸为浮选剂,富集痕量重金属的共沉淀浮选条件。结果表明,在50mgIn(Ⅲ)、8mg十二烷基硫酸钠、4mg油酸钠、pH=8.2-10.2条件下,即可完全富集水试样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富集倍率在100倍以上。在此基础上,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海水中上述元素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结合气浮溶剂浮选和双水相萃取(ATPE)的优点,建立了一种新的分离/富集的方法,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ATGS),并用于环境中痕量Cd(Ⅱ)的分离/富集.同时,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检测Cd(Ⅱ),考察了浮选时间、N2流速、丙醇的分相条件、pH和配合剂用量等因素对浮选Cd(Ⅱ)的影响.最后优化出最佳浮选条件和测定条件,并探讨了共存离子对Cd(Ⅱ)浮选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2mol·L-1的KI 9.5mL,1g·L-1的罗丹明B 2.5mL,盐体积分数为46%,缔合时间17min,气浮流速20 mL·min-1,浮选率可达100%,富集倍数为10,优于单一的双水相萃取.cd(Ⅱ)含量在0.050~5.000 mg·L-1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2.8967C-0.1474,可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113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n=15).该方法在痕量/超痕量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分离/富集的新体系——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该体系集离子液体萃取和气浮溶剂浮选优势于一体,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乙酸乙酯(EA)混合溶剂为浮选溶剂,以稀土金属离子La(Ⅲ)或Ce(Ⅲ)为捕集剂,分离/富集了水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含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34μg/L、0~23.0μ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390=1.92×105L/(mol·cm),ε380=1.15×105L/(mol·cm)。实测了鱼塘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4.06%~106.15%,RSD3.3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富集倍数大、污染小,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铋国外已有报道。因实际水样中铋的含量极低,直接测定相当困难,故常需要预富集处理。已使用的方法有共沉淀富集、离子交换富集、浮选分离富集、萃取后蒸发浓缩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操作费时,有的选择性较差。本工作表明,以水溶性季胺盐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作为萃取剂,能一次定量萃取水样中的痕量铋,并能与大量共存离子分离,进而用高灵敏度无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水样品中ppb级痕量铋的测定。以含铋4.5 ppb的水样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8.5%。对ppb级的样品进行标准加入试验,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8.
水中痕量Pb、Cd测定方法的改进王林涛,杨玲(云南省玉溪地区环境监测站)1引言共沉淀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Pb、Cd,已有文献报导,但沉淀物分离手续冗长繁琐,且易造成待测元素的损失,本文提出用Bi(Ⅱ)—(APDC)共沉淀富集水中Pb,Cd...  相似文献   

9.
对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浓缩富集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步骤。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萃取法、吸附法、气提法、蒸馏法和微量萃取法等,我们根据石墨化炭黑作色谱填料具有选择分离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在国内首次将其作为富集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剂,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富集方法——石墨化炭黑富集法,利用此法对第二松花江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作了多次测定,结果表明,石墨化炭黑富集法对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富集是十分有效的,尤其对硝基芳香化合物和氯化杀虫剂的吸附,具有较高的收率。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中痕量有机有害物质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水中有机有害物质的监测,实质上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痕量分析课题。重点评述了痕量富集、色谱分离与监测、综合分析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对近十年来痕量砷的形态分析的方法进行评述,其中包括各种分离富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冠醚交联壳聚糖在Cr(Ⅲ、Ⅵ)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冠醚交联壳聚糖(DCTS)对铬的吸附行为,建立了DCTS富集分离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Cr(Ⅲ、Ⅵ)的新方法。在pH=7.5的溶液中,DCTS对铬的吸附率为100%,富集倍数可达50倍以上,用0.20g/L酒石酸2mL溶液可定量解吸总铬,用0.20g/L柠檬酸溶液2mL可定量解吸Cr(Ⅲ)。本法用于配置的南极水样中超痕量Cr(Ⅲ、Ⅵ)的测定,回收率98%-112%,变异系数1.8%,检出限0.004μg/L。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约占百分之七十的硅钙质胶磷矿,因其矿物结构复杂难以选别、应用。胶磷矿富集技术经三十年的开拓研究,由於 S_(808)系列药剂和直接浮选技术的研制成功,才取得突破。第一座年处理150万吨原矿的大型选矿厂已在湖北王集磷矿建成投产,类似的大峪口采、选、加工联合企业正在筹建之中。胶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带来某些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水体中有机锡的富集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水体中有机锡的来源、生物效应及研究意义进行了大致介绍,主要对富集分离技术做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富集分离技术是降低检出限、提高灵敏度的前提和重要途径,因此是有机锡分析方法研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Ag-DDTC比色法已广泛用于水中砷的测定。由于该方法的灵敏度所限,不适于砷含量在20ppb以下的水样分析。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用氧化锌作载体共沉淀富集水中痕量砷,然后用Ag-DDTC比色法进行测定。此法分离操作简单,沉淀容易过滤洗涤,回收率高,适用于河水、饮用水中痕量砷的测定,最低检出限可到0.5ppb,相对标准偏差10%。  相似文献   

16.
气质联用仪可同时快速测定水质中微量的多种有机污染物,是水质中有机物的最佳检测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GC-MS基本原理,以及水样中痕量有机物分离富集的几种方法,分析了GC-MS在水质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技术特点,综述了GC-MS在水环境中有机物检测方面的应用,针对P&T-GC-MS联用法在VOCs和SPE-GC-MS联用法在SVOCs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将复合螯合剂(NaDDTC/8—Oxin)饱和吸附于活性碳上作为吸附材料.分离富集和ICP—AES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方法。用ICP—AES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某些痕量元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考察了共存元素的影响。方法应用于湖水中Fe、Cu、Mn、Y和Sc的测定,检出限为ng/ml级,RSD为1.9%~4.4%,加入回收率81%~101%间,试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富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环境水样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中,样品预富集的必要性及预富集的基本要求是排除基体(水)的干扰。研究了顶端空间法、疏水富集法和气相提取法等3种水样预富集的技术,并比较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氨荒酸膦酸树脂过滤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过滤器分离与富集地面水、海水中Cu、Pb、Zn、Cd多元素的适用条件。实际样品中的Cu、Pb、Zn、Cd等重金属离子经过过滤器过滤,被吸附在树脂滤层中,用少量酸洗脱,以AAS测试,结果稳定、准确度高。此过滤器在痕量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线树脂富集—AAS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树脂富集浆样品中痕量铅浓缩,解析后用原子吸收进行测试,通过对不同树脂进行吸附效率实验,优选出吸附效果好,容易解析的特效树脂用于大气颗粒物中痕量铅的富集,此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