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上海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人和禽畜的粪尿、尸体以及植物枝叶等等。由于本市人口稠密,这些废弃物的量大,占地多,且往往肮脏而带有恶臭,不妥善处理,必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工业废渣例如大量的高炉渣、化铁炉渣、煤渣等已用作于建筑材料,电厂粉煤灰部份已被利用,电石渣已全部利用;建筑垃圾(包括  相似文献   

2.
为了拓展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的路径,通过试验研究了储水式树穴的应用。室内测试建筑垃圾与有机垃圾的空隙率与吸水率,分析它们的海绵替代性;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残枝败叶作填料构造储水树穴,通过现场栽植试验检验效果。结果表明,在空隙率指标上,生活垃圾优势明显,建筑垃圾排位最后,自然堆放空隙率均高达25%以上;伴随粒径的趋大化,固废物的空隙率趋于增大;在吸水率指标上,生活垃圾亦优势明显,残枝败叶紧随其后。现场试验表明:储水式树穴可延迟地表径流并蓄积较多水分;有水条件下的堆肥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树穴堆肥对节水栽植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CBS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索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S城市垃圾生化处理系统概述。美国CBS公司开发的拥有的“城市垃圾生物化处理系统(以下简称CBS系统)”,是利用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促进城市固体废弃物(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进行有机合成。既完全地解决城市垃圾堆放和填埋所带来的问题,又生产出急需的有机肥料,使城市的生态进行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辐照技术在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勇  郭晓亚 《环境科技》2008,21(2):60-63
介绍了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分布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辐射技术在污泥、建筑垃圾及高分子固体垃圾等方面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辐射技术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固体废弃物是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其来源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等。从来源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固体废弃物来源广泛,如果处置手段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进而破坏环境生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以及相关的特征来进行分析与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选择适当的处置方式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项可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污染的新技术——固体废弃物净化处理技术在京问世已两年,却因种种原因至今仍待字闺中,不能发挥作用。固体废弃物净化处理技术是北京市民营高科技企业——北京鹰邦环保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技术成果。该技术运用高温烧结、化学反应将垃圾通过分捡、搅拌、模具定型、一次性将垃圾还原成高强度合成新材料——瓷钢砖(也称垃圾砖)。这一技术在垃圾处理领域填补了世界空白,首创垃圾产生后全部净化再利用新途径。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堆放、掩埋、焚烧等,其效果均不理想,并会产生新的污染,没有…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5,(9)
<正>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50%,数十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其过程中的大拆大建不仅导致众多短命建筑的产生,也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消耗了大量资源。然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和填埋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  相似文献   

8.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势在必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已超过65亿平方米,但随之而产生的建筑垃圾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建筑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堆放和填埋则需耗用大量的征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环境治理造成了不堪重负的压力。随着我国对于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等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处理建筑垃圾已成为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某建筑垃圾堆放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建筑垃圾堆放场2.5 km范围内放射式布点,于2019年4月对降尘进行监测,探究了建筑垃圾堆放对环境空气中降尘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范围内降尘量普遍高于北京市同期降尘月平均水平。建筑垃圾堆≤150 m范围内降尘量最高,平均值为75.09 t/(km2·30 d);随着与建筑垃圾堆距离的增大,150~500 m范围内降尘量数值仍偏高,但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值为32.53 t/(km2·30 d);在距离>500 m后,降尘量数值变化趋于平缓。建筑垃圾对降尘的主要影响范围在半径500 m内,受主导风向控制,建筑垃圾堆东北部受影响明显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选择试验模型法在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建君  王志石 《环境科学》2006,27(4):820-824
环境物品或环境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选择试验模型法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评估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以澳门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为例,探讨选择试验模型法在澳门进行环境物品经济价值评估实践的可行性.在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垃圾分选和回收、垃圾收集频率、减小垃圾收集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垃圾处理费为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的4个属性.在对澳门6个堂260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不同属性的价值以及固体废弃物管理不同替代方案的相对价值.结果表明,实行垃圾分选和回收利用以及减小垃圾收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澳门今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对保护自然遗迹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自然遗迹资源丰富,但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在整个自然保护区体系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保护覆盖的需求。通过对我国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空缺分析,得出结论:基础地质遗迹大类和地貌景观大类的地质遗迹比例基本平衡,但仍存在保护空缺的类型。在空间分布上,要进一步重视陕甘黄土高原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高原、华东及东部沿海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并确立优先保护区域。最后,在全面分析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宜都市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在以王家畈乡为主体的面积约200km^2的岩溶地貌区域内.有天街、响水洞瀑布、古婆树、石塔、松乐山森林公园、石林生态、峡谷、天坑、溶洞、大岩屋、富硫泉水、陡崖、石巷、石林、古生物化石出露地等十五类以地质遗迹为主体的旅游景观。园区内55个自然景点组成了柳河景区、绿竹溪景区、毛湖淌景区、石羊河景区、大岩屋景区、潘家湾景区、仙女洞景区、老屋棚景区、松乐山景区、石塔景区、帽子尖景区等11个景区。宜都奥陶纪地质公园是以出露地层奥陶系地层为主体的岩溶地貌区域。建议在开发这些地质、地貌资源时.坚持以保护地质遗迹景观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它地质灾害.确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锦凌水库施工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移民环保措施、库区清理措施、文物保护措施等,并对每一方面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自然遗迹保护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数量少,代表性参差不齐,不适应丰富多样的自然遗迹保护的要求。依靠自然遗迹类保护区、非自然遗迹类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几种形式,使200多处有代表性的自然遗迹得到保护,但几者之间有重迭交叉,总的覆盖面也不完全。应加强全国自然遗迹保护的统一规划与协调,既探索综合保护的路子,也要补建一批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完善多元化保护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环境对青铜文物锈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德润  王丽琴  党高潮 《环境科学》1995,16(2):53-55,82
通过对陕西省几个著名文物景点环境的监测和西安地区环境监测的报道,在分析中国古代青铜文物本体与锈体化学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青铜文物的腐蚀机理-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认为青铜文物锈蚀的条件是:含有氯离子、潮湿的酸性环境。从而指出:控制环境是保护文物的关键。要最大限度地延长青铜文物的寿命,必须改善环境条件,这是保护文物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有关分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遗迹具有历史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成因多解性等特点。探讨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有关分类问题:①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兼为“地质遗迹”和“古文物”的双重属性,导致自然保护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的交叉,按溯及既往原则提出供比较选择的处理方案;②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在以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分类中的地位,强调古、今生物的历史渊源关系和地质遗迹的宏观背景意义;③自然遗迹的“生命周期”现象对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分类和管理的意义。对续建古生物遗迹类型保护区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文静  潘辰  连宾 《地球与环境》2013,41(4):451-459
石质文物的风化问题由来已久,在影响石质文物风化的各类因素中,环境恶化对石质文物的风化影响日益严重,但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环境污染加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酸性气体排放、温度效应和水体污染三个方面阐述了环境污染加剧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对现有石质文物的防护措施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提出石质文物的保护建议和措施,为新形势下石质文物的保护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省地质遗迹的详细调查,选出了江苏十大地质遗迹,即:宁镇山脉岩石地层建组层型剖面群,南京汤山古人类遗址及洞穴群,连云港—东海超高压变质带及科学深钻,南京六合火山群、雨花石群、石柱林群,溧阳上黄水母山高级灵长类及古哺乳动物化石遗址,泗州城地质灾害遗址,南京江宁娘娘山破火山口与碱性火山杂岩体,茅山薄皮构造—飞来峰,盐城海岸带变迁及湿地,太湖及周边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均具很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稀有性,应加强保护,在保护中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酸雨对混凝土建筑物和文物损坏机理的宏观分析,水泥中加入少量石膏,可延缓凝结时间,但当加入量大,将引起水泥膨胀,以致溃裂,探讨了酸雨对混凝土建筑物与文物损坏的微观分析,特别是酸雨等生成各种硫酸盐,通过从化学反应原理上分析了酸雨中二氧化硫与混凝土中钙离子反应生成石膏机理,从石膏特性上探讨了酸雨对混凝土建筑物和文物侵蚀机制,并由此提出了酸雨条件下保护混凝土建筑物和文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