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2,(2):106
全球石油资源理论上仅够开采40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全世界已探明的静态可采储量还可以开采226年。尽快使用替代的清洁能源,比任何时候都紧迫,我国已对新能源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决定于2005~2007年期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并于3月24日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公告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相似文献   

3.
高育红 《环境教育》2009,(11):66-67
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表示,争取到2020年使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据悉,《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草案)》就写到了15%这一目标数字。该规划称:"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15%(含水电为35%。)",还写明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在2011年、2020年分别达200万千瓦和2000万千瓦,核电产业2011年、2020年发展目标分别为1200万千瓦、8600万千瓦,风电分别为3500万千瓦、1.5亿千瓦。足见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通向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的入口。基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的化石能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观点、特点来探索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并提出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在产业技术、电力系统弹性、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此,近期中国要实现"十三五"(2016—2020年)新能源目标和2030年减碳目标,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①做好需求响应分析,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力度;②整合新能源产业管理职能,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③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参与全球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④推进新能源相关立法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协调性;⑤提高政策决策透明度,增强能源革命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这里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即不会产生污染的能源。新能源的发展将催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是能源和谐行动,能够推动能源民主化。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推进能源和谐行动,促使经济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陈国强 《绿叶》2013,(1):142-145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很难实现大幅度降低。为此,以能源系统改革来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清洁能源,更需考虑能源清洁问题。发展和推动各类方案与措施,避免或减少能源开发、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以"新能源,为新常态带路"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于2015年4月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应增量中2/3将来自新能源,2035年新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近年来,中国在国家政策扶持和能源结构调整双重作用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目前中国风电发电总装机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到去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600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1):53-53
结构调整将成为今年能源工作的主线。国家能源局日前在全国能源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要抓住能源供需形势相对缓和的时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1992年国家能源部撤销后,时隔17年首次举行的这次全国性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将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列在今年我国能源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9.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2):46-46
“目前,新能源的开发已经完全具备了市场化的前景。”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贾峰在演讲会上说,传统能源的价格、新能源的成本、政治家的决心、企业家的远见和消费者的意愿一直被认为是推动能源变革的五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能忽视能源问题。四川是一个能源生产与消费大省,能源问题对全省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增强能源意识,对于四川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1):14-14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到2050年前后,新能源将替代50%的传统能源。在各国对新能源的研发中,风能的势头最猛。小型风力发电机因具有成本低、噪音小、安装方便等特点,市场前景不断看好。日本开发了一种在每秒1米的风速下也能发电的小型发电机。英国研究人员不久前还开发出了一种“水下风车”,能利用潮汐发电。  相似文献   

12.
肖劲松  王静静 《绿叶》2012,(4):97-100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主题为"能源效率"的《2010年最新能源展望报告》。报告显示,能源效率是否能够有效地转变为一个国家整个能源价值链决策过程的核心因素,成为新时期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因素。多国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显示出如何利  相似文献   

13.
于宏源 《绿叶》2012,(12):37-45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日益成为未来国际能源体系的支撑。2012年以来,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清洁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这些事件的背后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威胁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清洁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本文认为,在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中,世界各国既有全球主义下的合作也有功利主义下的竞争.推动全球合作才可能实现全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姜克隽 《绿叶》2010,(12):39-44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其他能源所占比例偏小。能源局提出的"两个目标",对未来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困难重重,践行不易。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技术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开发新能源总是伴随论争与挑战,难处虽多,前景却依然为人看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清洁汽车对环境和能源利用的影响,并根据北京城市交通环境污染和能源发展现状的研究,对北京发展燃料汽车的环境和能源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7.
实现碳中和愿景需要银行投融资服务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顶峰;但时至今日,煤炭仍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7%①。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累计投资818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1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②。  相似文献   

18.
张仕友 《四川环境》1996,15(4):51-52
本文对人类最清洁的能源核聚变能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戴星翼 《绿叶》2012,(12):46-51
新能源多是清洁能源,也是安全能源。发展新能源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环境的保护、人民福祉的提高。但是发展新能源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会重蹈此次光伏产业的覆辙。未来发展新能源必须关注基础,关注核心竞争力.关注整个制造体系、应用体系的打造。  相似文献   

20.
可替代能源普及前石油恐将耗尽 美国研究人员根据10多家世界著名石油或新能源企业的资料进行推算后,认为世界石油资源有可能在全球普及可替代能源前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