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秋 《防灾博览》2015,(3):74-77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快节奏已成普遍现象.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的地铁数量已经有22个城市建成95条地铁.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每天有上百万的人在挤地铁.由此可见,地铁的安全防范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情绪与猝死     
《民防苑》2003,(5)
众所周知,情绪是人类最复杂的心理过程之一,也是人们心灵的一面镜子。情绪可以是个美好的天使,成为生活与事业进取的促进剂,但有时也会变成难以驾驭的野马,甚至成为一把杀人的利剑,引起猝死。英国女作家阿茹玛·克皮克玛就曾描写了这样一个情绪致死的故事:少女爱丽丝轻率地嫁给了一个有劣迹的名叫马尔丁的人。婚后,她偶然发现丈夫曾多次谋杀前妻。爱丽丝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12岁的张立在家玩。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家里只剩他一个人。突然门铃响了,小张立打开防盗内门看到一个穿着警服、目光锐利的人。"你是张立吧,我是你爸爸的一个同事。"来人脸上的表情很亲切。"噢,对不起,我不认识您。"张立本想打开铁栅子门让这个人进屋,隔门说话不太礼貌。但最终他没那样做。"您有什么事吗?我爸爸不在家。"  相似文献   

4.
有长寿前辈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人总共活过475年者,本人就有长寿的可能。本人脾气好。不忧愁,不易激动,心胸开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不幸,都从容不迫,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这样的人常能高寿。无烟酒嗜好。不吸烟、不酗酒,可减少身体器官的损伤,也可避免酗酒而造成意外伤亡。凡是平时有良好生活习惯者,亦能长寿。没做过大手术。活到九十岁以上的人,在高龄前很少做过外科手术,只有少数人做过小手术。说明他们没有严重的外科疾病。平时身体并不太健壮。相当多的长寿者平时身体并不很强壮,但无大病,这些人却能长寿。五种人易于长寿@福如海…  相似文献   

5.
老家真好     
家乡除了贫穷以外,什么都好。在都市里生活的时间越长,越发觉得这样。家乡位于云岭深处的大山腹地。一条小河悠悠从村前流过。这样清澈的小河自从离开了家乡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小河是从茂密的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是名副其实的山泉水,那山泉水比起当今的矿泉水来,不知要甘冽多少倍。不管天多旱,它从来没有干涸过,无论天多涝,它也从来没有浑浊过。小河中有江鱼,名贵极了。家乡人每年都能吃到一些。家乡坐落在绿  相似文献   

6.
李平 《防灾博览》2008,(1):31-31
在生活当中,冷静地面对社会生活百态,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提纯至较高品位。冷静处事,是为人的素质体现,也是情感的睿智反映。生活中有太多的逆境,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6,(3)
美国艾奥瓦大学医学部实地检测发现,目前应用的办公纸,尤其是可以作为复印的办公纸中,都含有酚醛树脂化学合成物。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当强的致变态反应性,大约10%的使用者可因此生病,这种病虽可在脱离环境后自然好转和康复,但一旦生病,皮肤发红,周身发痒、噪子嘶哑,十分痛苦。另外,当复印机在工作时,会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粉尘,经电子显微镜分析,这种复印机粉尘中含有大量的铁哇粉。长期从事复印机工作的人,会因大量铁硅粉  相似文献   

8.
纵观人类生存环境,大凡有生命的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植物则是吸纳碳酸气吐出氧气,两者相互依存。可汽车排放的尾气,既不是氧气更不是碳酸气,而是一种对人体、动植物均有污染的有害气体。记得小时学自然,有一段课文这样描述: “人不吃饭,能活几天;不喝水,也能活几天;不呼吸新鲜空气,几分钟也活不了。”这段文字结论,不知是否有过充分的论证依据,但人的衣、食、住、行,确实离不开空  相似文献   

9.
仲秋 《防灾博览》2015,(1):52-55
2015年元月一日,当大多数的上海市民从睡梦中醒来,刚刚得悉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的新闻时,很多人误以为是虚假新闻,不愿也不敢相信,因为多年来,外滩的跨年活动并未有意外,而且,生活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的人们,对上海这个经济、科技、人文都走在全国前沿的城市,满怀着信心,怎能预料踩踏伤亡这样的原始伤亡事故会在上海发生呢?但是,不幸的是,这是事实!36人死亡,47人受伤,这一噩耗给沪城的2015年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霾和伤痛。"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悲剧已然发生,逝者已逝,生者在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06,(1)
科学家应用 DNA 技术追溯人类起源,发现人类原来竟有几个“超级祖先”,他们在众多后人身上留下了各自的基因印记。科学家又通过这些“超级祖先”逐步追查,似乎找到了人类的终级祖先。努尔哈赤的祖父有150万子孙Y染色体存在于每个男性的细胞中。虽然人体内的其他染色体在进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巨变,但 Y 染色体仍然得以完整、稳定地由父亲遗传给儿子。正因为有此特性,所以 Y 染色体理所当然地成为分析追溯人类祖先血统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珍惜生命     
案头有这样一份资料,2003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万多起,死亡人数约10万余人,是5年前30万起的一倍多,比5年前死亡近7万人的幅度明显上升。平均每天有285人在车轮下丧生,相当于每天从空中摔下一架大型客机。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06,(6)
病毒是地球最古老的生命,它们以特殊的寄生方式生活在动植物和人的细胞中。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特有病毒,在正常情况下同宿主和平相处。但一旦转移到别的生物体中,核酸的变异就会使病毒带来致命的危险。国王带回来的灾难费德希是南太平洋深处的一个小岛,在蔚蓝色的干净海面上,茂  相似文献   

13.
钟梦 《防灾博览》2004,(4):43-43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人特别容易招蚊子。“蚊子爱叮什么人?”随便问问身边的人,答案真是五花八门。例如认为蚊子爱叮女性的“性别说”,认为爱叮皮肤光滑白嫩的“皮肤好坏说”;认为爱叮性激素分泌水平高者的“性感说”;还有认为爱叮血液甜者的“血型说”的流行指数颇高。就此做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4.
胡乐 《防灾博览》2005,(6):42-42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在餐桌上应该经常有大鱼大肉,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其实不然,现代社会营养好的标准.关键在于营养平衡。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特、蛋白质,则极易导致营养过剩的肥胖,特别是造成体内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5.
英国首都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大约有750 万人生活在这里,每天还有50万人要乘坐交通工具赶到这里工作。预防各种灾害对于这座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城市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英国政府应对具体灾难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灾难发生后,一般应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而不是依赖国家层面的机构。因为地方政府能够最便利  相似文献   

16.
灾荒概论     
一、灾和荒的概念灾和荒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灾,是指自然界的破坏力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也就是自然灾害;所谓荒,是指灾的延续,也就是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所带来的人们生产、生活困难。灾主要是受大自然的支配,不能完全由人的意志决定;荒虽然是灾的延续,但灾后有荒无荒、荒的大小,却受着人们战胜灾害能力大小的影响。旧社会有灾必有荒,灾荒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新中国有灾,不一定有荒,灾和荒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形成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许晖 《防灾博览》2003,(4):30-30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剖析阪神大地震,摆在日本人面前的最大教训是,直下型巨大地震的破坏力与核武器的破坏力是等同的。稍加思索,结论的得出是显而易见的,能在一瞬间死亡5000余人以上的战争,只有核战争才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例如,1945年3月10日的东京大空袭,据推测日本国民死亡10万余人,与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相比,其残酷性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东京大空袭是在两个半小时内,投下1650吨燃烧弹造成的结果。从此意义上来说,毫无疑问阪神大震灾的破坏力等同于核战争。 核战争与巨大地震有着这样的共同点:几乎都没有预告;可以直接袭击市民生活,而且所有震害防御技术,在难以想象的破坏力面前,其损失巨大仍然难以估量。 如何应变?危机管理是美国人想出来的,设置了以联邦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华丰矿1409工作面电磁辐射观测数据,应用相空间重构法计算了5次矿震前后系统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D2。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辐射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征,混沌系统的自由度在2~26之间。矿震发生前,混沌吸引子的关联维数D2先升后降,矿震过程中系统有降维现象。研究结果对认识矿震过程中煤岩体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的非线性特征和进行矿震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6,(2)
1.地球最终能养活多少人经济学家通常用粮食的多少来推测。现在世界粮食产量大约每年20亿吨,这足以满足100亿印度人的生活;但是如果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这个数字只有25亿。如果人人都成为素食者,那么地球上现有的14亿公顷耕地可以维持100亿人的生存;如果人类能利用所有陆地和海洋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地球能支撑170亿人口。2.人失去的器官可以再生吗自然界的许多生物均具有组织器官再生的能力,人类也存在这种潜能,如血液的不断更新,肝脏切除后的再生、皮肤损伤后的  相似文献   

20.
《民防苑》2005,(6)
“时差反应”,是指人在乘坐高速飞行器在极短时间跨越数个“时区”后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反应。时差反应的大小因人而异。扰统计,在迅速跨越四个时区以上的人员中,约有30%的人无任何不适,40%的人虽有不适,但数日内即可适应,其余30%的人则困难较大。时差反应的表现主要为睡眠、饮食障碍,全身乏力、疲劳,注意力和思考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等。40岁以上的人睡眠障碍尤为明显。时差反应的产生,主要是突然的时间改变,使体内固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