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资讯     
《安全与健康》2012,(6):15-18
漳州: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3月1日启动笔者从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漳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使用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试行二年。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后,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机动车肇事逃逸的,救助基金将会垫付"救命钱"。  相似文献   

2.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发布并实施该《办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履行国家对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救助职能的重要举措,对于确保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的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日,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2010年1月1日实施。制定发布并实施该《办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履行国家对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救助职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近来,财政部在征求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保监会、卫生部、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及各省意见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征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由总则、救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罚则、附则六章组成的《征求意见稿》,对救助基金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提取比例、垫付范围、抢救费时间限定、救助基金不足垫付、救助基金管理等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属性、资金来源渠道、补偿方式、管理体制等重要原则的界定依然含混不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日,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2010年1月1日实施。制定发布并实施该《办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履行国家对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救助职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江苏劳动保护》2009,(12):24-24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基金的来源包括: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地方政府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给予的财政补助: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  相似文献   

7.
为健全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社会特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力度,提高特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水平,江苏省苏州市对原有的社会保险、卫生,民政、总工会、残疾人联合会等方面的医疗救助资源进行了整合,于新年之初制定出台了《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明确了城乡救助对象、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救助办法,该办法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安全与健康》2004,(22):51-51
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累计受理道路交通事故384381起,造成77664人死亡,347351人受伤。但在这些事故中,一些受害者由于肇事者逃逸或无力赔偿,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人们不禁要问:在肇事司机、实际车主、名义车主均无钱赔付的情况下,受害者能得到怎样的有效赔偿?自然而然的,人们开始寻找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9.
公仁 《安全与健康》2004,(11X):51-51
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累计受理道路交通事故384381起,造成77664人死亡,347351人受伤。但在这些事故中,一些受害者由于肇事者逃逸或无力赔偿,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人们不禁要问。在肇事司机,实际车主,名主车主均无钱赔付的情况下,受害者能得到怎样的有效赔偿?自然而然的,人们开始寻找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抢险救援救助工作的广泛开展,抗灾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增强了安全感,减少了损失,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不久,公安部首次明确了公安消防部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的六大范围,它们是:参与处置各种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参加洪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参加空难、重大交通事故的抢险救援;参加建筑物倒塌的抢险救人;参加恐怖袭击和破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在有关单位和群众遇险求助时的救援、救助工作等。2001年4月成立了中国紧急救援队,为保证抢险、救援、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2月24日…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化解率,减少事故对当事人造成的心理伤害。近日,漳州市云霄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在道路交通事故多元调处中心设立心理咨询、慰抚工作室,聘请多位心理学老师担任心理医生,为前来进行事故处理的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心理医生通过对心里有症结的当事人,进行耐心劝解疏导,缓和气氛,打开他们的心结,为事故处理创造有利于调解的各方心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对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的交通事故社会公共机构服务损失费用构成;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公共机构服务损失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主要从警方服务、清障服务、管理部门服务和法律诉讼服务4个方面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服务损失进行了深层次理论分析与评价;构建了相应的评价计量模型;提出了我国评价交通事故社会服务损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对科学、全面、合理地评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控制和预防,从95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取相关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构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原因间的关系网络。通过社会网络相关指标,找到导致事故的关键原因,以及哪些原因组合导致事故的能力最强,得到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原因特征。建立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风险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以及彼此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全》2010,31(10):52-5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急剧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年超过1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等于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20多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5000万人受伤,其中不少人留下终身残疾。道路交通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和无数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16.
与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该《条例》出台指日可待。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道交法首次提出,在我国建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强制三者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但时隔近2年这一配套制度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7.
运用直升机实施海上救助,具有出动快速、机动性强、受天气海况影响小、视野开阔搜寻范围大、救助成功率高等特点,是海上人命救助最高效的手段之一。2003年2月我国从美国引进两架S-76C+型海上专业救助直升机,正式执行海上搜寻救助任务,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的专业救助飞行队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都在想尽办法降低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9.
紧急救助员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补充,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社会基石,提高这些兼职应急人员的基本应急能力和素质,对紧急救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根据国家标准中要求的紧急救助员的职责,详细介绍了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心理、身体、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概括了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基本应急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紧急救助员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四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一类强制责任保险,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所有应当投保的机动车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保险,而不是当事人自愿购买的保险。它是对保险领域内契约自由的一种约束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