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宁  吴仁铭 《环境化学》1994,13(5):453-459
本文对兰州市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理化特性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是当地降水中SO4^2-,Ca^2+,Cl^-等主要离子的来源。在13种被测的水溶物中,SO4^2-和Ca^2+离子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总离子的31.4%和27.8%,年均浓度值为10.72μg/m^3和3.96μg/m^3。同时大气颗粒物中水溶物浓度与SO2,TSP等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也  相似文献   

2.
磷和硫对空心菜吸收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婕  刘更另 《环境化学》1996,15(4):374-379
本文通过水培空心菜中砷与磷以及砷与硫配比试验,研究了PO^3-4和AsO^3-4以及SO^2-4和AsO3^3-4共存对空心菜生长及砷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5mg.l^-1PO^3-4或SO^2-4时,AsO^3-4显著降低空心菜产量,PO^3-4和SO^2-4含量提高到30-100mg.l^-1时,空心菜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气气溶胶无机组成的FTIR测定及与离子色谱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咏梅  王美蓉 《环境化学》1997,16(5):456-462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固体制样方式,对北京市中关村地区的气溶胶样品中的无机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气溶胶样品中的SO4^2-,NH4^+和NO3^-进行了定量测定,为检验FTIR测定法的可靠性,将FTIR法与离子色谱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SO4^2-和NH4^的FTIR测定结果与离子色谱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阴离子态养分从第四纪红壤中的淋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开云  王玉芹 《环境化学》1996,15(5):420-426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第四纪红壤进行淋洗试验,旨在研究第四纪红壤中阴离子态养分的含量及其淋失特征。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壤中各种可溶发生 阴离子态养分含量除NO^-3和Cl^-外,其它都是很低的,6种阴离子在第四纪红壤中的淋失强弱顺序是:Cl^-〉NO^-3〉H2BO^-3〉SO^2-4〉mOo^2-4?〉h2po^-4,而土壤对它们的固定或吸附能力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柠檬酸发酵液中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锋  刘克纳 《环境化学》1995,14(5):466-470
本文建立了以NaOH为淋洗液,甲醇为有机改进剂,阴离子交换分离,化学抑制型电导检测,快速测定柠檬酸发酵液中有机酸和SO^2-4,PL^3-4的离子色谱新方法,方法简单,灵敏,用于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负载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上的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Pt/SO^2-4/ZrO2,Pt/WO3/ZrO2负载于大比表面Al2O3固体强酸催化剂,进行异丁烷和丁烯的烷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雨水中S(Ⅳ)的离子色谱分析及其保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栗欣  郭花捷 《环境化学》1996,15(1):76-81
本文研究了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雨水中S(Ⅳ)的色谱条件和含S(Ⅳ)样品的保存方法,采用HPIC_ASA分离柱、用2mmol.l^-1Na2CO3/3mmol.l^01NaOH溶液作淋洗液、0.0125mol.l^-1H2SO4为再生液、电导检测的方法,具有无干扰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而且在S(Ⅵ)的浓度秋-28μg.ml^-1范围内,其浓度与响应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5以上  相似文献   

8.
烟气中N2O生成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兰  彭美生 《环境化学》1998,17(6):542-546
采用静态法 模拟道气中对N2O生成有影响的组分NO,SO2和H2O,以及温度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O,SO2和H2O浓度的增加反反应时间的加长,N2O的生态量增加,反应温升高,N2O的生成速率下降。将实验数据用尝试法和微分法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果在N2O的生成反中对NO,SO2和H2O均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0*10^-5,8.9*10^-6,8.8*10^-8m^3.m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沿海地区海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小红  崔平 《环境化学》1998,17(4):320-325
本文着重研究福建省沿海地区盐和大气污染物反应的致酸作用,从源排放估算、致酸前体物观测、大气气溶胶组成分析、降水离子特征分析四个层次进行讨论,结果表明HCl人为排放源仅占SO2,NOs的4%;大气中活性氯;HCl最大浓度为4.23μg/m^-3,Cl2最大浓度为3.97μg.m^-3,气溶胶中Cl^-/Na^+比和降水中Cl/Na^+比背离,降水中过量氯与H浓度呈现正相关,过量氯对H浓度最大贡献达3  相似文献   

10.
PACS的结构特征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宝玉  于慧 《环境化学》1994,13(2):113-118
制备了碱化度及Al^3+/SO^2-4摩尔比不同的系列PACS,分别进行常压(干燥温度105℃)及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098MPa、干燥温度65℃)制备固体产品。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谱研究了碱化度、Al^3+/SO^2-4摩尔比、干燥温度对PACS的结构影响,比较了干燥温度不同对PACS固体样品的溶解度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借助于显微电泳测定技术研究不同碱化度及不同Al^3+/SO^2-4摩尔  相似文献   

11.
污染源解析是城市大气环境精准防治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典型工业城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和污染源解析,本研究在济南市域内采集了35个大气降尘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解析降尘中重金属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降尘中Mn、Fe、Co、Ni、Cu、Zn、As和Pb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01.4、29884.6、8.2、24.8、44.3、153.9、12.5、40.1 mg·kg-1,其中Zn、Cu和Pb的地累积指数(Geoaccumulation Index,Igeo)分别为1.17、1.06和1.01,属于中度污染;钢铁冶炼较为发达的钢城区降尘中Mn、Fe、Co、Cu和As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县,其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172.4、73577.3、17.0、139.7、32.3 mg·kg-1,而Zn和Pb在历下区、槐荫区等人口密集区域最高浓度可达351.5 mg·kg-1和114.0 mg·kg-1;PMF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降尘重金属主要存在4个贡献源,分别为土壤源、工业源、交通源和混合源,贡献率分别为46.8%、26.6%、15.2%和11.4%。其中,重金属Co、Cu、Fe主要来自土壤源,Mn主要来自于土壤源和工业源的贡献,Ni主要来自于土壤源和混合源,交通源对降尘中Pb和Zn的贡献率较高,As则主要来自于工业源。本研究结果可为济南市大气环境精准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种盐分离子作用下苋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不同淋洗脱盐阶段滩涂土壤孔隙水中盐分和重金属含量,通过苋菜水培试验,研究多种盐分离子(SO42-、Cl-、NO3-、CO32-、Na+、Ca2+、K+和Mg2+等)的共同作用下,苋菜对Zn、Cu、Ni、Cr、Pb和Cd 6种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和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不同盐分离子浓度影响下,苋菜茎叶中Cd的累积增幅为69.2%~146.2%,而茎叶中其他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苋菜根系中Cd、Pb、Cr、Ni和Cu含量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87.8%、197.7%、305.7%、228.1%和58.2%,但根系中Zn含量未受到显著影响。在相对较高的盐分离子浓度(〉1 312.4 mg.L-1)范围内,不同盐分离子浓度处理间苋菜茎叶和根系中6种重金属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盐分处理显著降低了苋菜对Pb、Cr、Ni和Cu的转移系数,但未显著影响苋菜对Cd和Zn的转移系数。  相似文献   

13.
淮南市城区地表灰尘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地表灰尘中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为研究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重金属的含量和潜在生态危害水平,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市的地表灰尘为研究对象,采集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文教区、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等6种功能用地共40个点位的地表灰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DMA-80直接测汞仪测定Zn、Pb、Cu、Cr、Cd、Ni、Co、V、Hg的含量,分析其在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中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可能的来源;并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在不同功能区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淮南市地表灰尘中 Zn、Pb、Cu、Cr、Cd、Ni、Co、V、Hg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202.59、74.63、62.74、110.69、0.57、35.82、12.18、50.95和0.105 mg·kg-1,其中Zn、Pb、Cu、Cr、Cd、Ni、Hg的平均含量分别是淮南市土壤背景值的3.47、3.17、2.04、1.21、9.50、1.12、2.56倍,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2.73、2.87、2.78、1.81、5.88、1.33、1.62倍。2)9种重金属中,Zn和V的含量在不同功能区分布相对均匀,其他重金属在不同功能区含量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不同功能区中,Zn、Pb、Cu、Ni、Co、V、Hg的平均含量在工业区最高,Cr 和 Cd 的平均含量在交通区最高。4)不同重金属的相关性表明,Zn、Pb、Cu、Cd、Ni 等5种元素有同一来源,Co 和 V 有同一来源。5)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为 Cd〉Hg〉〉Pb〉Cu〉Ni〉Co〉Zn〉Cr〉V。不同功能区9种重金属复合生态危害均处于强生态危害水平(300≤RI〈600),其中工业区和交通区潜在生态危害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以东莞市5个镇区为研究对象,采集电镀企业周边大气样品,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包括As、Co、Cd、Cr、Cu、Mn、Ni、Pb、Sb、V、Zn和Hg)的含量分布,使用富集因子(enrich factor)、地累积指数(index of geoaccumulation)、Hakanson法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的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PM_(2.5)、PM_(10)、总悬浮颗粒物(TSP)中重金属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M_(2.5)、PM_(10)和TSP中As、Cd和Cr平均浓度皆超标。Cr、Ni和V元素在3种颗粒物中非富集,主要为自然源;As、Co、Cu、Pb和Zn,可能来源于自然源和叠加的工业污染。Cd、Hg和Sb浓度受人为污染影响严重。Cd、Sb、Cu、Zn、Pb为生物可利用元素(K>0.6),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高且易于被生物体和人体吸收。Mn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值较其他重金属要高1~4个数量级,且儿童的非致癌暴露风险值HQ均高于成人的。3种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通过呼吸吸入途径产生的非致癌风险HI值均高于人体可接受的上限1.0,其主要贡献来源于Mn的影响,研究区非致癌风险较为严重。除PM_(10)中Co元素和TSP中Co、Cr的成人致癌风险CR值大于10-4之外,其余大部分重金属元素通过呼吸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CR值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此外,3种颗粒物中的成人的致癌暴露风险值CRT均高于儿童的CRT值,并且除了PM_(2.5)中儿童的重金属致癌暴露风险CRT值(4.70E-05)低于人体可接受范围的上限(10-4),其余CRT值均高于10-4,致癌风险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形态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宝鸡城市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街尘、土壤及河流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街尘中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Z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Mn、Fe、Co、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内某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从广东省深圳市内某河采集9个(0—5cm)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Cu,Cd,Cr,Pb,Zn,Ni,As和Hg的含量和前6种元素的形态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和Zn的含量普遍较高,为5.27—1865mg.kg-1和198.4—1275mg.kg-1,其次是Cr,Ni和Pb,为54.39—908.7mg.kg-1、31.3—445.5mg.kg-1和11.63—814.9mg.kg-1,As,Cd和Hg的含量较少;Cd的残余晶格态、Cr的铁/锰氧化态和残余晶格态、Cu的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晶格态,以及Ni,Pb和Zn的铁/锰氧化态为各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沉积物中Cd和Cu的潜在生态风险普遍较大,9个样品中6个达到Cd极强生态危害,4个达到Cu很强生态危害,有5个样品的重金属混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达到极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7.
公路路面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州地区市内,城乡结合部和郊区的3条不同的公路路面雨水径流的降雨、径流流量同步监测以及径流瞬时样品中Cu、Zn、Pb、Cd、Ni和Cr 6种重金属的测试表明,在路面重金属被雨水径流的冲洗过程中,基于浓度的初期冲洗现象明显,即在径流发生的初始阶段浓度最高,随着降雨和径流过程的进行,重金属浓度持续降低,在径流流量峰值部分,重金属的浓度达到最低值,随后随着流量的减小略有上升;路面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彼此相关性强且都与径流中悬浮固体存在明显相关,绝大部分的重金属都以悬浮固体吸附或直接的颗粒态形式存在;公路路面雨水径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公路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市内道路的重金属次径流平均浓度最高,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公路路面径流的次径流平均浓度相差不大,Pb是路面径流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土壤微生物生化作用与重金属化学形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春市土壤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固氮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和土壤基础呼吸)与重金属(Pb、Cd、Cu、Zn和Ni)化学形态的关系。通过科学采样和实验室测试分析了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和化学形态与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并使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多种数据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因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别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各种化学形态对土壤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氨化作用与交换态Cd、Zn和N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固氮作用与土壤重金属各化学形态相关性均不显著;呼吸作用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d和交换态Cu呈显著正相关;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与交换态P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土壤理化性质等相关变量受控时,重金属化学形态对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的影响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与无控制变量相比,在控制变量作用下,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受交换态Pd影响上升了0.0314,表现为交换态Pd抑制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呼吸作用与交换态Pd的相关系数在无控制因素情况下为-0.1425,在有控制因素情况下为-0.3230,表明交换态Pd促进呼吸作用强度。而有机结合态Ni表现为抑制固氮作用。因此可利用交换态Pd与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相互关系,有机结合态Ni与固氮作用的相互关系等相结合来评价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文章为评价长春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微生物学指标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取南通市不同功能区表土、地面灰为对象,测试重金属元素Pb、Zn、Cu、Ni、Cr含量,并评价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表土、地面灰中Pb、Zn、Cu含量较高,污染较为严重,Ni、Cr含量较低,污染较轻.重金属污染顺序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文教区〉住宅区.表土与地面灰重金属物质来源相似,一部分主要来自地壳物质,一部分受人为污染干扰.地面灰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潜在风险程度均高于表土,且崇川区工业区、商业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高,其余地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低.该项研究可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粤北星子河12种水生生物样品中Cd、Cr、Cu、Pb、Ni和Zn等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金属的含量水平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CdNiPbCrCuZn;鱼类富集重金属明显低于贝类。在贝类样品中,Cr、Pb和Zn的含量均出现超标现象。鱼类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低于1,属于微污染;而田螺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属于轻度污染水平。不同鱼类中重金属的复合健康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且每周评估摄入量(EDI)均远低于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居民通过鱼类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低;田螺中重金属对人的复合健康危害系数大于1,长期食用田螺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风险较高的重金属元素为Cr、Pb和Z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