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荒时代     
安禾生 《环境》2005,(9):66
煤荒去了,电荒又来了。在电荒还未消失的时候,油荒又紧跟着步伐赶上来了。一出未完,另一出又接着上,变戏法似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丁戊奇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戊奇荒"是近代中国一场惨绝人寰的特大灾荒。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丁戊奇荒"进行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当前对"丁戊奇荒"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在研究内容、研究区域、资料挖掘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焦炭的生产过程中,煤被焦炉中的隔离空气加热和蒸馏,产生焦炭并产生大量废气,这部分废气即荒煤气。650℃~800℃荒煤气蕴含大量的余热资源。本文介绍了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以及两种上升管换热装置。将荒煤气的显热利用起来用于生产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等,既实现了节能减排,又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不仅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的节能政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上升管螺旋盘管式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并对其传热规律进行分析,得出该装置的传热系数约为34W/(m~2·K),为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齐增恒 《环境》2007,(4):38-41
节水,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重大命题. 继油荒、电荒、煤荒之后,水荒成为最近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滇池流域荒台地植被恢复工程控制面源污染生态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标准径流小区技术研究了滇池流域荒台地植被恢复工程对水土及氮磷面源污染物控制效应,用枝叶吸附水量和土壤入渗特征指标评价了恢复的植被树冠截留和径流控制能力,分析了植物枝叶形态特征差异与树冠截留,人工植被恢复与径流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圣诞树、旱冬瓜和香根草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树冠截留能力强、土壤水库容量大的人工植被系统将导致地表径流、土壤侵蚀、氮磷流失显著减少.叶子小、无角质化、表面粗糙、有表皮毛、含水量低、生物量高,枝表面呈中等粗糙、不分泌脂类物质的植物,具有较高的鲜重吸附水率,能增加人工植被树冠截留.整地过程、植物根系生长和林隙灌草丛的自然恢复改善了荒台地土壤入渗性能,减少了地表径流,最终减轻了面源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7.
近期市场不断发出警告,“电荒”可能再度大面积来袭。3月份,浙江出现了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当地紧急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鼓励企业错避高峰用电以及对非连续性生产企业限电,  相似文献   

8.
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遍及全国多个省份,关中地区也在受灾之列,赤地千里,饿殍盈野,人相食。正逢多事之秋的清政府无力应对,只是敷衍了事,把赈灾重任交给了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的多方筹措、当地及江南士绅的慷慨帮助下,灾民才得以渡过难关。本文重点论述了地方政府及士绅在赈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说明清末封建社会对灾害是如何应对的。  相似文献   

9.
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俊文  郑西来  李玲玲  孙娟 《环境科学》2006,27(10):2019-2023
在对滨海沙滩(胶州湾)沙土-水系统石油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沙滩进行取样,系统测定不同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分析了含沙量、粒径、温度、pH和盐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土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对数型和直线型理想吸附,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10h;沙土对海水中可溶性油的吸附量随含沙量增大、温度升高、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盐度增加、沙土粒度变细其吸附量越大.另外,通过试验还发现,当水相中可溶性油低于一定浓度时,不但不产生吸附,反而使沙土中的残留油分解吸出来.  相似文献   

10.
生态工业园是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在园区内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文章通过对大庆市石油、石油化工产业链现状分析及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分析,说明大庆红岗具有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园区所在区域内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石油开采、石油化工、轻烃加工和化工建材产业(品)代谢连及废油、废水回注等废物代谢链的生态工业雏形,为创建大庆红岗生态工业(石化)示范园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氨荒酸膦酸树脂过滤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过滤器分离与富集地面水、海水中Cu、Pb、Zn、Cd多元素的适用条件。实际样品中的Cu、Pb、Zn、Cd等重金属离子经过过滤器过滤,被吸附在树脂滤层中,用少量酸洗脱,以AAS测试,结果稳定、准确度高。此过滤器在痕量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和事故的不断发生,废物以及油的沉积物而造成地方和海岸的油污染不断增加。目前,全球的该项污染量大约已经达到五千万立方米至六千万立方米。 西德的一家企业采用一种新方法,把油渣、润滑油残液、被油污染的土、(石油)酸性油渣、褐煤焦油、炼焦厂废水中的沉积物以及乳状液淤渣等变成一种完全无害的褐色粉状土。 试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比费用昂贵的堆积和燃烧处理明显便宜(可由每立方米150马克至600马克降到每立方米80马克至150马克),而且还可以彻底清除废物,防止其它堆积物的  相似文献   

13.
涂成龙  刘丛强  武永锋 《环境科学》2007,28(9):1912-1917
在贵州喀斯特区域一块典型的退耕弃荒洼地中央和周边坡面采集了4个土壤剖面,研究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δ13Corg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坡面不同土壤层次SOC的变化范围为6.0~92.3 mg·kg-1,并沿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迅速降低,变化幅度远远大于洼地土壤剖面(6.3~26.7 mg·kg-1).坡面土壤δ13Corg 介于-25.103‰和-23.666‰之间,但各剖面土层内部δ13Corg变化趋势不一致.洼地土壤δ13Corg 介于-23.495‰和- 20.809‰之间,并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δ13Corg逐渐增加.洼地土壤剖面层次内C4-C占SOC的比例随土壤层次的加深逐渐增加,与林-农生态系统转变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反;土壤δ13Corg与C3-C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2=0.7806,n=7),对δ13Corg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是退耕弃荒后新加入的C3-C.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海上石油泄漏事件频发,不仅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风险.因此,如何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治理海洋石油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设计、制备了一种高效油水分离材料,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模板,负载纳米Fe3O4粒子,经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改性,最终获得疏水亲油的PDMS/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RGA);并利用多种现代表征方法测试材料的表面官能团、疏水性、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特征,利用吸油测试及重复试验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①改性后GO含氧官能团数量下降,水、油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RGA的亲水角为133.36°,亲油角为44.44°,具有较高疏水亲油性.②RGA的热稳定性较强,孔隙结构发达,油可填充在气凝胶微纳米结构形成的空隙中.③RGA质量轻,机械强度强,吸油量最多可达自重的18倍,对不同油水混合物均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研究显示,RGA具有质量轻、易回收、疏水亲油性良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具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杨强 《环境保护》2001,(1):41-43
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的特点及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优势和前景。重点介绍了微波技术处理放射性废物,富油淤泥以及处理废电路板回收贵金属、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制取环保用材料的最新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给山西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晋省平阳府尤重。基于平阳府碑刻和地方志材料,对当时的灾荒情况和赈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旱灾灾情时间长、受灾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诸如抢劫、食人肉、粮贵物贱、狼鼠灾害等社会问题。在此期间救灾措施是多样的,分为官方救济和民间义赈两部分。朝廷、地方官员开展赈灾工作,各个县开展自救活动。造成此次旱灾的主要原因是战乱频繁、粮食储备不足,清政府救灾措施存在弊端等。同时也警示着人们要勤俭节约、储备粮食,政府应整顿吏治。  相似文献   

17.
浅议环境风险评价--以焦化行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工业恶性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了大量人群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而且还引起了环境纠纷.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焦化行业是以煤为原料,在高温、干馏炼焦的同时会产生荒煤气发散,苯并芘是焦化项目的特征污染物,荒煤气放散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以焦化项目为例阐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物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造纸厂内废水处理池中采取活性污泥,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生物油的菌株EL5.对该菌株在土壤中对生物油降解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基于CO2生成量的生物降解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生物油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①通过富集培养方法分离得到菌株EL5,根据形态特征以及生理化特性分析,将EL5鉴定为杂色曲霉菌(Aspergill versicoir).②菌株EL5对5种常见抗生素敏感.③菌株EL5在降解生物油的过程中,生物降解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选择30 ℃为适宜降解温度.pH为中性条件下对生物油的降解较为有利.随着w(生物油)的增加生物降解率有一定的下降,但相同条件下,加菌后30 ℃下10 d对w(生物油)为1 200 mg/kg的土壤的生物降解率达40%,而未加菌的生物降解率只有6%.④菌株EL5还可以以苯、对氯苯酚、甲苯和二甲苯等芳香类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9.
跑油事故是油库高发事故,它不仅造成油料的损失,污染环境,还易引起人员中毒和油料火灾爆炸等事故.阐述了油库跑油事故的危害与成因,提出了防止跑油事故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DX新型高效天然吸油材对海上溢油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海洋的石油污染已充分引起公众的重视。在对海上溢油的危害及其主要处理技术的简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DX新型高效天然吸油材料研制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DX新型高效天然吸油性能较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反复使用;而且DX型高效天然吸油材的后处理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