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研究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 ,分析该带近期的地震形势 ,并预测闽粤交界及其沿海地区为该带未来 1~ 3年内可能发生 5~ 6级或 6级左右地震的重点危险区  相似文献   

2.
40年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地处燕山、太行山隆起带和华北平原沉降带,境内大小断裂带纵横交错,地震活动频繁,是全国强震多发省份之一。自有地震史料记载以来,河北省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次,7—7.9级地震4次,6—6.9级地震26次,5—5.9级地震上百次。1966年3月邢台地区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安徽地区地震活动周期表将公元288 年以来M≥4 .0 地震活动划分为与华北二至七周期相对应的六个地震周期,每周期分为与华北相似的初震段、前震段、主震段和余震段四个地震段。安徽地震周期超前于华北地震周期,每周期4 级以上地震从皖渐交界一带的皖东南地区开始活动,各阶段最大地震震中由南向北迁移。第七周期4 级以上地震活动至1979 年固镇5 级地震已结束,未来将进入第八周期初震段。近几年皖东南地区的广德县或旌德县可能发生4-3 级左右地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新编 M_3>4(3/4)级历史地震目录及1970年以来 M_L>4.0级地震目录,对渤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图象及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等值线显示该区地震主要受北西向天津—蓬莱断裂带和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及其分支断裂的控制,而北西带的活动性更强烈;1970年以来4级以上地震在空间上沿活动构造带定向迁移与丛集,而以活动构造为基础划定的统计单元内4级以上地震随时间呈线性、指数或幂函数增长三种类型;海城和唐山大震发生于4级以上地震局部集中且呈指数增长过程中。结合地质构造及岩石破裂实验,讨论了上述地震现象的构造物理涵义及地震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的分析,论述了山东沿黄河带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应变能积累释放特征、地震震中迁移规律及其震级—频度关系。并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山东沿黄河带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地震活动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震害重。全省14个市、州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或遭受过邻区地震的波及破坏。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先后发生了1990年天祝一景泰6.2级等14次4.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除2002年玉门5.9级地震外,其余全都发生在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地处华北地震区,郯庐、聊考两大活动构造带纵贯山东中部和西部.燕山—渤海活动构造带和南黄海活动构造带展布于山东半岛两侧海域,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历史记载以来,山东内陆及近海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7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7次,8.5级地震1次;在20世纪,山东内陆及近海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5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中下游 南黄海地震带地震活跃期、幕划分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对江苏及其邻区今后几年的地震大形势及重点危险区进行了判定。分析认为,长南带从1971年以来进入第二活跃期的第3幕,该幕地震活动将持续到2010年前后,最高活动水平为6.5级左右。今后几年江苏东部至南黄海海域发生5~6级或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及邻区地震频次自仿射分形H值的变化特点作了研究,并对1970年以来发生在该地区的5级以上地震作了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及邻区地震频次的H值在0.59~0.99之间,地震活动具有确定和随机的双重属性,同时表明地震活动具有正继承性;对江苏及邻区的震例及其预报效能评价的研究表明,地震频次H值下降的异常现象与江苏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回溯性预测检验得到的R值为0.365。因而地震频次H值在该地区的地震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用来探求未来中强地震可能发生的危险时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安徽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呈同步活跃关系。本文对安徽的地震活动周期进行了划分 ,并用综合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安徽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研究 ,结果表明 :安徽目前正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震活动期 ,该活动期约在 2 0 0 6年前后结束 ,估计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为 5级左右 ,可能主要是 4~ 5级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1.
系统研究了江苏及邻区1970年以来较有影响的9次中强震前地震空区、中小地震条带分布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变化特征,认为江苏及邻区地震前出现地震条带、地震空区等异常现象较普遍。在本地区研究条带异常所选取的震级下限为ML30为宜,在黄海地区研究地震空区震级下限取为ML30,而陆地地震空区可取ML20为震级下限。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两种描述地震活动平静的特征参数Wq 和σH 对华东地区 1972年以来ML≥ 2 .3地震进行时空扫描。结果表明 :Wq 在华东地区大多数M >5地震之前均出现 1年左右或稍长时间的平静异常 ,震中一般在平静异常区的边缘或内部。对Wq 空间异常区σH 的时间扫描在某些地区也能够较好地显示1年左右的平静异常。这可能说明了地震活动平静也是中强地震的一种中短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3.
吴佳翼等研究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 ,提出日本地震活动的 3个区 :日本海沟地震活动区(A区 )、日本海西部的深源地震区 (B区 )和日本浅源地震区 (C区 )如果相继发生地震活动 ,则中国华北地区 (D区 )将发生 6级以上响应地震。作者用 1 979年以来江苏及其黄海的 3个 6级震例 ,说明D区应扩大到江苏及其附近地区 ,并对历史地震进行检验。如果把D区改为大华北东部范围 ,在地球自转减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华北东部 35°N~ 39°N地区 ;在地球自转加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 φN≤ 35°或 φN>39°的地区。江苏及南黄海 6级响应地震发生的时间 ,可以用东北深震区与黄海地震带的相关性来估计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东省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鲁南地区1991~1995年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加卸载响应比。研究发现苍山5.2级地震前,该地区的波速比时空变化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异常;地震活动出现3、4级地震集中;应变能释放速率加速、转平;加卸载响应比在震中及邻近区域出现高值等明显异常,并分析了某些异常的发展及转化过程,提出了某些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 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 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L≥3.0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 苍山 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 尼山断裂的ML≥3.0地震都发生在52级地震震中附近,说明在苍山 尼山断裂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区西侧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蓄。苍山52级地震前最后发生的两个ML≥2.0地震与苍山52级地震震中形成沿地震断层的临震小震活动条带。  相似文献   

16.
以大华北地区 (2 9°~ 4 2°N ,10 9°~ 12 4°E) 1970年以来发生的 11次ML6 0以上地震为研究对象 ,从地震的空间分布入手 ,来研究强震的发生位置与活动断裂带的关系。结果表明 :(1)强震往往发生在地震带发生明显拐折或相互交汇的部位。 (2 )断裂带对于强震的位置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3)强震前 1~ 5年内主震所在地震带上b值普遍有高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华北地震区第三、第四活动期强震(M≥6 3/4)的时序演进和震场迁移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两个活动期的强震之间存在着时序对应关系。并由此出发对华北地震区第八幕最大地震的发生时间及地震活动区域作了推测。文章同时对甘肃、宁夏地震区的强震也作了时序对比,认为华北地震区在第八幕后将有较长时间的平静,强震活动将转移到西部的甘肃、宁夏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与地壳屈曲有关的相关问题,它将依据地壳屈曲的结果,用找最不稳定位置的方法,说明地震活动呈条带、网络分布的可能原因,同时对相关地震的跨越分布和强震前兆灵敏点的不连续分布也作了力学解释。值得提出的是,从地壳屈曲导出的失稳优势方向分布与呈网络图象分布的唐山、海城、渤海等强震的发震构造其走向是一致的。这就部分地回答了,为什么在一不大的区域中,唐山—邢台一线上的强震发震构造为北东向,而海城—渤海一线上强震发震构造为北西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电阻率的各向异性方法研究了海安台地电阻率变化 ,发现海安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与其2 50km范围内的M 6 0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另外 ,对今后海安台附近的地震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认识到地震的震时效应与地震大小——烈度与震级的相似关系确是肯定的。反之,分析了两次地震前具有震兆意义的地震活动图象:震前的空区、广义前震与震群,注意到现象的重现性是很好的(即两次地震前均出现相同的现象),但与震级大小的相应关系并不存在。作者认为后者可能只是一种构造活动的反映而未必与震源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