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5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放射源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放射源在我国工业、农业、医疗、科研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全国现有放射源用户上万家,放射源约5  相似文献   

2.
1无处不在的核辐射我们生存的环境到处存在着核辐射,无论你在哪里:城市、农村、山野、江河湖海中,甚至你乘飞机或在宇宙飞船中,你都脱逃不了核辐射;你接触的亲朋好友、你吃的蔬菜水果、粮食以及你自身  相似文献   

3.
张秀莲 《安防科技》2004,(10):22-23
为加强我市放射源的安全管理,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02年7月市卫生局、市公安局联合发文,由市卫生、市公安、市卫生防疫机构与各区县公安局治安科组成检查组,对全市放射源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5日,某厂1260m^3高炉炉顶气密箱着火.喷出的火焰将炉顶电气设备全部烧坏.休风38小时45分。复风后.上料收不到讯号.经检查发现盛装放射性同位素的铅罐部分熔化.放射源产生位移一米处强度达7000毫居里。由于放射源在抢修平台上部的平台上放射源失去屏蔽后.检修平台已成为一个辐射监测区,上百人参加了这次事故的抢修在检测区滞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介绍了新疆放射源的应用、废放射源的收贮和安全管理状况,并对放射源的危害、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提高放射源安全监管水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10月底,新疆申报拥有放射源的单位151家,涉及放射源1701枚;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用源主要行业和部门是石油化工、地质、电力、建材、科研院所和医疗等;核素种类有25种之多,主要Cs-137、Co-60、Am-241、Ra-226等.截至2005年5月底,已收贮61个单位的614枚放射源,至少还有数百枚(含失控源),废源中Co-60和Cs-137最多,241Am-Be中子源、Ra-226、Am-241也有一定数量.在国家改变放射源安全监管体制的情况下,应积极理顺安全监管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提高监管水平,努力做好安全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使用放射源的用户有上万家,使用的各类放射源有5万个.由于一些单位对放射源管理不善,以致不断发生放射源丢失和被盗事件,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7.
在对含未知活度放射源的辐照装置退役时,首先应对辐照装置及周围辐射环境进行现状监测,获取整个辐照装置内的污染源分布情况;再通过实验对未知活度的放射源进行测算,并据此设计放射源贮存容器,最终成功地实施对未知活度放射源的退役。同时本文还对整个退役过程中工作人员收受的外照射有效剂量进行了估算。实践结果表明,对辐照装置及周围环境现状监测可信,放射源活度的计算及放射源屏蔽容器的设计合理,未知活度的放射源退役安全实施,整个退役过程在可控范围内,对公众和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也未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油田放射源管理动态,分析石油企业放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放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在油田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石油工业第二次创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更新了应对核辐射和紧急情况建议储备的药物清单,以及对其进行适当管理的政策建议。世卫组织表示,这是自2007年以来该组织首次更新该清单。各国政府必须做好准备,保护人民的健康,并立即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其中包括随时准备救生药物,以降低风险并治疗核辐射造成的伤害。核辐射会导致哪些健康损害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相似文献   

10.
谭西顺 《劳动保护》2010,(4):102-103
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曾在中国风靡一时。剧中主人公幸子受到大剂量钴-60放射性伤害后,患白血病不治身亡的悲剧情景,给亿万观众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核辐射阴影。幸子的遭遇并非编剧凭空的杜撰,因核辐射酿成的悲剧并不少见。核辐射(包括α、β、γ和X射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若对某些辐射较强的物质缺乏了解,不加提防,便有可能导致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