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在鞍山城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分析了鞍山市区岩溶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盖层结构、盖层厚度、含砾石粘土厚度、构造影响距、构造组合、灰岩富水情况、降落漏斗影响距、地下水径流强度、基岩类型、岩溶填充率、线岩溶率、居民点分布和人口密度“作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指标;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过程,得到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评价手段对鞍山市岩溶塌陷危险性进行了区划。通过与历史岩溶塌陷点分布图的比对,验证了区划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已有的岩溶塌陷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可溶性岩石,复杂的断裂构造,一定厚度的覆盖层是产生岩溶塌陷的必备条件,过量抽取地下水,降雨和地震是诱发因素,文章最后对可能发生这类灾害的危险区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在山洪、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引发的路基塌陷是山区公路的典型灾害形式,其快速修复是应急抢险的重要交通保障。针对路基塌陷段公路的应急交通需求,研发了组合式战备桥梁新技术,详细解读了组合式战备桥梁的结构组成;采用超静定结构力学,建立了战备桥梁的内力计算方法;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组合式战备桥梁上部承载结构内力和承载钢绳拉力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组合式战备桥梁计算方法完备,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胡政  王雨秋 《灾害学》1992,7(3):77-78
1991年5月29日山东省蒙阴县洪沟村附近农田及干枯河床突然发生大面积塌陷,一人受伤,河堤、2ha旱涝保收良田及其作物被毁,一小型煤矿被淹,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同时还引起了一场恐震的社会动荡。 1 塌陷的基本特征塌陷区位于县城西北约10km,佛峪河自北而南穿过塌陷区,洪沟煤矿矿井位于河西岸的Ⅱ级阶地上。塌陷区长约1200m、宽约300m,走向NNW,斜跨佛峪河。塌陷分为河东、  相似文献   

5.
塌陷灾害与塌陷工程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主要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塌陷灾害及塌陷工程学。叙述塌陷灾害给城市建设、工程建筑,生态平衡及社会环境等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阐述塌陷工程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目的及研究方法,以及与岩石力学、结构力学,建筑设计、施工等工程科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民防苑》2003,(1)
今年9月29日,金山区公安分局与卫生局依据交通事故处置预案,携手奏响了一曲救助伤员的赞歌。这天下午14时20分许,风和日丽,碧空如洗:由松江开往金山区朱泾镇的一辆中巴车,当沐浴着阳光,载着36名乘客正常行驶至金山区亭枫公路58公里处时,突与正前方快速驶来的一辆集装  相似文献   

7.
贵州水城盆地的抽水塌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苏维词 《灾害学》1998,13(3):47-50
塌陷是岩溶地区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其成因多种多样,但过量抽取地下水是形成塌陷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水城盆地抽水塌陷为例.论述了抽水塌陷发育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抽水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机理,并简要地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对济南市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济南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暴雨特性的基础上,选用济南市黄台桥、燕子山、东红庙、吴家铺和刘家庄雨量站1977-2007年汛期降雨资料,通过趋势线、距平统计、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济南市区汛期降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济南市城区、郊区的降雨时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多年汛期降雨量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但整体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尤其是改革开放早期的降雨量增长较为迅速。城市化对济南城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雨岛效应,城区比郊区降雨量增加约10%。城市化对降雨的频次以及雨型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增加了各种降雨强度等级的降雨机率,城区比郊区的降雨机率增加10%以上,特别是暴雨以上的降雨场次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9.
滑坡与降雨关系研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简要介绍了降雨和滑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浅析了滑坡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降雨对滑带土强度参数的影响,最后对滑坡与降雨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TRMM降雨数据的四川省地质灾害降雨阈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与地震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两个主要原因,尤其在地震区,地震导致了大量的滑坡松散堆积物与不稳定斜坡,在后续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另一方面,高精度降雨数据的缺乏一直是由降雨导致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瓶颈。因此,该文尝试应用业内评价较好,精度较高的TRMM降雨数据来获取地质灾害发生前期降雨量。应用2000-2012年间的3h分辨率的TRMM3B42数据,结合2000-2012年间四川发生的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提取出每次地质气象灾害发生前30d,15d,3d和当天的降雨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收集来的历次地质气象灾害的临界降雨过程雨量和历时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五组数据划分为两大主成分,并进行分析;绘制四川省地质气象灾害的降雨强度—历时阈值曲线,并以汶川地震为分界点,比较分析了地震前后的阈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四川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同时受到降雨和汶川地震的影响。以灾害发生前30d,前15d,前3d有效降雨量因子组成的前期降雨这一主成分在滑坡泥石流灾害中贡献率较高,其次是以当天降雨和临界降雨过程组成的短历时降雨;通过对比地震前后的阈值曲线变化发现地震后的阈值更低,表明强地震后坡面稳定性降低,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条件降低。  相似文献   

11.
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在分析滑坡的地质资料和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降雨诱发滑坡的机制,并深入探讨了滑坡与降雨的关系,包括:滑坡与降雨的分布特点、滑坡与降雨频次之间的关系、滑坡与降雨在时间上的关系等。结果表明:滑坡发生的概率和滑坡数量不仅与降雨量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而且与滑坡发生的当天降雨及前期降雨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2002年5月20日晚21时16分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发生3.6级塌陷地震。山东地震部门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后确认,地震为峄城区底阁镇境内5个石膏矿采空区塌陷所致。 地震使原来平坦无际的麦田“七零八落”,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陷落区,最  相似文献   

13.
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 TJ04 标段 K17+700~K17+900 段滑坡为典型代表,通过地质分析及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据融合及统计学概率运算方法,对降雨作用下路堑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通过地质分析认为 K17+700~K17+900 段滑坡形成主要原因是地表水入渗及滑坡前缘路基开挖 ; (2)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已开挖路基在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得出其变形机理为:降雨入渗→边坡局部溜坍→地表水入渗加剧→土体含水率上升→孔隙水压力增大→边坡失稳→整体牵引式滑移;(3)通过传感器数据融合及统计学概率分析得出,随着降雨历时增长,含水率的变化曲线与累计降雨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600 15 具有显著相关性,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曲线与含水率之间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921 74 具有高度相关性,说明雨水入渗是土体含水率与孔隙水压力增长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面塌陷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广州市地面塌陷灾害频繁发生,近10年来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塌陷类型分为岩溶塌陷和工程地面塌陷两种,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广花盆地的花都区、白云区,工程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地面塌陷灾害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承灾体脆弱,灾害后果严重。人为因素是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岩溶塌陷主要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或矿山疏干排水、地下采空、暴雨触发所致;工程塌陷主要是人类工程行为所致,其主要致灾因子包括排水疏干与突水(突泥)作用、人工加载、人工振动、人工开挖桩基、地表渗水、地铁等地下工程盾构掘进等。  相似文献   

15.
对陕西榆林地区三次矿震灾害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2004年10月14日、11月21日和11月29日,陕西省地震台网记录到在陕西省榆林地区的神木县和府谷县相继发生了ML4.2、ML3.2和ML3.4级地震.经陕西省地震局榆林地震考察组落实,三次地震都是典型的煤炭采空区塌陷引起的矿震事件.2004年10月14日的ML4.2级矿震也是我国目前记录到的煤炭采空区塌陷引起的最大矿震.  相似文献   

16.
当今采动地层塌陷灾害研究与控制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论述了采矿引起地层塌陷灾害的严重性,探讨了采动地层塌陷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当今地层塌陷研究途径和地层塌陷灾害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桂林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近40年来发生在桂林市区及近郊300km^2范围内的654个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桂林市岩溶塌陷以人为塌陷为主,其中77.65的人为陷由抽水引起,时间上,岩溶塌陷多发生在冬、春两季,且总体上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空,夺溶塌陷多发生在市区土层厚度小于10m,且下伏基岩为东村组的峰林(或孤峰)平原和一级阶地内,多发生在张扭性特征明显的NE向和NW向断裂带及其交汇部位,并具中性和成带性的分布特征,上述岩溶塌陷时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主要受桂林市的气候、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揭示和掌握岩溶塌陷时空分布的这种不均匀性,对城市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降雨对鲁04井水位存在着“地表荷载效应”形式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一带有滞后记忆效应的影响,采用了卷积滤波的方法,这样不仅顾及到降雨荷载当时的影响,也顾及到它的滞后记忆影响。从而提出了井水位降雨影响定量改正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矿山塌陷损害评价系统及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各种工程塌陷问题中,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是最为严重的一类,矿山塌陷是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基于GIS的矿山塌陷损害评价系统”的构筑问题,对矿山开采塌陷的三维计算方法和塌陷数据的组织及可视化方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丘陵和低平山地条件下地表塌陷的三维可视化预计方法,实现了DEM和地表塌陷盆地的可视化表达,并对三维地形图与三维塌陷图的可视化叠置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道路塌陷已成为天津市最主要的城市灾害,使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对其成因的研究及制定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以地质雷达管线探测、管内探测为主要手段,结合钻孔及水文地质资料,查明了道路塌陷异常区的分布、地下地层差异压实及管线破损情况,并得出了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路面塌陷发生的内在因素,而路面的荷载及潜水面与污水管的水势是路面塌陷的直接原因。以此总结形成了"软塑土的差异压实+侧向位移—管线破损—动水—土体掏空—道路塌陷"的成因机制。最后提出了塌陷前按一定的砂、泥配比合理充填,及塌陷后管线间加内衬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