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活动目标:1.了解环境教育应从“小”做起,习惯关注身边的小事,节约用水。2.在父母的帮助下,尝试家庭用水的统筹安排,初步学会自绘图表。3.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让环境教育从园中走向社会。活动准备:1.和家长作好交流工作,并得到他们的支持。2.幼儿已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节约用水的道理。3.每个家庭交一份“今日用水流程图”(详见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统计一户三口之家平均一周内的用水量,并做好记录。需要用水的家务事,如:盥洗、就餐、打扫卫生、种植花草、冲便池、洗衣、洗车等。2.请幼儿为这些家务事…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关注酸雨对地球上各种物体的腐蚀现象. 2.通过实验发现酸雨的形成过程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不但是植树的大好季节,也是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爱护树木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组织幼儿和家长共同在小区内种植树木,以一家人领养一棵树的方式;促使大家经常去关心小树,培护小树,并通过领养牌上的内容教育影响小区内的其它居民,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爱树、护树的良好风气。活动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树种,知道树对环境的作用。·学习种树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能主动关注树木的生活情况,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一:认识小树苗准备:用于种植的树苗、图片。过程:(1)教师让每个孩子领…  相似文献   

4.
各种各样的树 —小班活动—   目的: 1.带领幼儿观察了解几种常见的树,初步感知树的明显特征。   2.培养观察能力,懂得爱护绿色植物。   3.学习词汇:高大、细长、随风摆动。   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春天到了,许多树都发芽了,长出新的叶子,今天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各种各样的树”。   2.观察谈话。   (1)小朋友,这是什么树 ?(如“柳树” )  (2)摸摸 (柳树 )树干,感觉怎么样 ?  (3)这是什么 ?长得怎么样 ?(在观察过程中丰富幼儿词汇:如细长、柳条、随风摆动等。 )  3.观察一种树后作小结。如柳树:柳…  相似文献   

5.
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环境教育》2003,(1):40-4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我们围绕环境教育开展了很多主题活动,并收到良好效果。在近两年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幼儿园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实验改革,初步研究出“生态环境”、“资源环境”、“周边环境”三大教育活动系列。1.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教育活动系列幼儿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着探索欲望。开展环保活动从保护动植物入手,培养幼儿自觉关心、爱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识的必由之路,幼儿环境教育则是奠基工程,肩负着启蒙的重任,但是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理论问题:问题之一:有的老师对环境教育内容的理解比较片面,将其等同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向幼儿介绍很多环境污染的事实。这样做,对于幼儿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意味着让幼儿去承担那些本来应该是成人的责任呢?向幼儿灌输这些知识,是否显得过于沉重了。幼儿处于世界观、自然观正在萌发的时期,激发幼儿对于世界、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是每个教育者心中的理想。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用…  相似文献   

7.
肖浩铭 《环境教育》2000,(5):11-11,16
本文以环保教育活动的实践,探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法,倡导“立体”设计,增强科学教育效益。  科学教育活动多为实验、制作、竞赛、技能、创意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考察、演示、讨论的思维训练为形式。这些活动各有其相应的形式特点,各有其相应的教育目的,然而,具体形式不同,具体目的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意识,树立科学精神,因而研究科学教育活动的关联,就显得十分重要。   深圳市新港小学少先队大队部注重活动相关性、深入性,以“立体观”为导向设计科学教育活动,在“关联”和“深化”两字下功…  相似文献   

8.
陈丽萍 《环境教育》2004,(11):33-33
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机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每个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运用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利用非正规科学活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如设置种植角、饲养角、图片展览角、废旧物品利用区、分类垃圾筒、玩水玩沙玩泥盘等环境.让幼儿与环境互动.在实践中亲身感知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对幼儿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近年来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热门课程,但在教育中,出现了说教式的、灌输式的、脱离幼儿认知特点的情况,如:向幼儿介绍很多环境污染的事实,酸雨的形成、人口增长等,对于3-6岁的幼儿而言这些事实和知识,是否显得过于沉重和难于理解?因此,本人试图从素质、目标、内容和方法几方面阐述自己对可持续发展与幼儿环境教育的认识和思考。思考一,环境教育应成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在未来社会生存,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责任和义务的人。同样,我们进行环境教育,其目的也不是培养环境保护的…  相似文献   

10.
面娟 《环境教育》2002,(2):35-35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熊猫的习性,知道熊猫不喜欢养尊处优。·让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动物,更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大熊猫在野外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园里的食物、住所、娱乐。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演示大熊猫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什么动物堪称“国宝”?(熊猫)今天我们这节环境课就来学习第十二课。板书课题“熊猫喜欢养尊处优吗?”2.了解熊猫在野外生活习性。(1)交流。请同学们把各自查阅的有关大熊猫在野外生活的资料汇总,并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1979年11月,第二十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大会决定将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在该组织各成员国举行相关活动,以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二、原则1.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发挥幼儿的积极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了解和认识自己身边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在行动上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活动背景:甘肃深居内陆,在黄土高原上,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及黄土疏松的土质使其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据统计每年全省水土流失高达39.61万公顷,66.7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的教学原则,重点及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原则  一、学前教育   应确立的基本观念 学前儿童正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应以启蒙为主,教育的宗旨应是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1)热爱地球,关注地球的情感; (2)粗浅的环保常识; (3)良好的环保习惯。   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1)主体原则。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2)结合原则。在家庭环境里与幼儿园教育达到一致,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环保知识,可帮助幼儿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3)渗透原则。幼儿园的教育多姿多彩,可把环保教育寓于各…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5,(6):57-57
玉溪市红塔区第二幼儿园每年结合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各种幼儿节水系列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懂得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同时达到以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形成人人关注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5.
酸雨条件下城市农业土壤镉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成都市典型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成都市降雨特征,模拟一定范围pH及主要阴、阳离子浓度配制成母液开展酸雨淋滤实验,以确定酸雨中影响土壤重金属元素镉溶解度的关键因素,探明其对镉释放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酸雨加速了土壤镉的释放。不同类型土壤在同一酸雨条件下,镉的释放速度和最大释放量也不同。酸雨pH值和主要阴、阳离子浓度对镉释放的影响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白色污染”、“酸雨不得了”,“可怕的沙尘暴”、“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是时下环保教育的热门话题。于是,教育者拍摄、录制电影、录像让幼儿观察;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孩子感受了各种危害对人类的威胁,也能说出“要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种种措施。但生活中依旧我行我素:乱扔垃圾、破坏草坪、随便摘花、污染小河等。幼儿的“知”和“行”明显脱节。环保教育成了一种形式教育、口号教育。知识的深远、题材的脱离生活,和由此带来的情感体验中的矫揉造作,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幼儿园环保教育怎样才能走出上述…  相似文献   

17.
[活动设计思路] 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价值的再澄清,进行价值的 再判断,体验到什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让他们自己懂得珍 惜水资源,并转化为行动。 [做好准备] 材料:准备相关物品的图片或标签、资料、电脑软件等。 [活动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视界     
《环境教育》2014,(1):12-13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大金新苑幼儿园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和幼儿生活中,以废物综合利用为切入点,积橄开展多种环保主题活动,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图为孩子们在种植用废纸做成的“小绿树”。  相似文献   

19.
酸雨受致酸污染物、碱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气象条件,以及长距离输送过程等影响。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环太湖地区某典型中小型城市酸雨致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降水离子主要来源是人为活动源、地壳源和海盐源。通过定量计算得出,三种来源贡献率分别为86.4%,7.3%和6.3%。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加快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创新、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基于临界负荷的减排策略、建立多污染协同控制策略等建议,为环太湖地区酸雨防治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治理酸雨污染,利用宁波市沿海站点2006~2020年降水量、pH及化学组分观测资料,分析了其酸雨污染特征及关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波市沿海降水年均pH值在4.40~5.37之间,酸化程度总体呈减轻趋势,但酸雨频率没有明显改善,仍呈高发态势。pH值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季高、冬春季低。2020年宁波市沿海降水中总离子当量浓度为335.31μeq/L,比2006年下降约52%。SO42-、NO-3是主要阴离子,两者之和占比约30%~50%;但2016~2019年Cl-占比最大。NH+4是主要阳离子,占12%~31%,其次是Ca2+和Na+。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年变化升降趋势一致程度高,是酸雨污染状况难以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对NOX的控制力度不及SO2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NO-3的致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