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长沙市作为旅游热门城市,近年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迅速,而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利用长沙市2007—2018年的数据,构建3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三者的耦合协调度,发现三者的发展状况和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状态,近年来生态环境略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长沙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研究热点,众多学者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仅包括经济和环境两大系统,未将社会发展作为独立的系统,且指标的选取未能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珠海市的实际,对原有的协调度计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得出珠海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发展的状况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中的经济滞后型。  相似文献   

3.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4年438号文件提出了要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开发、开放地区先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试点工作。国内有关地区都开展了这项工作,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就在上海市环保局主持下,提出了具体的试行办法(讨论稿)。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运用经济手段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项新的环境管理举措,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从环境学和经济学角度做一些论述。一、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淮河经济带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态环境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并判断其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17年,淮河经济带经济发展系统得分总体低于生态环境系统得分;19个地市处于高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普遍在0.56以上,良好协调类型占总数的68%。从空间分布来看,经济较发达的上、下游区域为高度耦合;同时其协调度也高于经济较落后区域。  相似文献   

5.
秦纪洪  孙辉  韩祎  刘琴 《四川环境》2005,24(4):92-96
自然生态小区是构建优美生态环境区域的生态“细胞工程”。它根据当地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以较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实现一定区域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有序、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体。由于自然生态小区的建设是新兴事物,其建设途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自然生态小区建设投资方面,应当明确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和生产赢利建设投资,对于前者应当以政府和政策性投资为主,而后者应当是在政策法规规范下的企业投资为主;在发展模式方面,应当促进环境友好的规模化高效益产业,包括有机绿色产业、地方特色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在效益分配方面,必须要充分考虑整个社区居民资源共享和利益合理分配,实现整个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干旱荒漠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状况的总体特征,明确其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功能重要性与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为制定油田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桂琛  马世震 《青海环境》1997,7(3):99-102,108
青海湖地区在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本文在调研和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资源特征及生态环境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者认为,资源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特点。说,应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适时调整资源开发的范围、方式、和强度,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整从而促进高原脆弱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部分景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旅游循环经济相应产生。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景区实施旅游环境教育,以保障经济、环境、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滇中城市经济群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建立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整合的生态工业体系,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是当前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运用变异系数的距离协调度方法,定量分析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研究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于制定生态环境发展政策、实现西安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PSR评价模型,利用均方差赋权法,从"压力-状态-响应"(PSR)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数据对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响应指数是影响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高低的主要因素;(2)区域人口密度、工业"三废"排放量及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面源污染是造成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3)区域单位GDP能耗,年内降水及风速大小等气象条件对西安地区生态环境状态指数有明显影响;(4)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及用于环保投入的力度越大,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响应能力越强;(5)受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的综合影响,西安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在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福山区在全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乌昌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剧增,对环境造成直接和潜在威胁。通过对乌昌地区城镇污水处理现状,昌吉州人工防护林建设状况分析,结合防护林用水量及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探讨城镇污水处理的全新模式,从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三百山禁止开发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生态旅游环境评价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选取国家风景名胜区三百山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分析了该区域生态旅游活动对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生态压力与响应状况.评价结果为禁止开发区域探寻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功能区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4个方面提出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遏制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乎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属于限制开发区。该类功能区为提供生态产品投入大量的环境建设成本,又因限制开发导致发展权受限,需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作为当前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在资金分配、资金使用、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提出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为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健全资金用途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补充适用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沿江地区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部崛起"战略和安徽省"沿江开发"战略的指引下,安徽沿江地区得以快速发展。合理划定区域生态功能区,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GIS技术为支撑,从自然生态约束分区评价着手,以安徽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单元,选择山地、水网、湿地、水环境容量等指标进行生态功能差异评价,经聚类归并以及兼顾功能区的完整连片,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功能区1、4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安徽沿江地区生态功能分区对科学有效地管理安徽沿江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和治理策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安徽沿江地区提供了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北地区多处于干旱气候带,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为实施西北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区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确定社会用水同生态用水的比例,积极保证生态用水,合理利用生态用水,注重生态用水的多重效益。结合西北干旱区实际情况,就这一地区生态用水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公路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当公路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对加剧人口迁移流动造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葫芦岛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和生态足迹指标对葫芦岛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00年~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达2.376 4 hm2,全市生态足迹达642.252 9×10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595 6 hm2,全市生态承载力160.914 7×104hm2,人均生态赤字1.780 8 hm2,全市生态足迹赤字高达481.338 2×104hm2。葫芦岛市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足迹模型为研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提供了一种廉价而快速的计算框架,作为确定葫芦岛市生态承载力的方法与模式,简单、综合而且实用。  相似文献   

20.
蔡正帮 《四川环境》1995,14(4):26-31
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保护环境、资源对发展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