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复合菌处理微污染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培养基对高效复合菌进行富集培养,取培养液对微污染水进行降解试验.在好氧条件下,投加5%酵母菌培养液和2%复合菌培养液,反应92h后,污水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60.0%和51.0%;在静置条件下,投加5%乳酸菌培养液,反应92h后,污水的CODCr去除率为61.5%.结果表明:乳酸菌培养液对微污染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并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
油脂高效降解菌处理含油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4种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了 1 2种菌 ,考查了它们对含高浓度植物类油脂污水的降解能力 ,各菌种 72h内对CODCr超过 1 0 g/L油脂配水的去除率都接近或超过 80 % ,特别是编号为GSH -1 ,GSH -2 ,GSH -3的 3种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4 2 % ,92 9% ,92 5%。选用高效降解菌GSH -1进行了相关影响条件试验 ,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该菌降解油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菌生长适宜条件为 :pH 6~ 7,温度为 3 2~4 5℃ ,油脂浓度 <2 g/L ,适宜条件下该菌在 3 0h内对餐厅实际含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 86%。表明经筛选驯化所获得优势菌在高含油、含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去除油脂类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恶臭假单胞菌对硝基苯污染河水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被硝基苯污染的某河流底泥中分离出的一株高效降解硝基苯的恶臭假单胞菌,对硝基苯污染河水的修复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河水中的微生物、营养液的投加、温度和硝基苯浓度等因素对降解菌生长和硝基苯的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投加细菌的实验,硝基苯浓度的降低小于5%;在5℃对河水灭菌和不灭菌的条件下,投加细菌均将20 mg/L的硝基苯在56 h内降解完全;25℃条件下营养液的投加使20 mg/L的硝基苯降解提前4 h,5℃则提前16 h;在25℃不添加任何营养液的情况下,投加的细菌利用河水中的营养物质以1.5 mg/L·h的平均降解速率将160 mg/L硝基苯完全降解,为污染河流生物修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Pseudomonas flava WD-3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将其按照不同梯度接种量(菌悬液浓度为4.575×108个·mL-1)投加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研究其对污水中氨氮、CODCr、NO-2-N、NO-3-N、总磷的去除效果,确定该菌株的最佳投加量,建立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氮磷等营养物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菌株的最佳投加量为6.0%,且对污水中NH+4-N、COD、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T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未投加该菌的1.49、1.48、1.45、1.41、1.83倍,且去除性能稳定.低温菌Pseudomonas flava WD-3对污水中各污染物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溧水县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选取NH3-N、TP和COD为评价指标,通过渗滤液pH、曝气时间、反应时间和投加量的改变,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最适投加量为V菌/V水为1/5 000~1/2 000,最适反应时间为48~60 h,曝气时间为36~48 h,pH为7.5~8.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投加量V菌/V水为1/2 000,反应时间为48 h,曝气时间为36 h,pH为8。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有机物、氨氮和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效细菌挂膜处理菊酯类、杂环类农药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拟除虫菊酯类、杂环类农药废水作为唯一能源和碳源 ,从被农药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能力较强的细菌W1、W2、Y3。 3株菌混合后在废水体系继续培养一定时间获得性状稳定的活性菌液ALMO ,用半软性填料进行挂膜 ,处理菊酯类、杂环类综合农药废水。当进水CODCr为 6 810mg L、3130mg L、1890mg L时 ,经过 2 4h的作用 ,细菌膜对CODCr的降解率分别达到 2 4 8%、4 3 5 %、5 3 4 %。而相同条件下 ,经过长期驯化的活性污泥 ,污泥含量 30 % ,处理进水CODCr浓度为 374 0mg L的废水 ,2 4h后 ,CODCr的降解率仅为 5 6 7%。试验结果表明 ,分离得到的降解菌的活性是相当高的 ,细菌挂膜作为该类废水的第一阶段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白腐真菌去除阳离子红GTL,考察了温度、投菌量、阳离子红GTL浓度、pH、葡萄糖投加量等因素对阳离子红GTL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阳离子红GTL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0℃,阳离子红GTL初始浓度200 mg/L,投菌量10 g/L。在此条件下,阳离子红GTL模拟废水经白腐真菌降解45 h处理后,脱色率达98.9%,COD值下降了75%。该菌降解阳离子红GTL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有效微生物对生物膜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环境微生物技术和生物降解技术的手段,采用投加外源微生物共培养生物膜的方法,对轻质陶粒填料的生物膜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值6-7时,EM 复合茵群的生长状况良好,光密度(OD)在第三、四天达到最大值;在水温为15-25℃的条件下,可在20天左右完成挂膜过程,投加EM复合液的试验样可比对照组提前5天左右完成;生物膜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表现出一定的降解效果,投加EM复合液的试验样对CODcr降解效果可比常规生物膜系统提高10%~15%,最高时可以达到25%.它对生物膜系统的有效作用周期约为5天.  相似文献   

9.
邓中瑜  黄文论  封荣朝 《环境科技》2007,20(4):37-38,42
高密度人造纤维板污水的CODCr,BOD5及甲醛等浓度均很高,污水经格栅除去漂浮物后进入微电解池,利用新生态H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利用Fe3 的絮凝作用去除污水的CODCr,SS等;污水进入絮凝沉淀池后,通过调节pH值,投加PAN及PAM,将水中的有机物和SS吸附、沉降;污水进入ABR系统后,经水解、厌氧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及难溶的有机物降解,提高其可生化性;最后污水进入SBR处理系统,经过进水、曝气氧化、沉淀、排水、闲置等5个阶段不断循环后,水质得到有效降解.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化工产品5-氯水杨酸的工艺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母液中有大量残留5-氯水杨酸钠。本文通过酸析-铁碳微电解耦合芬顿氧化处理该工艺废水,回收5-氯水杨酸,降低废水CODCr,提高其可生化性。首先考察了pH对酸析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1.5左右时,5-氯水杨酸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9%和92.7%。然后对铁碳微电解耦合芬顿氧化对废水处理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3.2时,铁碳粉投加量为0.05%,反应时间120min,双氧水投加量为0.5%,反应120min,中和沉淀出水,其CODCr去除率可达55%左右,出水可进生化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