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监控行业,目前网络存储设备的市场主要集中于平安城市、全球眼等大规模联网监控项目上.在-般的企业监控、建筑物监控、特定行业监控领域.网络存储设备总是作为监控中心的二次备份存储设备出现.但随着监控系统向纯数字网络监控系统方向不断发展.IP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应带来的存储问题,就需要网络存储设备解决.所以.伴随着年均翻番的增幅,网络存储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突变.网络存储设备将获得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叶利芳 《中国安防》2012,(10):93-95
针对目前建筑智能化及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中海量图像数据由于存储设备硬盘录像机出现故障而影响视频存储可靠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先进的视频存储热备份控制技术,较好地实现了视频存储过程中对存储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故障时的快速转移备份的功能,为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海量图像数据不间断录像存储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防》:随着视频监控高清化、网络化的普及化应用,在网络视频监控后端的存储设备市场,最近几年来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变化与特点? 焦成平:随着高清监控的不断普及,后端的存储设备主要采用NVR的形式,但是NVR的概念在目前的安防市场中可以理解为两类:一类是嵌入式NVR,这类NVR产品与DVR比较类似,通常是采用嵌入式架构,单台设备通常最大可接入32路1080P@30fps视频,同时可接入的硬盘也比较少,一般情况在8块左右,在后端的存储设备市场中,这类嵌入式产品的价格比较有优势,适合于分布式部署的项目;另外一类是大型阵列式NVR,这类产品可以看做是磁盘阵列、服务器管理平台和NVR的集合,其性能较嵌入式NVR强大了很多,具有可接入的视频路数多、存储空间大等特点.同时,由于阵列式NVR具备专业的软件平台,因此管理功能丰富,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大的集中存储项目.  相似文献   

4.
视频监控系统中最佳存储方案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你的视频监控用途是什么,只要记录了视频,就需要保存起来.这些保存下来的监视数据可能会成为保险索赔、盗窃或暴力犯罪、确定火灾或爆炸原因的重要证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制定法律,对视频监视证据的保存时间做出规定.作为一项政策,大多数组织保存监视视频至少30天,很多地方要求保存90天甚至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5.
一、IP监控存储设备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监控数据存储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最初是以模拟信号和设备为特征的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采用VCR(Video Cassette Recorders)存储监控数据,到数字化或部分数字化监控系统中以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或具有网络功能的NVR(Network DVR)存储监控数据,再到现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IP监控系统),采用更新的存储技术(DAS、NAS、IPSAN或FCSAN等)存储监控数据,随着城市化规模和高清普及带来视频监控数据的急剧膨胀,大数据管理催生了云存储技术的出现.这是监控系统走过的四步发展之路,同时也是监控数据存储的四个不同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安防行业有这样几个趋势:一是前端采集的视频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维度越来越丰富;二是后端业务叠加越来越多样化;三是数据留存天数也从原先的几天到现在的90天甚至更长。综上所述,安防存储的数据量呈现出翻倍增长的趋势,同时机房中的存储设备也越来越多。由此衍生出以下几个问题:1.机房空间越来越紧张,大量的存储和服务器设备放在机房,无法互相感知业务状况,服务割裂无法动态调整,闲时资源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在各行业深入应用,视频存储系统成为影响监控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性设备.结合实践,对基于磁盘阵列的几种视频监控存储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视频监控系统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清技术逐渐成为监控系统的重点应用趋势.高清前端为整个系统带来了更加清晰的图像、更加完美的用户感官体验,同时也为智能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高清视频数据动辄几G到几十G的文件,对存储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存储厂商而言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监控市场正处在多种存储设备类型并存的状况,包括DVR、NVR、IPSAN以及具备混合形态类型存储产品(例如具备IPC接入的混合型DVR、具有NVR功能形态的IPSAN等)、云存储等设备.由于之前庞大的模拟监控市场,这种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持续存在,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类型的产品形态会不断增强其应用功能,出于优化解决方案的角度,甚至会引入竞争产品的优势功能.例如DVR和NVR不断提高数据存储性能和保护能力,IPSAN提升和丰富视频管理功能以及海量视频监控数据的智能筛选和分类存储功能等.监控领域的存储设备边界将越来越模糊,任何一种产品形态都呈现出多业务融合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型联网监控系统要解决的难题   大型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具有海量数据传输、网络带宽近似恒定以及前端视频监控点向各级监控中心的汇聚型传输方式等特点.同时,联网系统覆盖了大量异构网络(无线、有线,宽带、窄带),如何解决处于异构网络中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安防》2014,(5):96-98
随着数字化监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行各业对视频监控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对数据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必然会促进视频监控存储市场的变革,存储设备从监控系统明边缘化位置逐渐走向了中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视频监控图像越来越清晰,存储时间越来越长,存储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视频数据的存储也从数字硬盘录像机(DVR),逐步转向专业的IPSAN专业存储设备,尤其在园区监控中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监控的发展,监控数据的存储模式大致经历了从模拟监控的录像带式存储,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分布式存储,到基于IP网络、存储设备的全部数字化集中存储三代发展历程.简单分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监控数据存储模式优缺点,并针对第三代全数字化集中存储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王斌 《安防科技》2003,(9):38-39
相对于传统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而言,无线开路监控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传输的媒体介质.远程监控中的图像传输采用电磁波作为视频、音频、数据信息传输的载体.不言而喻,在布线有限制的情况下,采用无线传输是最方便的.由于微波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及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通信手段而普遍应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和实时图像传输中.  相似文献   

15.
安防行业随着监控点的不断增加、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开始正式迈入大数据时代.以一个中等城市的视频监控系统为例,600个卡口点位和10000路的视频监控,一年的过车记录就有20亿条左右,而一年的录像数据则达到1万3千个TB,即13个PB,面对这样的海量数据,以IPSAN为代表的传统存储已经很难适应应用,云存储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它通过存储虚拟化、分布式系统、集群化应用等一系列技术,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海量视频存储需求. 近日,科达发布了全新“天际”云存储系统,本文将以该系统为例,阐述云存储如何高效应对安防大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一、安防视频监控的发展简史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从最早的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的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全球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视频存储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发展与视频监控本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视频不存储.一个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有大量的摄像机,安防系统无法布置大量的人员盯住所有的视频场景,安全事件的发生是短暂的,即使发现可疑人物或报警事件也往往需要事后调取录像,以便仔细分析事件的发生过程,同时研究如何避免事件的发生,所以视频存储必然成为视频监控中最重要的单元.  相似文献   

18.
《安防科技》2010,(12):63
安防监控系统已走向数字化,除了监控摄影机的分辨率跟功能更上一层楼外,存储媒介也由以往的录像带演进成硬盘存储。随着影片的分辨率提高,也代表搭配的存储设备容量需要具备更高容量、具备数据保护功能以及可扩充性,因此越来越多的监控系统建置改采用具备磁盘阵列功能的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安防行业大规模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中,视频数据如720P、1080P,甚至4K等高分辨率IPC的接入,需要满足海量视频数据存储,大路数并发大码流的实时数据读写,传统存储的性能面临极大挑战。安防监控视频图像的高清显示、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多元信息融合、音视频图像的分析挖掘、大规模数据的智能分析及决策需要引入云计算、云存储等多种先进技术,尤其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跨地域的大规模行业应用当中,对于这些行业中海量的视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视频监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安防领域,随着监控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使得监控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数据进行人工过滤.从中选择有用的视频信息,而繁重、重复的工作常常使他们力不从心.监控人员迫切需要有一种工作起来更轻松,更易于操作和管理的产品来替代原有系统.于是,智能视频技术应运而生,进入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