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种设备是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特种设备分为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七大类.  相似文献   

2.
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国务院2003年6月1日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相似文献   

3.
王春平  陈晓军 《安全》2014,(8):59-61
正1特种设备的定义及危险性2014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的"特"指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旦发生故障有可能危及公众安全的,受到政府强制监督管理的设备。  相似文献   

4.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体系与技术检验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目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的特种设备主要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设备等。  相似文献   

5.
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国对科技和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科技和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有力的支持。国家质检总局自成立以来,坚持“科技兴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工作,成立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十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工作回顾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  相似文献   

6.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技术设备和设施。由于特种设备具有潜在危险性,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如何对生产企业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控,确保其生产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这些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后果相当严重,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企业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研究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特性,总结事故规律,提前诊断与预测特种设备危险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危险源,就是要把特种设备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概率最高的危险源消除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8.
《林业劳动安全》2003,16(2):4-1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经 2 0 0 3年 2月 19日国务院第 6 8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2 0 0 3年 6月 1日起实行。总理 :朱基  2 0 0 3年 3月 11日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 ,防止和减少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 (含气瓶 ,下同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  相似文献   

9.
3月 11日 ,国务院公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称《条例》) ,并将于 2 0 0 3年 6月1日起施行。 1982年 2月 6日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条例》分总则、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共 7章91条。《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 (含气瓶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条例》要求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  相似文献   

10.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承压和载人设备、设施,电梯是特种设备之一。相比较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电梯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更为紧密,生活在大楼里的现代人,每天都要和电梯打交道。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电梯事故使不少人深感畏惧。  相似文献   

11.
孟宪金 《安全》2013,(5):37-38
正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国家主要通过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努力减少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还是有事故发生。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还需要狠抓安全管理,对于特种设备应制定更优、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在生产实践中的特种设备主要有压力容器、锅炉以及起重机械等,对以往发生事故的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类:特种设备存在不安全状态以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第三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条例,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  相似文献   

13.
<正>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各类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性,单位应组织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查,并做记录。对在自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和事故隐患,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火电站的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都属于特种设备范畴,这些特种设备工作条件恶劣(高温、高压、磨损、腐蚀、振动),部件数量多、材质品种多.结构复杂以及存在大量焊接接头,很容易发生故障和事故.是影响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决定性因素。2003年全国火电300MW机组非计划停运事故中,电站特种设备事故约占43.8%。所以,加强火电站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关注特种设备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庆 《劳动保护》2007,(6):26-27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8类设备、设施。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发展,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在服务中监督,在创新中发展,全社会特  相似文献   

16.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及立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继红 《劳动保护》2000,(11):36-38
一、法规体系现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作为承压的特种设备 ,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 ,往往并发火灾、中毒等灾难性事故 ;电梯、起重机械、客运架空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作为载人的特种设备 ,一旦运转失灵 ,往往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防爆电气是在具有爆炸危险场所中使用的特种设备 ,一旦失控 ,往往造成场所爆炸等破坏性事故。由于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所具有危险性 ,世界上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制定有专门的法律 ,建立了完善的法规体系进行规范和管理。中国目前还没有特种设备的专门法律。对于锅炉压力容器等承压特种…  相似文献   

17.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设备因危险性较大,被国家列为特种设备。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数量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3,(4):39-39
本刊讯3月11日,国务院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文见本期“随刊赠送”)。《条例》分总则、特种设备的生产、特种设备的使用、检验检测、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共7章91条。《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条例》要求,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19.
董常军 《劳动保护》2005,(10):24-24
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制订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2000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牵头制定并颁布了400余个国家及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设计、管理类标准,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生产工艺安全卫生标准,防护用品类标准4个方面。这些标准对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如国家针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机械、特种设备(压力机械、起重机械、电梯、索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制定了专业的安全卫生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这些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林业劳动安全》2001,14(3):13-15
3月2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2000年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事故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