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有机氯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美国EPA标准对珠江干流河口表层水样颗粒相和溶解相有机氯农药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分布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洪季、枯季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总量(颗粒相和溶解相)分别是9.7~26.3ng/L、41.7~122.5ng/L;洪季、枯季HCHs总量分别为5.8~20.6ng/L、13.8~99.7ng/L, DDTs总量分别是0.52~1.13ng/L、5.85~9.53ng/L,其它有机氯农药总量分别为3.36~8.51ng/L、17.5~61.5ng/L.珠江干流河口水体的DDT/(DDE+DDD)比值向口门方向有逐渐递增趋势,表明沿程(特别是东江网河区)不断有浓度相对较高的DDT输入或仍有新使用的DDT农药进入珠江干流水体.  相似文献   

2.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4,自引:11,他引:23  
珠江干流河口6个水样均检出有21种有机氯农药(OCPs).OCP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洪、枯季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OCPs总量(颗粒相和溶解相)分别是9.7~26.3ng/L、41.7~122.5ng/L;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六六六和∑其它OCPs的浓度(>>)∑DDTs的浓度.OCPs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枯季水体中OCPs的含量明显高于洪季的含量.OCPs的含量和分布表明,珠江干流河口沿程存在不同的OCPs化合物输入,特别是东江网河区OCPs的输入对狮子洋水体中OCPs含量的影响较为突出,这种非点源污染特性在洪季表现更为突山.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在珠江口表层水体中的分布与分配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为了解河口海岸带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在水体及颗粒相中的分配及其控制因素,于2003年4月(春季)和2002年7月(夏季)采集了珠江河口及近海表层水体,采用GC-MS分析了水体中PAHs.结果表明,珠江河口及近海表层水体中多环芳烃浓度春季(颗粒相:4.0~39.1 ng/L;溶解相:15.9~182.4 ng/L)高于夏季(颗粒相:2.6~26.6 ng/L,溶解相:13.0~28.3 ng/L).河流径流、悬浮颗粒物含量及光降解程度是控制水体PAHs浓度的主要因素.水体中以3环PAHs为主,伶仃洋内样品比珠江口外样品相对富集5,6环PAHs,夏季样品较春季样品相对富集3环PAHs.颗粒物的来源和组成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PAHs在颗粒相及水相中的分配系数(Kp)随颗粒有机碳含量、水体盐度增加而增加,随悬浮颗粒物含量增加而减少.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1gKdc)与辛醇/水分配系数(1g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但高于线性自由能关系模拟值.  相似文献   

4.
X5922的302129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袁旭音(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3,24(1)一121-125环图X一5 分析了太湖衫研只物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发现D盯及其代谢产物、HCH的异构体、艾氏 一41一剂、狄氏剂、六氯苯、七氯等在几乎所有的样品中均被检出。其中p一HCH、p,p,一DDE和六氯苯的残留水平最高,平均值分别达到6.572呵g、1.432n盯g和2.158呵g(干重),沉积物的HCHs含量明显高于DDTs。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源为地表径流人湖、大…  相似文献   

5.
杜佳  王永红  郑谦  张勇  黄玲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9):3277-3286
以珠江河口2017年洪季16个站位和2016年枯季8个站位的悬浮颗粒的磁性测量数据为基础,结合同步的水文调查资料及样品重金属测量数据,探讨了珠江河口悬浮颗粒磁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重金属污染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珠江口悬浮颗粒的磁化率平均值为61.1×10-8 m3·kg-1,亚铁磁性矿物是珠江口悬浮颗粒磁化率的主要贡献者.整体而言,远口段悬浮颗粒磁性高于河口段,枯季悬浮颗粒磁性高于洪季.珠江口磁性颗粒多畴、单畴和超顺磁同时存在,洪季以准单畴和多畴颗粒为主,枯季以单畴和准单畴颗粒为主.悬浮颗粒磁性的时空分布主要受母岩性质、流量等自然因素及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和磁学参数的相关性系数多在0.4~0.7之间,且与χ、SIRM、χARMS-100S-300、SOFT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p<0.05,n=24),可以用来指示珠江河口悬浮颗粒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6.
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沉积物柱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含量 ,以便探讨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可能的来源 .样品采自珠江澳门河口 ,柱样以2 10 Pb同位素法定年 .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以BHCs、DDTs总量计算时 ,样品中含量分别为 0 4 8~ 2 6 2 8ng/ g、1 92~ 39 1 3ng/ g .柱样中农药含量随深度变化和珠江口区的水域水流量随年份的变化有着很好的对应性 .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来源于施用农药长期风化后的土壤 .样品中DDTs的浓度超过了河口沉积物化学品风险评价最低值标准 .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11月(枯季)和2004年8月(洪季)对长江口的2次现场调查,分析探讨了长江口的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水体3种不同形态的溶解无机氮中,以NO3--N含量最高,洪、枯季分别占溶解态无机氮的92.8%~97.7%和84.3%~98.4%.洪季NO3--N和NH+-N含量高于枯季,洪季与枯季NO2--N含量接近.洪、枯季长江口ρ(PO43-P)平均值分别为0.014和0.016 mg/L,接近国家海水一类标准.洪、枯季N3--N和PO3-4P含量均是由长江口内向口外近海逐渐降低,而NH4+-N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即口外高于口内.通过计算长江口营养盐比值发现,枯季长江口氮、磷供应充分,不存在磷受限的情况,而洪季长江口水体受到磷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X59220070175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中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含量与组分研究/申荣艳(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土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6,38(5).-539~546环图S-38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主要城市的46个污泥中的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与组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泥中PCBs的含量在0~0.720mg/kg之间,平均为0.076mg/kg,大部分低于0.1mg/kg,仅2个样品中PCBs含量超过我国农用城市污泥的控制标准(0.2mg/kg).污泥中PCBs组分以PCB44检出量最高,PCB180、PCB99…  相似文献   

9.
徐维海  张干  邹世春  李向东  刘玉春 《环境科学》2006,27(12):2458-2462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香港维多利亚港(维港)与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9种典型抗生素药物含量.结果表明,在维港海水中,只检出较低含量的氟喹诺酮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论是在枯季(3月)还是洪季(6月),珠江广州河段河水中各种抗生素(阿莫西林除外)均可检出,而且含量较高(分别在70~489 ng·L-1和13~69 ng·L-1之间),其含量水平明显高于美、欧等国河流中相应污染物的含量,其中红霉素、磺胺嘧啶等与国外污水处理厂所检出的含量水平相当.数据也表明,河水中抗生素含量水平受季节和水量变化的影响很大,枯季河水中抗生素含量明显高于洪季.与枯季相比,洪季河水中药物含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分析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五个典型企业排放废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发现存在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等有机氯污染物,在5个采样点的水样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为(0.76~14.8)ng/L,其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分别为(0.76~10.5)ng/L和(4.89~14.8)ng/L.方法对有机氯农药的空白加标回收率达到74.6%~118.4%,方法检测限为(0.27~2.90)ng/L.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处理厂水样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分析城市污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五大城市污水处理厂———高碑店、北小河、酒仙桥、清河、方庄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样中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在5个污水处理厂的水样中共检出了6种有机氯类农药,分别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艾氏剂、4,4’-滴滴伊和异狄氏剂,浓度在0.2~76.4ng/L之间。方法对有机氯农药的回收率达到60.93%~141.50%,方法检测限为(0.27~2.90)ng/L。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环境系统有机氯农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探索有机氯农药在扩散迁移、水-土界面作用等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中的组成变化规律,对经济作物基地有机氯农药研究发现:土壤和水介质中17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出,主要污染物为HCHs、DDTs和硫丹硫酸盐。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3.47~544.22ng/g)远高于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含量(2.55~4.06ng/L),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有随深度而降低的趋势。通过等值线图描述HCHs和DDTs在土壤表层(0~5cm)和土壤下层(5~20cm)中的空间分布,反映了人类使用农药的历史。统计分析显示有机氯农药组分间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为0.63~0.84(P<0.01,N=23)),这与农药来源相对稳定(即主要是早期使用残留)有关。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下游至伶仃洋水体中多环芳烃的相态分布和传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河口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相态分布、传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本文沿珠江下游至河口对表层水体PAHs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16种优控PAHs的总浓度为(17.50~168.35)ng/L,平均83.40 ng/L,其中溶解相为(3.76~83.60)ng/L,颗粒相为(1.59~84.75)ng/L。PAHs浓度自下游至伶仃洋有波动降低的趋势,该趋势受陆源的持续输入、浮游植物的吸附吸收以及海水的稀释作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PAHs组成及两相分配的变化主要受控于输入特征、悬浮颗粒物和黑碳吸附以及盐析效应等环境因子。荧蒽和芘的分配系数Kp自珠江下游至伶仃洋的逐渐下降也说明了海水的稀释显著降低了悬浮颗粒物对PAHs的吸附。另外,特征化合物比值沿程的变化不仅指示了PAHs在广州段水体中较长的停留时间,也说明了虎门河口存在持续的PAHs输入。利用主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指示出煤和木材燃烧以及机动车排放是该区域表层水体PAHs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约贡献了80%的PAHs输入。  相似文献   

14.
X592 200400914 城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与分布/吴水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3,16(4).-36-39 环图X-6 采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采样, 对北京和天津2个样点夏季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  相似文献   

15.
文章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分析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五个典型企业排放废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发现存在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等有机氯污染物,在5个采样点的水样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为(0.76-14.S)ng/L。其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分别为(0.76~10.5)ng/L和(4.89-14.8)ng/L。方法对有机氯农药的空白加标回收率达到74.6%-118.4%。方法检测限为(0.27~2.90)ng/L。  相似文献   

16.
闽江口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利用GC-ECD和GC-MSD对1999年11月闽江口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江口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范围是0.532~1.82μg/L,间隙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为4.54~13.7μg/L,沉积物(于重,以下讨论到的沉积物,无特别说明都是干重表示):28.79~52.07μg/kg;与其他河口如珠江口、九龙江口相比,闽江口的污染水平居中.间隙水的污染物浓度普遍高于其上覆水的浓度,而沉积物中的浓度大于间隙水、表层水,是由于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倾向于吸附在沉积物颗粒,并且通过再悬浮从底层向上迁移.对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各组分的含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有机氯农药的主成分为:β-HCH,DDE,Heptachlor(七氯),Endosulfan Ⅱ(硫丹),Methoxychlor(甲氧滴涕).DDE、β-HCH、EndosulfanⅡ分别占DDTs、HCHs和硫丹的主要部分;有机氯农药各组分间有正相关性,表明其河口有机氯农药陆源的土壤输入与相似的环境行为;对该河口的污染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HCHs符合国家海水水质一级标准,DDTs则超过该标准.  相似文献   

17.
澳门水域水体有机氯农药的垂线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澳门水域水柱不同水深水体进行垂线采样,根据水样颗粒相和溶解相有机氯农药(OCPs)的定量分析结果,探讨水体中OCPs的垂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OCPs总量变化范围为25 1~67 5ng·L-1,六六六总量为8 7~27ng·L-1;DDTs总量是8 7~29 8ng·L-1;DDT (DDE DDD)垂线分布表明,水柱上层样品的DDT (DDE DDD)>1,说明目前可能仍有新使用的DDT农药进入该水域;据OCPs在颗粒相和溶解相中的分配及其垂线分布表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主要以沉降和水平迁移输运为主;聚类分析结果亦表明,中层、上层水样的关联程度相对较高,与底部界面水的相关性较低,揭示OCPs在表层沉积物与水体间的垂向交换、迁移较弱,水环境受表层沉积物再次释放OCPs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分析调查了中国部分海域海水中溶解态有机氯农药(OCPs,25种)和多氯联苯(PCBs,6种)的残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有采样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OCPs和PCBs的污染,其中福建省福州平潭和莆田湄洲岛的OCPs污染较为严重,浓度分别达到1752.59和796.19 ng/L;而辽宁省的大连老虎滩OCPs污染较轻,浓度为53.63 ng/L。各采样点海域海水中HCHs污染程度一般高于DDTs,HCHs主要以早期残留为主;根据DDT/DDTs的比值推测,在福州平潭、莆田湄洲岛和珠海淇澳岛水体显示有新的DDT输入。在各海域水体中溶解态PCBs的浓度为33.55~474.92 ng/L,均超过了美国环保局规定的海水浓度限值。因此目前我国沿海海域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污染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9.
X501200600721南极洲维多利亚陆地土壤和苔藓中的有机氯污染物=Organochlorine pollutants in soils and mosses fromVictoria Land(Antarctica)[刊,英]/Francosca Borghi-ni…∥Chemosphere.-2005,58(3).-271~278国图分析了维多利亚陆地沿海区土壤和苔藓中的主要有机氯(OC)污染物,包括五氯苯(PCBz)六氯苯(HCB)、六六六(HCHs)、多氯联苯(PCBs)和DDTS。苔藓和土壤中的主要有机氯污染物分别是PCBs(23~34ng/g干重)和PCBz(0.38~1.3ng/g干重)。一般来说,土壤中有机氯污染物的浓度在遥测地区总是最低浓度,如HCB(0.034~0.17ng/g干重)…  相似文献   

20.
X592200700318河北水库及湖泊沉积物中DDT农药的残留特征与风险评估/张颖(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6(4).-626~631环图X-9分析了河北省主要湖泊水库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DDT)的残留特征与生态风险.2004年秋季采集了河北12个水库和2个湖泊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GC-ECD测定DDTs农药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残留与组成特征以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河北省主要湖泊水库沉积物中DDTs的平均含量为3.328ng·g-1,其含量范围为1.014~9.022ng·g-1;并且,不同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