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质量的改善只有在污染物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的共同管理下才能实现,建立入海污染总量控制体系是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近岸海域污染场界系统为工具,将近岸海域污染过程分解为发生场、输移场和效应场三个子系统加以分析,系统分割,子系统间跨边界矛盾和系统要素配置不合理是我国海域污染总量控制的三大问题。提出以包括部门统筹、要素统筹和区域统筹在内的海陆统筹思路克服系统问题,并建立以统筹定标、收集转移和控源减量为核心的海域污染总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黎水宝  程志  王伟  柳杨  王廷宁 《环境工程》2015,33(12):130-133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宁夏能源平衡表,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推荐的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对宁夏2005—2012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与分析。基于能源平衡表的核算结果,明显低于前人以能源消费总量核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因为基于能源平衡表可以剔除大量计入了能源消费总量、但未被氧化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消费,若不剔除,可使宁夏工业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偏高近50%。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排放占宁夏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50%以上,原煤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能源品种;大规模电力外送导致宁夏近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同时也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变化不同步。  相似文献   

3.
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特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总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对于控制污染源发展趋势,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环境管理曾一度以浓度控制为核心.1996年9月,国务院批复《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包括《全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这标志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已经受到各方关注.采用LMDI方法,利用中国1995-2007年工业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人均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因素是拉动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是拉动中国...  相似文献   

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方法.建立了由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技术经济政策──技术规范──微机管理系统组咸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其最终研究成果可划分 3个层次。①基础层次 :中国总量控制排污指标体系研究 ;国家污染物总量宏观控制系统开发研究 ;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宏观分析研究。②方法层次 :淮河流域COD总量控制方法研究 ,包括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 ,淮河 1 997年目标评估以及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规范与实施指南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依托技术研究 ,包括中国各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1 2项主要污染物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建立污染物控制技术信息查询系统 ;水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导则 …  相似文献   

7.
钢铁行业是我国SO2总量减排的重点领域。本文深入剖析了钢铁行业SO2排放现状和污染控制经验,从排放标准、SO2控制效果和新增排放量等角度分析了"十二五"钢铁行业SO2减排压力。在此基础上,重点从总量控制体系建设、淘汰落后产能、源头和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环境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SO2总量减排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平顶山市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的、意义、程序与管理手段,以及总量控制的技术支持系统、监测及管理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针对沈阳西部污水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建立了“沈阳西部污水工业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工业源水污染控制指标——总量控制规划和工业源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技术经济政策——总量控制管理规程——总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组成.从而使水污染控制定量化、规范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的削减上。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之一,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除全面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措施外,包括碳税在内的经济政策措施,成为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