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重金属元素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测定了用生活垃圾及加有一定量铜、锌、铬、镍、铅、镉和砷等7种元素拌和的垃圾,经不同天数养殖后的蚓体及其蚓粪内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其迁移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用生活垃圾养殖的蚯蚓及其蚓粪均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彩色科教片《蚯蚓》摄制组于最近抵渝,并开始在我市拍摄养殖蚓蚯处理有机废弃物及蚯蚓养殖工艺等镜头。拍摄的主要内容有:良种蚯蚓的引进、筛选、培育及提纯复壮;蚯蚓作畜、禽、水产的高蛋白饲料及明显的促长、催肥作用;蚯蚓处理工、农、商业废弃物;蚯蚓处理活性污泥;蚓蚯处理城市垃圾以及蚓体、蚓粪综合利用途径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校园餐厨垃圾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繁殖的最佳条件,从赤子爱胜蚓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入手,在pH值、含水率和温度相对稳定条件下,设计了4组为期7周的堆肥实验,每周观察和记录蚯蚓的体重和数量,计算其日增重倍数和日繁殖倍数。结果表明:向120 g质量比为1∶6的新鲜餐厨垃圾与基土混合物中投加6条单蚓重150~200 mg的赤子爱胜蚓进行餐厨垃圾堆肥时,蚯蚓的生长繁殖状况最好,这可能是从生物视角上餐厨垃圾蚯蚓堆肥处理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包括露天堆放和自然填沟、卫生填埋、堆肥、焚烧、饲养蚯蚓、源头分类收集等。其中饲养蚯蚓处理有机垃圾不仅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投资不多,没有二次污染,而且处理后的蚓粪、蚓体还可利用。源头分类收集是当前处理垃圾最省钱、最少事、最快捷的方式,有人计算过避免产生1t垃圾和治理1t垃圾所需经费的比是 1:10。  相似文献   

5.
《蚓蚓的养殖与利用》是根据1982年重庆蚯蚓学术讨论会征集的论文选编而成,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国内蚯蚓养殖利用的科研成果与应用技术经验。主要介绍蚯蚓的生长、发育、繁殖、蚓种造育、蚯蚓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的养殖工艺与管理技术以及蚓蚓的饲用、药用、城市绿化用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可供大专院校生物系师生、医药、农林、环境保护、轻化工业等部门的管理干部与科技人员以及农村专业户、科技户等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庆江北织布厂是生产色织布为主的中型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染整废水,系采用生化曝气法进行处理的。废水净化后,产生大量的剩余活性污泥。一九八三年我们把污泥经过脱水和发酵等予处理后,采用养殖蚯蚓进行最后处理。污泥经过蚯蚓消化后,转化为无毒优良的蚓粪肥料,据试验,蚓粪是工厂和城市绿化、种花的佳品。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内,养殖利用蚯蚓已经发展为一项新兴事业,在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蚯蚓处理污泥的环境因素很多,如湿度、温度、饵料厚度、酸碱度、光线、振动等。根据我们养殖赤子爱胜蚓的试验和观察,关于饵料湿度、温度以及饵料厚度和每平方米蚯蚓密度等四方  相似文献   

7.
蚯蚓处理污泥反应器中,常伴大量的白色线蚓(寡毛纲、线蚓科).因此,本文以蚯蚓处理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白线蚓(Enchytraeus Spp.)接种密度对赤子爱胜蚓(Eisena fetida)处理城市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线蚓的密度显著影响了蚯蚓堆肥后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蚯蚓的生物量.白线蚓接种密度与蚯蚓堆肥产物的pH值、电导率(EC)、总氮(TN)呈负相关;与其总有机碳(TOC)、有效磷(AP)、重金属Cu、Zn、Pb、Cr及Cd的含量呈正相关.同时较高的白线蚓接种密度显著降低了蚯蚓的生长率,但蚯蚓的卵数未受显著影响.由此可知,蚯蚓和白线蚓在反应器中存在食物链竞争关系.本研究建议对蚯蚓处理污泥反应器中的白线蚓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蚯蚓的环境生态作用具有促进微生物和其他土壤动物活动、消化分解土壤中重金属的功能,并且能够破碎与分解枯落物。通过城市污泥和城市落叶发酵后建立起蚯蚓养殖基床,以赤子爱胜蚓为主体,通过蚯蚓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实现城市污泥无害化,达到城市污泥与落叶资源化的目的。通过设计四因子四水平正交试验探索赤子爱胜蚓处理城市污泥及落叶的最优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在落叶添加比例为35%,蚓床湿度为75%,培养温度为14℃,饲养密度为32mg/g时,赤子爱胜蚓对城市污泥和落叶的处理指标达到峰值,蚯蚓床对于污泥中重金属Cu和Zn的富集量分别为274.32μg/箱和420.98μg/箱,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治理“三废”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蚯蚓不但是净化土壤的能手,也是一名“环境保护的尖兵”。四川维尼纶厂于81年引进北星2号、大平2号、国内筛选出的重庆爱胜蚓、眉山爱胜蚓等四个品种。用污水场的脱水污泥、生活废渣、青草、等调制、发酵后的饵料进行人工养殖,经过一年多的中试,现已初步掌握这四个品种的生长条件、繁殖场所以及蚯蚓的分离、采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蚯蚓消灭垃圾。在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给各大都市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悉尼市的环保专家想出了利用蚯蚓消灭垃圾的妙法,结果大获成功。据介绍这种消除垃圾的设备是个“盒式装置”,经选择后的生活垃圾(需剔出骨头等硬物类)倒入铁盒后,底部的100条蚯蚓即会随着小洞爬上去吃生活垃圾。随着被蚯蚓“处理”过的垃圾(都已成碎屑)渐渐往下陷落,蚯  相似文献   

11.
2种表居型蚯蚓处理污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学民  黄魁  伏小勇  倪少仁 《环境科学》2010,31(5):1274-1279
用微小双胸蚓(Bimastus parvus)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2种表居型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研究了污泥理化性质和污泥减量以及蚯蚓生物量的变化,比较2种蚯蚓对污泥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2种蚯蚓对污泥的矿化、降解及减量能力基本一致.接种双胸蚓和爱胜蚓污泥的pH分别降至6.27、7.07,接种双胸蚓使污泥的N、P、K含量分别增加了31.96%、5.76%、17.91%,C/N、C/P降低了44.14%、30.69%;接种爱胜蚓使污泥的N、K含量分别增加了35.48%、11.58%,P含量、C/N、C/P降低了10.12%、46.73%、20.50%.接种双胸蚓和爱胜蚓均能降低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其降低次序分别为ZnCuPbCr和CuZnPbCr.实验结束后,2种蚯蚓的体重、卵数均显著增加,其生长率和生产率分别为76%~86%、156%~131%.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垃圾也在不断增多,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城市垃圾处理的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三种主要方法以及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养殖蚯蚓、制作农肥、焚烧发电三种方式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改善城市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城市垃圾处理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蚯蚓养殖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城市下水污泥、垃圾和各类工厂排放的污水沉降底泥等废物做饵料进行养殖的,用城市下水污泥养殖蚯蚓不仅能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而且还可得到大量蚯蚓,这种蚯蚓如能加以有效的利用将会给污泥的资源化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水葫芦对重金属有较强的生物富集作用.在利用蚯蚓堆制技术处理水葫芦时,蚯蚓可通过生物放大作用进一步累积重金属.为了研究蚯蚓堆制技术处理水葫芦过程中,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测定了模拟废水中生长的水葫芦茎叶部和根部的Cd(Ⅱ),Cr(Ⅵ),Pb(Ⅱ),Cu(Ⅱ),Ni(Ⅱ)含量,研究了蚯蚓堆制处理水葫芦茎叶过程中蚯蚓蚓体和蚓粪中的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术葫芦虽然可富集重金属,但主要集中在根部,茎叶部含量较少,以茎叶部饲养蚯蚓是较为安全的.当以茎叶部饲养蚯蚓时,受重金属污染的水葫芦可导致蚯蚓生长速率下降.但蚯蚓对重金属有一定耐受力,蚓粪中重金属含量远大于蚯蚓蚓体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郊区垃圾的产生量及垃圾处理现状的调查,着重介绍了一种将源头分类收集、好氧堆肥与蝗蚓处理相结合的综合生态处理法,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无二次污染,能从源头减少垃圾量,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再生,同时处理过程中养殖的蝗蚓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材料源,产生的蝗蚓粪是一种高效的有机肥料。因此,这种方法处理城市垃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蚯蚓堆肥处理4种不同有机废物,通过分析样品的温度、有机分含量、pH值以及实验前后样品的质量等参数的变化,比较蚯蚓堆肥处理不同有机垃圾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在合理条件下,蚯蚓堆肥可以直接处理生活有机垃圾和污泥(包括其堆肥后产物);2.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蚯蚓堆肥处理生活有机垃圾和污泥及其堆肥后产物过程中,其处理城市生活有机垃圾的效果最好,减量化和物降解率分别为69.8%和75%。  相似文献   

17.
蚯蚓在城市垃圾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上海郊区垃圾的产量及垃圾处理的现状的调查,着重介绍了一种将源头分类收集、好氧堆肥与蚯蚓处理相结合的生态处理法。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无二次污染,能从源头减少垃圾量,能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再生,同时处理过程中养殖的蚯蚓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材料源,产生的蚯蚓粪是一种高效的有机肥料。因此,这种方法处理城市垃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华北代表性农田的蚯蚓群落与重金属污染指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鲁中地区农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对蚯蚓群体构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做了重金属毒理试验。普通农田的调查显示,棕壤农田有蚯蚓3科,6属,8种;褐土农田3科,5属,6种;潮土农田3科,6属,6种。调查、分析及毒理试验显示,潮土农田中暗灰异唇蚓、湖北远盲蚓、日本杜拉蚓3个种是适用于反应指示的重金属污染敏感种,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威廉腔蚓3个种是适用于积累指示的重金属污染耐受性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蚯蚓粪粒制造高效率除臭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古以来,人们早就肯定蚯蚓对于土地的种种贡献,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公元前1800年时,古埃及就发现蚯蚓对农作物非常有益.之后,希腊哲学家兼生物学家阿力土突拉士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并作出了著名的判断性结论:“蚯蚓是土地的肠道”.其实,蚯蚓的功迹远远不止这些.它不仅对农作物非常有益,而且还可以食用,蚯蚓含有丰富的低脂肪和蛋白质成分,是目前日本及西欧国家餐桌上的佳肴.另外,蚯蚓也具有其它的特异功能.在养殖蚯蚓的饲养殖内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养殖室内的生物垃圾、纸浆渣及牲畜的粪便等,一旦经过蚯蚓吞吃、消化、排出粪粒后其臭味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展蚯蚓养殖事业,为农副业生产服务,并且积极探索蚯蚓在保护环境、处理城市废渣和污泥方面的作用,现在不少地方正在从事蚯蚓品种筛选和养殖试验。要科学地养好蚯蚓,应该首先了解蚯蚓的生物学特性。蚯蚓最显著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很强的适应性,这与它生活在土壤下面的习性有关,也与它在地面(土壤表层)觅食和进行交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