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再生资源》2005,(6):44-46
论坛贯彻科学发展观拓宽资源再生产业促进生物质能利用郭廷杰(2-1)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未来之路王岩王海英(2-5)对再生资源概念的理论思考朱海伦(3-1)逆向物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武云亮(4-1)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振兴资源再生产业的探讨郭廷杰(6-1)浅谈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梁生杰(6-5)循环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谢永清(2-8)优化产业链条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孝义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李立伟(2-13)循环经济下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黄少鹏(3-8)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刘佩红吴锐彬(3-11)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  相似文献   

2.
名词解释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R)”,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循环经济试点进入评判阶段,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评判体系尤为重要.在评述现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经济发展内涵,提出了“目标-结构-响应”3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案例研究表明,1996—2008年国家试点城市——邯郸市资源生产力大幅攀升,年均增长率达7.3%,而同期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年均下降率达4.5%;生产函数计量结果表明,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2004年的34%降至2005─2008年的21%.说明邯郸市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与资源输入和环境排放显著脱钩,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结构和响应层面的指标证明了目标层面上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提高生态效率为核心、以遵循3R技术为原则、以两低一高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阐述循环经济内涵,并就长沙环境质量、资源供需情况、农业发展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且分析了长沙推行循环经济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长沙新的发展经济模式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效率方法是研究循环经济的比较合适的定量方法。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生态效率分析模型,以徐州市为案例,对徐州市2000年-2007年的生态效率及演变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徐州市2000年-2007年间,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都有提高,生态效率也增长了1.12倍。徐州市循环经济处于比较有活力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性增强,提高生态效率成为促进徐州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电厂-采油厂-污水处理厂循环经济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荒盐碱滩上建设电厂-采油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为主的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研究,指明了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主要意义,详细探讨了不同产业间的资源相互最大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总结了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建设经验,为各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理念组织生产,实现物质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矿井水虽是煤炭开采的副产物,但也是种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水资源,利用各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使矿井水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生产,将极大地推动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基于目前环境保护中的循环经济理论,结合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现状,从而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中,并提出了应该顺应目前“绿色旅游”这种新旅游趋势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最终走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指在物质不断循环和能量不断梯级利用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资源开发、生产、运输、经营、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经济和社会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过程,使物质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充分的利用,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的提出不过几十年,但它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特别是发达国家为此迅速研究并进行立法.在这方面,德国走在前面.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就要求对循环经济进行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立法中要体现出来.德国《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为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借鉴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BPEIR)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91年至2005年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年-2005年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2.44%。其障碍因素呈现出从90年初期的社会经济因素和资源循环利用为主,90年后期资源减量投入为主,而到21世纪主要以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为主的变化趋势。根据评价结果,为提高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