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河流存在流域、河段、栖息地等空间嵌套尺度,各空间尺度对应了河流保护与治理的不同层面。以创新模式管理河流,有利于推进"河长制"深化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2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指出"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河长制"是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承担"河长",负责辖区内  相似文献   

2.
<正>一是步调统一的协调机制,二是全域治理的责任机制,三是多方参与的监控机制,四是从严从实的督导机制,五是协同联动的执法机制,六是奖惩分明的考评机制。"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不同流域、行政区域和行业。河长制涉及的部门多、层级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协调机制才不会"打架"?  相似文献   

3.
周仕凭 《绿叶》2008,(9):46-57
太湖蓝藻事件后,无锡实施"河长制",一把手当河长。每一条河流的水质变化,牵动着每一个"河长"的心。原来毫不起眼的河流,如今成了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水质不好,乌纱不保;水质改善,有奖金!"水污染"促成了"水治理","河长制",不应只是无锡的,它应属于"水危机"下的全中国,这是催生河清水绿的可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全市88座水库、425条6414公里河道全部纳入检查范围,共布设2319个检查点。河湖生态环境的监测、检查结果将全部汇总到河长制办公室,作为对各级河长的考核依据。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水日,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关于水的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北京市水务局表示《北京市河长制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将于上半年出台。对"河长"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这是让"河长制"真正接了地气,也是要见"真招"了。办  相似文献   

5.
“河长制”:一个有效而非长效的制度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这是江苏省无锡市为了治理太湖蓝藻污染,在国内首创的。之后,云南、河南、河北等地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也纷纷效仿。  相似文献   

6.
江西水资源丰富,河系发达,但水污染治理形势不容乐观。为解决当前严重的河湖污染及传统条块分割治理体制机制不畅问题,江西开启了独具特色的河长制治理序幕。河长制实施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内河区域工农业发达,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强,高校和民间公益组织众多,引导和培育"民间河长"的基础条件成熟。构建民间河长体系将对"河长制"产生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2,(8):56-56
本刊通讯员徐波陈洁张媛报道江苏省句容市日前出台了《关于下达"河长制"实施意见及明确市骨干河道河长的通知》,明确了境内13条列入省骨干河道、跨市河道所在镇(管委会)的一把手出任"河长",非骨干河道、跨市河道由所在各镇(管委会)负责人出任"河长"。涉及两镇以上的"河长制"事项,由句容市人民政府召集所在镇(管委会)人民政府协商确定。通知指出,按照"尊重规律、科学规划、标本兼治、治管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河道"河长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组织河道整治,加强监督考核,着力恢复和提高河道综合功能,畅通河网水系,维护水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  相似文献   

8.
《绿叶》2018,(10)
正珠三角及深圳在治理黑臭水体和践行《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过程中,存在观念转变问题,由民间组织建立的"民间河长"发挥了"公众参与"监督作用,推动了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创新。一、"河长制"与环保督察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  相似文献   

9.
6月8日,央视记者来到肥西县专访"河长制",并在《新闻联播》播出。肥西"河长制"真正有效地把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为环保责任主体落到了实处,解决了"九龙治水"治不了水的难题。七月流火。但在全国经济百强县——安徽肥西县,比这七月更加火热的是"三级河长"治理河湖污染的冲天干劲……央视关注百强肥西"河长制"6月8日,央视记者来到肥西县,对县长胡明文作"河长制"专访,并在《新闻联播》播出。期间,  相似文献   

10.
<正>全市逐级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上一级"河长"负责指导下一级"河长"加强流域区域内水环境保护,分解下达下一级"河长"水环境保护年度目标。贵州省毕节市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属长江流域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8%,珠江流域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长江流域在全市境内主要包括:长江干流岷江至嘉陵江水系(赤水河)、长江干流雅砻江至岷江水系(牛栏江-横江)、乌  相似文献   

11.
河长制从地方性实验到获得全国推广并正式写入法律,不过短短十年时间。河长制的成功之处在于解决了河湖管理保护"多龙治水"的困局,并调动了地方政府治水的积极性。但河长制也面临着高度依赖河长个人与考核制度的隐忧,其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人治与法治之争、应急机制与长效机制之辩,以及重奖励轻惩罚、强化权力集中弱化公众参与的评价。提升与完善河长制可以从制度内与制度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度内的提升是指河长制内部机制的改良,包括考核制度的完善、公众参与水平的提高;制度外的提升是指与河长制配套的制度环境建设,包括环保行政队伍与行政执法力度的加强,以及与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市场工具、政策工具与法律工具的综合 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松江区治水有"三制",静安区拆违与规划同步推进,闵行区区域联动,嘉定区一河一策,虹口区水里岸上一起抓,浦东新区探索全民治河模式,金山区千名河长"大巡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全国各省(区、市)2018年年底前要全面建立河长制。日前,上海市自我加压,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将提前一年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年年底前,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市、  相似文献   

13.
河长制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湖全面管理的机制性安排。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过程中,面临部分改革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如预期等问题,亟待进行全面评估。本文剖析了河长制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甄别了河长制与相关政策的逻辑联系,从政策过程的制定和执行阶段出发,通过指标法进行评估。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39个,并给出各级指标权重,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从得分情况来看,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总分为0.90分,评估结果为优秀;从一级指标评估结果来看,政策执行阶段总体好于政策制定阶段;从二级指标得分来看,长效执行机制评估结果为良好,方案制定的评估结果为合格,其余为优秀;从三级指标得分来看,优良率达71.79%。在此基础上,从法律法规、政策协同、跨省协调、任务统筹、管护手段、社会参与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臭水体一向是水污染防治中的"老大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J河屡次上榜黑臭名单,虽历经多次河道整治,短期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难以长效保持。为探究J河屡治难清的原因,从技术专家视角来看,治污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但技术效用的实现也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从生活者视角来看,居民与河流的社会距离逐渐疏远,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受到忽视;从"河长制"治理视角来看,各部门之间、民众与"河长"之间的联动合作受阻,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黑臭河道长效治理过程中,专家、公众和政府三类主体不可分割,三者应当共同面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5.
读者评刊     
<正>@马兆国:上一期《河长制,还百姓一河清水》栏目做得好!随着省、市、县、乡四级党政领导担任总河长和河长制度出炉,我国江河湖泊正式进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责任辖区。这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的中国方案,是推进河湖水系治理的有效抓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治理与管理大不同,新时期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河长制"提出了新要求,具体体现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现代化和治理模式市场化等。当前河长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组织体系不完善、法律地位不清、河长职责边界不清、媒体存有偏见、公众认同参与度有待提升等问题。要推进"河长制"走向"河长治",需要不断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构建多元治理体系,努力提升治理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治理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正>河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着省、市、县、乡四级党政领导担任总河长和河长的制度新鲜出炉,我国江河湖泊正式进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责任辖区。这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的中国方案,是推进河湖水系治理的有效抓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2016年10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  相似文献   

18.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川东北B市两区三县推行河长制地区的农村居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河长制是目前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居民对河长制的认知情况较差,应当构建治水信息化平台,加大河长制宣传力度,拓宽农村居民参与力度,将河长作为整个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纽带,将政府治水与农村居民水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构建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3,(7):10-11
包河区实施的"河长制",让包河区大多数人的神经都被"水"这个字紧绷着,他们很多工作都围绕着"河长"展开。而他们的努力,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打造"人水和谐"的魅力包河。戴永根与关镇河的故事"看看,现在的河道没有杂物了,比以前干净了许多。"5月28日上午,记者站在合肥市包河区淝河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将这一在部分省区市实践了多年的治水方式形成制度、推向全国,在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合肥作为早期试水“河长制”的地方,在2013年,便实现了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河长”全覆盖,并探究了“一河一策”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