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六、太阳和地球辐射的测量测量太阳辐射有种种目的:(1)气候和农业上需要;(2)为设计太阳能收集器和储能装置;(3)预报太阳能的可用状况。此外,太阳辐射强度或净辐射通量强度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关系,可提供大气扩散能力的量度。净辐射通量测量还可用来表示白天和  相似文献   

2.
将平板陶瓷膜组成膜组件对烟气水分和余热进行回收,考察了烟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冷却水温度等参数对膜组件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工况下,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温度、烟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冷却水温度的降低而上升;水通量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而上升,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先上升后降低;膜组件的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最高分别可达22.0 kg/(m2·h)和36.3%。平板陶瓷膜回收的热量主要来自烟气潜热,烟气潜热换热量与水通量呈正相关变化趋势。在实验工况下,平板陶瓷膜组件的总传热系数最高为412 W/(m2·℃),高于多通道管式陶瓷膜和单通道管式陶瓷膜。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吸附Pb~(2+)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β-环糊精(3-CD)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制得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研究了β-CDP微球对Pb~(2+)的吸附特性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β-CDP微球对Pb~(2+)的吸附既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也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β-CDP微球对Pb~(2+)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的线性拟合方程为ρ_e/Q_m=0.049 5ρ_0+0.030 3,相关系数为0.993 7;β-CDP微球对Pb~(2+)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的线性拟合方程为lgQ_e=0.145 4 lgρ_e+0.970 1,相关系数为0.992 9。  相似文献   

4.
错流过滤活性污泥过程中膜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通量阶式递增法对自制未改性滤膜用于膜生物反应器时的临界通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膜生物反应器的临界通量为23.8 L(/ m2·h).在低于临界通量的条件下,对膜过滤活性污泥的污染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膜通量的衰减同时符合膜阻力模型、孔堵塞阻力模型和滤饼层阻力模型.对运行后过滤阻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反相微悬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β-环糊精(β-CD)微球,用丁二酸酐对β-CD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pH敏感性β-CD(pH-β-CD)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吸附时间和微球加入量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为10.0、吸附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50 mg时,pH-β-CD微球吸附量为16.1 mg/g;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250 mg时,pH-β-CD微球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6.2%.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厂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MMF-UF-RO)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发生污堵的问题, 采用在MMF装置前加入NaOH混凝沉淀的改进工艺代替加入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的原工艺.模拟原工艺水样的初始UF膜通量较低,过滤后UF膜通量下降35%左右;模拟改进工艺水样的初始UF膜通量较高,且UF膜通量基本无变化.改进工艺UF装置出水中除SiO_2外,其他物质的质量浓度远小于原工艺UF装置出水,可有效改善RO装置的进水水质.改进工艺的MMF和UF的运行稳定性均明显优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β-环糊精(β-CD)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的β-CD微球对对苯二酚单甲基醚( HQMME)的静态吸附行为,分析了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β-CD微球对HQMME的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β-CD微球对HQMME的吸附等温线可同时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在不同温度下,β-CD微球吸附HQMME的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均为负值,说明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谱图对比分析表明,丙烯酰胺成功地接枝到壳聚糖上,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产物的热重-差热(TG-DSC)谱图表明,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比壳聚糖差。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作为絮凝剂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条件为:絮凝剂加入量4.0 mg/L,沉降时间20 min,溶液pH 7。处理印染废水时,与壳聚糖相比,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加入量较少而COD去除效果较好。在废水pH为7、絮凝剂加入量为100 mg/L、沉降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废水COD去除率达41.55%。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热法,以均苯三甲酸(H3BTC)为有机配体与硝酸铜进行反应合成了Cu2(BTC).通过XRD和SEM等方法对Cu2(BTC)3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u2(BTC)3是一种典型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呈现规整的八面体晶状结构,晶粒大小为2~20 μm.相同条件下Cu2(BTC)3对CO2的吸附量高于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且随着吸附压力的升高吸附量明显增大,随着吸附温度的降低吸附量也增大.在0.4 MPa、25℃的条件下,用Cu2(BTC)3作吸附剂可以很好地分离CO2体积分数为5%和20%的CO2-甲烷混合气体,且对CO2含量低的混合气体分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醚砜超滤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固相转化法,以聚醚砜(P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原料制备PES超滤膜,并添加纳米TiO_2制备改性PES超滤膜.纳米TiO_2可降低制膜液的黏度,提高膜的亲水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在PES质量分数为18%、PVP质量分数为12%、TiO_2质量分数为5.3%、DMAc质量分数为64.7%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PES超滤膜性能最佳,在24 ℃、0.2 Mpa操作条件下,膜的纯水通量为80.31 mL/ (cm~2·h), 截留率达99.16%.改性PES超滤膜过滤出水水质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清洗后,未改性PES超滤膜的膜通量恢复率为68.08%,改性PES超滤膜的膜通量恢复率为85.3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2%,出水水质优良。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膜组件能长时间维持大于10L/(m2.h)的运行通量,膜通量与过滤阻力在不同的运行阶段的变化规律可分别用层流模型与浓差极化模型来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2.
外置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油田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外置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油田废水,废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的微生物降解,然后通过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过滤,出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在1m g/L以下,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在3m g/L以下。考察了细菌的筛选、生物膜的培养驯化及压力、温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高效原油降解菌有很好的除油效果;生物膜经培养驯化成熟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细菌浓度为1×106个/mL;膜通量随压力和温度的适当提高而增加,适宜的操作压力为0.08M Pa,温度为20~28℃。分别用超滤水反冲洗、稀碱、稀酸、杀菌剂(如N aC lO溶液)和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超滤膜,可使膜通量恢复到新膜的98%以上;在生物除油工序后增加沉淀池,膜污染可减少约7.77%。  相似文献   

13.
TiO2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TiO2水溶胶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并用改性膜过滤蛋白质溶液和乳化油废水,探讨了纳米TiO2水溶胶加入量对膜通量恢复率和清洗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TiO2质量分数为0.10%时,改性膜PVDF-1的膜通量恢复率最高,过滤蛋白质溶液时膜通量恢复率达90%以上,过滤乳化油废水时膜通量恢复率达82%以上.与PVDF膜相比,改性膜的清洗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VDF-1改性膜过滤蛋白质溶液和乳化油废水时的清洗周期最长,分别达370 min和400 min.水滴与PVDF膜的接触角为93.,与PVDF-1改性膜的接触角为45.,说明改性膜的亲水性能已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综合分析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的效益情况,从单项治理措施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入手,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标准,分别用六个效益指数表示。运用1g~(-1)(sum from i=1 to 6 1gP_1/6)公式,计算出不同污染治理设施的效益状况。为治理装置分析评价提供了简明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用Seppak-C_(18)小柱(Waters.Co.)对水中痕量多环芳烃进行富集、洗脱的最佳实验条件,确定了用Zorbaxods柱分离PAH的色谱操作条件。应用紫外(250nm)和荧光(Ex/Em=295nm/427nm)检测器串联的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PAH的检测下限。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其实验结果与用环巴烷萃取法测定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天然气热氯化法制四氯化碳中多氯代烃在气相色谱仪上,采用硅酮弹性体SE-301柱子,以氢作载气时在三种温度下进行了分离。主要讨论了热导池检测器,以“横截面”法。对多氯代烃的定量相对应答值进行了预测,推出末端基Cl_n的单位RMR值=47+20n-n~2的函数关系,并以文献数据和实验数据証实此法计算结果没有超过10%,因而对多氯代烃杂质组份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辐射对稳定边界层湍流通量垂直分布影响,并应用局地相似理论,获得了湍流通量垂直分布指数的取值范围和约束条件。其结果与边界层观测资料符合得较好。此外,指出了Nieuwstadt(1984)和Sorbjan(1989)结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恒温水浴法制得纳米β-Fe OOH,将其负载在改性沸石(SMZ)上制得复合材料β-Fe OOH/SMZ。用β-Fe OOH/SMZ吸附溶液中的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初始Cr(Ⅵ)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Fe OOH/SMZ对Cr(Ⅵ)的最佳吸附时间为5 h,适宜的溶液p H为6.0;随着初始Cr(Ⅵ)质量浓度的增加,β-Fe OOH/SMZ对Cr(Ⅵ)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β-Fe OOH/SMZ加入量为5.0 g/L、溶液p H为6.0、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50 mg/L、吸附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吸附量最高(为22.1 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用于描述β-Fe OOH/SMZ对Cr(Ⅵ)的吸附过程。该吸附由多个过程共同控制,颗粒内扩散并非唯一控速步骤。Freundlich等温方程比D-R等温方程更适于描述Cr(Ⅵ)在β-Fe OOH/SMZ上的吸附行为,β-Fe OOH/SMZ对Cr(Ⅵ)的吸附为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硝酸作为氧化剂,对树脂基球形活性炭(RCS)表面进行氧化改性,分别考察了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及硝酸浓度对改性RCS吸附脱除油品中二苯并噻吩(DBT)的性能影响.通过N2吸附、Boehm滴定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RCS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较为经济有效的改性工艺条件为硝酸浓度10 mol/L,氧化温度60℃,氧化时间3h;改性RCS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都有所下降;硝酸改性后,RCS的表面酸性基团含量由0.83 mmol/g提高至3.85 mmol/g;改性前后RCS吸附DBT的等温线可较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20.
耐高温反渗透膜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化工工艺废水的超滤出水为原水,采用耐高温反渗透膜进行处理,考察了操作压力、废水pH、膜面流速及废水总铁质量浓度对耐高温反渗透膜产水通量及脱盐率(以电导率减小率计,下同)和TOC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24 MPa、废水pH为7.60、膜面流速为2.0 m/s的最佳条件下运行4 200 min后,产水通量衰减约73%,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为95%~97%,TOC去除率为83%~95%,出水电导率在50μs/cm左右,出水TOC为21~23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