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最近,国务院批准了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单位、学科或专业名单。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已被批准为《安全技术与工程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多年来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初,该所提出了《安全技术与工程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申请。国家劳动总局召开有关专家会议,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的规定进行了初审。会上一致认为,劳动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安全技术与工程学》是工学门类中的边缘学科。从北京市劳动保…  相似文献   

2.
由于过去我国工业基础较薄弱 ,矿业领域的安全问题较多等缘故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 ,“安全技术及工程”作为二级学科、专业被列在一级学科“矿业工程”的名下。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 ,各领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并且随着安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仍将“安全技术及工程”列在“矿业工程”名下已不适应目前的形势要求。笔者就“安全科学与工程”名称的内涵、单设一级学科 (专业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大量的论据 ,充分地阐述了应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 ,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3.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劳动部,从事劳动保护工作.近30年来,始终与《劳动保护》杂志保持密切联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缘分使然. 我没学过劳动保护专业,刚工作时单位阅览室这方面的书籍刊物不多,翻阅最多的要算《劳动保护》杂志,其全面性、政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适合各类读者,尤其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在她的引导下,结合学习日本学者青岛贤司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安全教育学》,我顺利地度过了劳动保护专业启蒙教育阶段.渐渐地,《劳动保护》杂志成为我每期必看的杂志和工作中必备的参考书,她不仅是我专业学习的引路人,而且是我工作中的亲密导师.  相似文献   

4.
劳动人事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为劳动保护科技队伍建设做了一些基础工作。为了使广大劳动保护工作者对这些基础工作有所了解,以利于有关工作的开展,记者访问了科技委负责人。 记者问:劳动人事部科技委成立一年多来,为劳动保护科技队伍的建设做了许多基础工作,您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主要的给本刊读者作个介绍? 答:1986年以来,有关科技队伍建设,部科技委主要抓了四件事。一是抓了劳动保护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职称)的评定;二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必要性、现实可行性、学科的实践基础、学科的科学基础、学科的结构体系等方面,对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安全科学与工程”下设二级学科、专业的框架;阐述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和其他与安全学科相关学科的关系、生源关系、与现有安全学科相关的二级学科的关系、与现有安全学科相关的二级学科的学位授予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学缘关系。论证结论表明目前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尽快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单列为一级学科,并在其下设“安全科学”、“安全工程”2个二级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2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安全学科单列为一级学科(原仅是矿业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成为工学门类下的第37个一级学科,名称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代码为0837。将来全国报考安全专业的学生,从本科到博士将可获得安  相似文献   

7.
从劳动保护科学概念入手,介绍了"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学科、专业的诞生过程,较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安全科学学科初创的始末.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成立与安全工程试办专业的确立到安全科学学科概念及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的提出,见证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认识提高与应用的过程.安全科学学科创建时期是我国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8.
学员同志们: 感谢你们来信提出的宝贵意见。举办这种大型的劳动保护专业培训班。在全国尚属首次,缺乏经验,希望与全体学员一起努力,将这个班办好。对来信所提问题,除个别专函作复外.现就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讲述如下。 一、本班十门课用教材均由主讲指导教师精选或编写,已有四本寄出。第二批包括《工业卫生知识讲座》、《尘源控制与治理技术》将在六月寄出。最后《机械安全技术》、《工业防火防爆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等四本教材将于秋后出版寄发。 二、请学员们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自订学习计划,并参照陆续发布的…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15日,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西郊宾馆召开了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列为一级学科的课题评审会。会议由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人事培训司黄玉治司长主持,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孙华山副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汪旭光、高金吉、钱鸣高、钟群鹏、范维澄、李鹤林、洪佰潜等7名院士、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宗之、课题顾问刘潜及部分高校指委会…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劳动保护学会确定了1987年工作要点。首先是尽快成立矿山安全、职业卫生 锅炉压力容器、地质勘探安全等4个专业委员会和科普教育、出版编辑两个工作委员会,协助建立省、市和部委学会。第二是召开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是围绕劳动保护科学技术中的突出问题和学科发展需要,召开学术会议,向全国学术讨论会推荐论文。中日互邀学术代表团,研讨安全工程理论和应用问题。第四是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安全工程、卫生工程学科专业的教育目录和图书资料分类目录的设置等。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确定1987年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从劳动保护科学概念人手,介绍了“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学科、专业的诞生过程,较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安全科学学科初创的始末。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成立与安全工程试办专业的确立到安全科学学科概念及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的提出,见证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认识提高与应用的过程。安全科学学科创建时期是我国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安全科学技术理论 ,增强全民族安全科技文化意识 ,促进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综合发展 ,《中国安全科学》编辑部为从事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职业安全、预防医学、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环境保护、防灾防损等方面的安全专业人员、执业人员 ,注册安全工程师 ,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 ,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环保、劳动保护的管理干部、安技专职人员 ,中等、高等院校有关师生 ,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 ,各行各业广大职工 ,与安全科学技术有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安全卫生监察、监督、诊断工作者及职业安全健康中介机构技术人…  相似文献   

13.
《吉林劳动保护》2000,(2):14-15
根据国家经贸委《关于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国经贸安全[1999]500号,经审核,确认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50家第二批申报单位具备了从事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条件,同意颁发《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证书》,并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4.
齐书芳 《安全》2012,33(5):57-59
正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劳保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安全领域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市属公益型科研单位,1981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第一批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之一,曾被市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原名“中国劳动出版社”)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领导,近年来,连续两次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良好出版社”,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集体”。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综合管理工作曾长期由劳动部门主管,因此,中国劳动出版社汇聚了一批精通专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专业编辑,以及全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领域的专家型作者。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家新闻出版署仍批准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类图书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我社在长期的编辑出版业务实践中,已成为全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类图书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出版单位。我社出版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类图书主要有以下七大类:  相似文献   

16.
为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中国劳动保护学会曾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研究所)主持编辑了《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管理》资料集。 该资料集收集了美、日、苏、加、法、印等国及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调查、检查、评价、经济损失计算、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等方面的重要文件和文章。许多方法行之有效、简单适用。在系统安全分析方面,重点介绍了管理失误与危险树(MORT)分析方法。不少方法容易掌握,可直接引用;有些标准有宝贵的参考价值。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主持…  相似文献   

17.
甘心孟  高级工程师 ,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劳动安全与健康》杂志主编、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福州大学兼职教授。福建省福州市人 ,194 8年 2月出生 ,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 1984年调进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 ,16年来一直从事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灾害风险评价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和全国安全科学学术交流会上发表论文 5 0多篇 ,其中两篇论文获福建省第三届、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1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一份杂志,承载着一段历史.历史赋予了它以人为本的神圣使命,时代为它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60年的《劳动保护》杂志,见证了新中国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历程,留下了几代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工作者奋斗的时代烙印. 60年来,《劳动保护》杂志坚守在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阵地,秉承"尊重、热爱、保护生命"的办刊宗旨,围绕国家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解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提供安全生产政策资讯;推广与传播前沿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科技知识,搭建安全培训教育平台;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展示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专业领域万千变化,已成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品牌刊物.《劳动保护》杂志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唯一一家两次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的国家级科技期刊,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优秀品牌期刊.  相似文献   

19.
姜亢 《安全》2013,34(1):5-8
"工业卫生"的称呼最早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关于"工业卫生"定义是,工业卫生是致力于识别、预防、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引起工人或者周围居民疾病、影响健康和舒适度的环境因素的科学。关于"工业卫生"(industrial hygiene),在我国与其相同或相近的称呼有"卫生工程"、"工厂卫生"、"劳动卫生"、"职业卫生"及"职业健康"等。基于我国传统的学科观点,"工业卫生"与"工业安全"相对应,是"劳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卫生工程"最为接近;它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如何运用工程学的方法,通过调整和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工作效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03,(5):80-80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原名“中国劳动出版社”)直属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年来,连续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良好出版社”,并荣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的称号。我社在长期的编辑出版业务实践中,汇聚了一批精通专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专业编辑,以及全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领域的专家型作者,已成为全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类图书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出版单位和出版基地。我社出版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类图书主要有以下七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