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酸性媒介黑T与派拉丁兰RRN的厌氧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在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时酸性媒介黑T,派拉丁兰RRN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酸性媒介黑T、派拉丁兰RRN还原氮氮双键效果较好,酸性媒介黑T、派拉丁兰RRN的厌氧降解都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0.2238mg/(h·L)和0.2652mg/(h·L);半衰期分别为34h和35h,在同样条件下派拉丁兰RRN的厌氧降解比酸性媒介黑T降解快.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筛选出的四种结构相似的醌类氧化还原介体对酸性红B厌氧脱色的促进作用,并以催化效果最佳的蒽醌-2-磺酸钠为醌介体模型,探讨了醌介体催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降解路径。在35℃中温厌氧条件下,采用间歇批量实验法,测定不同体系中醌介体催化酸性红B脱色效果。结果表明:①在酸性红B浓度为150mg·L-1,醌介体浓度为0.16mmol/L,反应时间为4h时,结构相似的四种醌介体均可促进酸性红B脱色,反应效率提高了1.62.4倍,其大小顺序为AQS>2,7-AQDS>AQDS>α-AQS;②AQS在催化酸性红B降解过程中与传统厌氧微生物降解路径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ZnO-TiO_2在三相光催化反应器中降解酸性大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i(SO4)2和ZnSO4.7H2O为原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XRD和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在自制的三相内循环光催化反应器中,对pH值、催化剂加入量、酸性大红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pH=10、催化剂用量为0.8mg/L、初始浓度为25mg/L、光照时间为90min时,酸性大红的降解率可达98.82%;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酸性大红的光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k)与初始溶液浓度(C0)的关系为lnk=-0.8096lnC0-1.2362。  相似文献   

4.
偶氮染料派拉丁蓝RRN脱色细菌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驯化后的处理毛纺厂染料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降解高效菌 ,经鉴定该菌为嗜热鞘氨醇杆菌 (Sphingob acteriumThalpopilum) .该菌株 5d内对派拉丁蓝RRN的脱色率为 34% ,比驯化污泥同期的脱色率 (15 % )有很大提高 .降解特性试验发现该菌株适宜的扩大培养时间为 3— 4d ;最佳菌体投加量为 3— 4g/L ;染料浓度在 2 0 0mg/L范围内时 ,浓度对细菌降解作用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其它染料的生物降解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说明专一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菌株 Arthrobacter sp. CN2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特性与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对硝基苯酚降解菌Arthrobacter sp.CN2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本文分别分析了p H、盐浓度和额外添加碳源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同时对降解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分析.菌株CN2在p H 7.0~8.0,Na Cl浓度60 g·L-1之间能够高效降解对硝基苯酚,72 h内对50 mg·L-1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均大于90%.同时发现适量添加葡萄糖(0.5%)可显著促进CN2降解对硝基苯酚,与不添加葡萄糖条件下相比,达到90%降解率所需时间缩短了16 h.当对硝基苯酚浓度低于300 mg·L-1时,菌株CN2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在0.021 7~0.025 0之间.在生物反应器中应用菌株CN2模拟处理工业废水,3 L含对硝基苯酚废水(100 mg·L-1)在72h的降解率大于90%.研究表明,菌株Arthrobacter sp.CN2能够高效地降解对硝基苯酚,对于环境有良好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H2O2存在条件下,对酸性黑染料进行强化日光照射处理,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pH值、光照强度、不同阴离子等因素对酸性黑染料废水脱色的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光解脱色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较高光强下时,降解速率增加并不明显。酸性黑在酸性媒介的光解脱色速率比碱性媒介略大。除SO42-离子外,实验范围内的其它Br-、NO3-、Cl-和NO2-等阴离子,均对降解速率有负影响,其中NO2-对脱色降解速率影响最显著。处理前后的UV-Vis谱图分析表明酸性黑在强化日光/H2O2光解处理中脱色是因为染料发生氧化光降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机改性镁铝层状氢氧化物对酸性橙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以十二烷基硫酸根为层间阴离子的有机改性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SDS),对其进行XRD、FT-IR表征,并研究其对水中阴离子染料酸性橙Ⅱ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值、染料浓度、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酸性橙Ⅱ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DHs-SDS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具有明显的脱色效果,25℃下,0.2 g·L-1和0.4 g·L-1的LDHs-SDS对浓度为100 mg·L-1和200mg·L-1染料的脱色率可分别达到97.41%和97.13%.在pH为3~11之间,吸附效果良好;吸附在2h内完成;LDHs-SDS对酸性橙Ⅱ的饱和吸附量为486.44 mg·g-1.吸附规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阴离子染料去除方面,LDHs-SDS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血清瓶批试实验,研究了3种具有不同抑制机理的抗生素(青霉素G钠、土霉素盐酸盐和硫酸多粘菌素E)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脱氮性能的短期抑制特性.不添加抗生素时,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NH_4~+-N和NO_2~--N降解速率分别为0.252,0.375kg N/(kg VSS·d).浓度为3000mg/L的青霉素G钠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活性抑制作用较小.土霉素盐酸盐和硫酸多粘菌素E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活性抑制作用较强.土霉素盐酸盐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400mg/L实验组的NH_4~+-N降解速率分别为0.250,0.237,0.200,0.117,0.062kg N/(kg VSS·d);N0_2~--N降解速率分别为0.324,0.304,0.296,0.244,0.069kg N/(kg VSS·d).硫酸多粘菌素E浓度分别为30,70,90,100,300mg/L实验组的NH_4~+-N降解速率分别为0.230,0.134,0.094,0.022,0.007kg N/(kg VSS.d);N0_2~--N降解速率分别为0.351,0.203,0.133,0.039,0.004kg N/(kg VSS·d).青霉素G钠、土霉素盐酸盐和硫酸多粘菌素E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活性的抑制作用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9.
活性黑KN-B染料的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考察了厌氧条件下活性黑KN-B的生物降解历程,同时对染料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可以单独降解活性黑KN-B(以活性黑为单一碳源时,活性黑KN-B的24降解率为43.1%),也可以在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条件下降解活性黑KN-B;以活性黑KN-B为单一碳源时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时其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降解前和降解24h后的降解液采用UV一可见、红外光谱分析,用UV-可见光谱发现活性黑KN-B在可见光区600nm处的吸收峰已消失,并且紫外区309nm处的吸收峰减弱,但255nm处的吸收峰增强,说明活性黑KN-B染料中的偶氮键断裂后生成芳香胺类化合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降解。用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与UV-可见光谱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溶液中的五氯酚(PCP)在γ辐照和过氧化氢(H2O2)联合作用下的降解.PCP的初始浓度为27.7 mg·L-1,外加H2O2的初始浓度为0、50和100 mg·L-1.结果表明,PCP在不同条件下的辐照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当外加H2O2的初始浓度在0~100 mg·L-1时,PCP的去除率、矿化率和脱氯...  相似文献   

11.
反应萃取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和DSD酸工业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三烷基胺(Alamine 336)和氯化季铵盐(Aliquat 336)为萃取剂,正辛醇为助溶剂,煤油为稀释剂,进行H酸、DSD酸及其工业废水反应萃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萃取率与溶液的pH值有关,Alamine 336体系适于酸性较强废水的处理,Aliquat 336体系适于中性废水的处理;采用多级错流萃取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两性官能团化合物和色度,去除率达99%以上,反萃率可达100%,工艺简单易行,溶剂可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12.
酸化之海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并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不仅导致气温上升,而且还使海洋"酸化",对生活在占地球表面近3/4的海洋里的生物也造成巨大影响。大气与海洋源源不断地进行着酸性气体的交换。因此,释放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快就会被海水吸收并在数百年时间里由海面溶入,沉入海  相似文献   

13.
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厦门市海洋性降水中的甲、乙酸及某些阴、阳离子。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弱有机酸及其与阴阳离子的关系;讨论了其来源及对厦门酸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庐山降水的化学特征和酸化趋势,于2011年夏季及2012年春季在庐山进行降水采集,对降水的p H、主要阴阳离子和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性降水出现频率为100%,p H均值为4.44。降水中SO_4~(2-)、NH_4~+、NO_3~-和Ca~(2+)占总离子的70.1%,降水酸度主要贡献为H_2SO457%、HNO_325%及有机酸19%。降水的相对酸度较高,在2011年夏季和2012年春季分别为0.47和0.32。而SO_4~(2-)/NO_3~-则分别为2.28和2.63。相对于1993年春季,庐山降水酸度趋于降低,SO_4~(2-)、Ca~(2+)浓度水平下降明显,而NH_4~+、NO_3~-略有升高,HNO_3对酸度的贡献增加,降水已由硫酸型污染转成混合型污染。相对于国内其他背景站点,庐山降水酸度较高,但总离子浓度水平较低,因此庐山作为研究中国东南酸雨区的背景站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微波酸活化粉煤灰吸附酸性大红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为吸附剂,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等对吸附脱色效果的影响。在酸性大红染料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pH=5、活化粉煤灰投加量为10 g/L吸附1 h时,活化粉煤灰对酸性大红的脱色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96%。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吸附去除酸性大红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改性前后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线性相关系数良好。  相似文献   

16.
强化混凝对腐殖酸和富里酸去除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腐殖酸和富里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硫酸铝、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这4种混凝剂的强化混凝效果,并研究了pH、浊度及Ca2+、腐殖酸和富里酸相对含量对强化混凝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混凝剂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要高于富里酸,三氯化铁和硫酸铝比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在混凝剂投量为40 mg.L-1时,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混凝后可将水样中富里酸浓度由10 mg.L-1分别降为3.22、4.34、5.85和4.86 mg.L-1,而腐殖酸浓度可分别降至1.13、2.13、3.44和2.50 mg.L-1.三氯化铁和硫酸铝强化混凝的最佳pH为5.5~6.5,在其它pH范围强化混凝效果降低;水样中有机物浓度越高,混凝效果越差,富里酸/腐殖酸>0.4后混凝效果明显变差.浊度对混凝剂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较小,Ca2+浓度的增加可提高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茂奎 《环境科技》2006,19(6):25-26,29
硫酸净化工序污水或稀酸中,不仅含有硫酸和大量的矿尘,而且还含有的砷、氟等有害物质,采用半封闭酸洗流程,可减少排污和中和量,回收利用稀酸,稳定达标排污,有着明显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水洗流程改为半封闭酸洗流程,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对现在仍然采用水洗流程的中小硫酸装置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钠凝胶球去除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海藻酸钠-钙凝胶球、海藻酸钠-钙-铁(Ⅲ)凝胶球、海藻酸钠-铁(Ⅲ)凝胶球对水体中单宁酸和没食子酸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50mL(50mg/L)的模拟污水进行吸附,海藻酸钠-铁凝胶球和海藻酸钠-钙-铁(Ⅲ)凝胶球的吸附效果优于海藻酸钠-钙凝胶球,吸附120min后,使用Fe(Ⅲ)凝胶球对单宁酸的去除率可达97%,对没食子酸的去除率可达99%,对两种物质的吸附量分别为8.0、8.3mg/g,使用海藻酸钠-钙-铁(Ⅲ)凝胶球对单宁酸、没食子酸的去除率可达84%和97%,对两种物质的吸附量分别为7.0、8.0 mg/g。饱和吸附后海藻酸钠-钙-铁(Ⅲ)凝胶球可以再生利用,对单宁酸的去除效果随着降解再生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对聚天冬氨酸(PASP)毒理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LD50≥5000mg/kg.bw,证明PASP是实际无毒物质;在剂量为5.0g/kg.bw以下时,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的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相近,说明PASP不是染色体畸变型的致突变物质;对TA97,TA98,TA100和TA102四种菌株,在剂量为0.008~5mg/皿范围内,投加与不加S9时PASP的MR最大值为1.45,最低值为0.67,呈阴性,即PASP不是基因致突变物质.研究结果对PASP阻垢剂的工业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