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跨国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处理边界、航运及渔业问题,到近期更多地关注跨界水资源的水量分配、污染控制、洪水控制等,相关国际条约也不断在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上取得完善和发展.我国涉及的跨界水资源利用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流域.目前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跨界水合作已成为重点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条法、国际经验、中俄跨界水保护合作三方面分析了跨国界流域内上下游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第一,上游国家主要强调国家主权,下游国家则强调国际义务;第二,已有国际条约规定的跨国界流域内各国的权利和义务较多,但具体落实这些义务并不容易;第三,国际实践表明,跨国界流域上下游国家之间的具体合作模式要根据国家实力对比及利益博弈关系确定,并以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第四,我国没有签署有关跨界河流的多边条约,故不受其约束,但这些条约对于跨界水双边合作协定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跨国界河流管理国家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4月,哈萨克斯坦颁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2014—2040年国家水资源管理纲要》,作为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第一份重要水资源国家战略文件,该纲要将跨界河流管理列为了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研究跨界水在哈萨克斯坦的重要战略地位,分析哈萨克斯坦政府对跨国界河流国际合作的重要观点、认识和采取的策略。本研究指出,哈萨克斯坦政府高度重视跨国界水问题在哈国重要战略地位,积极拓宽环保合作内涵,《水资源管理纲要》执行机构变更对哈水资源管理的产生重要影响。哈萨克斯坦政府对跨国界河流国际合作的重要观点、认识和采取的策略,对于处理好我国跨界河流环保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跨国水资源和谐开发十大关系法律初探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跨国水资源特有的属性使其对于一个国家具有多方面的利益,因跨国水资源开发而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针对这些矛盾以及可能引发的新争端,应对跨国河流的开发保护现状和未来利用计划以及涉及邻国利益可能引发的争端,有通盘的权衡和充分的认识,因此,结合相关法律,处理好跨国水资源开发中的十大关系将成为跨国水资源和谐开发的关键。具体包括:国家主权与水权之间的关系;国家主权与云雾等大气水之间的关系;下游流域国家之间的关系;先利用国家与后开发国家之间的关系;跨国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水资源公平利用与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跨国水资源的冲突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关系;利益分享与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损害预防的关系;流域国家与非流域国家之间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开发跨国河流时也应受到启发,做到既满足自身需要,又兼顾他国利益,以实现跨国水资源的和谐开发。  相似文献   

4.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立法缺失与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淡水资源日益紧缺、污染事故频发以及日益兴起的"中国水威胁论"等情况,既充分、合理,又合法、有据地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以宏观的视野检视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立法,存在诸如:缺乏双边或多边区域性专项水协定;立法理念不协调;水资源污染防治立法视野狭隘等缺失.应采取健全双边或多边的区域性专项水协定体系,调整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拓宽立法视野,兼顾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保育及水环境保护等措施规制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流域工农业和社会不断发展,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使得水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文中针对开都-孔雀河流域现状,采用河流一维模型和湖库非均匀混合模型,分析计算了开都-孔雀河流域各主要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制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并针对流域环境及污染特点,从工程措施、监督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跨国河流突发性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瑞士一处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导致莱茵河污染,流域内多国遭遇严重污染;2000年,罗马尼亚一金矿污水处理池破裂,多瑙河流域多个国家深受其害;2005年,松花江水遭到污染,污染经黑龙江扩散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多起典型跨国河流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促使国际社会开始重视应对突发性跨国河流污染事件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外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体以及生态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中国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介入时间、累积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水资源、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为评价主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要充分结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并提出了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我国周边国家对跨界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跨国界流域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周边国家与我国开展环境合作的重要诉求和多个区域合作机制下试图预防经济活动造成重大不利跨界影响的重要手段.近期,缅甸密松水电站事件、美国捐资湄公河委员会开展水电站跨界生态影响等动向再次凸显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有145个国家存在跨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跨国界流域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现存263个跨国界流域中,约有1/3的流域由两个以上国家共享,世界40%的人口生活在跨国界流域内.  相似文献   

9.
岷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支流,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地位。流域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同时目前面临水资源分布不均、局部河段生态环境退化、局部城市河段水污染严重、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流域生态安全格局面临挑战。针对岷江流域水资源开发特点和生态保护要求,本研究认为:岷江上游应以生态恢复和保育为主,并采取措施保障下泄流量,必要时可实施小水电的逐步退出机制;岷江中游应针对水污染和缺水问题采取逐步改善水环境、节水等措施,保障水资源供给;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重点采取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保障粮食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荷兰、德国两国均属经济发达国家,在流域水综合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之处。了解两国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法规情况,借鉴不同部门、不同环境要素在流域管理中协调和统一的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流域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