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460MHz无线中继通信和漏缆传输技术,构筑井下信息高速公路,做到一缆多用、数话同传,满足井下安全六大系统信息传输.此技术在无线通信上既能满足正常时矿井调度指挥通信,又能在井下灾变时对井下所有班组进行紧急呼叫,赢得宝贵的安全撤离时间,有效地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仙亭煤矿是永安煤业公司第二大生产矿井,也是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骨干矿井,2005年实际生产能力为突破30万吨.目前井下共有二个水平五个生产采区、二个开拓采区,全矿共有7条提升上山.第一水平为 500水平,有四条主运输大巷,五台ZK7-550/6型机车运输.由于通信设施不完善,给机车运输和矿车调配带来不便和不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为完善矿井运输系统的安全基础设施,构建运输环节先进的移动通讯平台,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在 500水平安装了漏泄通信系统.试用情况表明,该系统有较好的井下移动通讯性能,能满足机车运行移动式通信要求,从而提高了机车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矿山井下通信设施均很落后。白银公司深部铜矿井下通信现采用矿调有线电话,覆盖面很小,远远不能满足井下生产、调度的需要。特别在出现紧急情况,如工程抢险、防洪、工伤等情况时尤感问题突出。为此希望谋求一种性能好,操作安装方便,维修简单,能适应井下恶劣环境的通信系统。现有的通信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载波通信。可借用动力线、照明线,但要求在一个变压器系统以内。通信质量较差,只能实现固定点对固定点的通信。 (2)矿用调度通信。利用调度机,矿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消除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安全,2012年12月25日,北京市平谷区安全监管局对3家单位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首先检查了北京联通公司平谷分公司滨河街道户外通信井作业现场。该公司在北京市平谷区共有通信井约2000个,在进行井下维护、检修作业时,严格执行了有限空间作业  相似文献   

5.
仙亭煤矿是永安煤业公司第二大生产矿井,也是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骨干矿井,2005年实际生产能力为突破30万吨。目前井下共有二个水平五个生产采区、二个开拓采区,全矿共有7条提升上山。第一水平为+500水平,有四条主运输大巷,五台ZK7-550/6型机车运输。由于通信设施不完善,给机车运输和矿车调配带来不便和不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为完善矿井运输系统的安全基础设施,构建运输环节先进的移动通讯平台,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在+500水平安装了漏泄通信系统。试用情况表明,该系统有较好的井下移动通讯性能,能满足机车运行移动式通信要求,从而提高了机车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6.
导致矿工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事故后煤矿井下形成的高温、缺氧环境和有毒有害气体。常村煤矿构筑的新型安全防护体系,可提供井下紧急避险,可准确定位井下人员,可保事故后通信畅通……为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评价:"新型安全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系统介绍 矿山安全技术研技所开发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在中国安科院研发的第二代超级RFID技术平台基础上,结合了国内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相关厂家研制的,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18微米芯片技术的井下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煤矿的要求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地面无线通信技术开始应用于煤矿井下通信。本文从煤矿井下灾害环境的特殊性及救援工作的安全性、紧迫性出发,通过分析W iF i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基于W iF i技术建立一种新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重点介绍了其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仿真。该系统在灾后煤矿井下电力供应完全切断的情况下,仍能迅速建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链路。该系统基于S3C2410X ARM9硬件平台,硬件设计主要包括采集终端设备和链路路由设备两部分,可实现井下事故现场的环境参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语音通信等功能。通过NS2离线事件仿真器对系统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系统的时延小、抖动率低,传输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理论上基本满足井下应急救援通信需要,且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简讯     
最近,张家口市劳动局就宣化钢铁公司、下花园煤矿、市毛纺厂等单位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发生七起重大伤亡事故和一起火灾事故发出通报,要求各级领导认真接受教训,把安全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南京港务局党委二月二十九日召开安全生产大会,对二月十三日扑灭三O四五油驳轮火灾事故有功的三个集体(长江一O一二轮、红旗五号轮、五区带缆艇)和四十名个人给予表扬,对其中二十八名直接在第一线救火有功人员发给了奖金。 黑龙江集贤县友谊农场煤矿井下电机车车长郭成义,因违章抽烟,造成严重井下火灾事故,损失财产达十四万三千七百多元,全矿停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利用ZigBee无线网络的特点和特有定位算法,把无线射频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利用煤矿井下通信基站,真正实现了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可提供丰富的数据、图形信息,能从地面实时监测井下人员、设备当前位置、行走路径,统计井下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按照煤矿的实际情况提供考勤功能,在事故发生前,安全生产监控中心,可以随时掌握井下不同位置的各种安全生产的要素,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可快速检索事故发生当时,甚至事故发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井下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布位置,从而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并实施有效的现场抢救指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井下工作人员所需穿戴的安全防护装备入手,结合矿井环境特点.探讨如何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时的安全系数,更好保护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在事故发生时起到更好的救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笏山金矿井下240米处发生爆燃事故。事故导致井简梯子间损坏、罐笼无法正常运行、通信系统损坏,22名工人被困井下,并失去联系。据悉,该事故迟报时间长达30个小时。截至1月20日,救援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悬索桥的安全性能,以某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整体空间模型,分析单缆体系和双缆体系在人群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以及自振频率特性。结果表明:人群荷载作用下,双缆体系的底缆承担更多荷载,主梁挠度相比单缆体系减小约15%;风荷载作用下,两种结构体系主梁弯矩和挠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双缆体系的弯矩和挠度均小于单缆体系;双缆体系的侧弯频率、竖弯频率、竖振频率以及侧振频率相比单缆体系均有所增加。双缆体系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工程安全性,并为类似工程的桥型选择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悬索桥的主缆是悬索桥的“生命线”,主缆的防腐事关悬索桥的运行安全与寿命。主缆防腐有主动防腐与被动防腐两种,目前主动防腐是主缆防腐的主要方法。主动防腐的原理就是利用外部制备的干燥空气(相对湿度<45%RH)送入主缆内将主缆内残留的水分清除,同时主缆内保留微正压,使外部潮湿空气与水分无法再进入主缆,为主缆内部控制湿度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试验以张皋过江通道大桥工程为背景,模拟一个送风单元的气流状况,由于主缆内部是微孔流,目前对微孔流内部的气流组织无有效方法监测,通过设计新的试验方法,通过监测含湿量的方式,监测到气流在主缆内部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井下巷道条件复杂,空间小,来往车辆多,照明有限,有的地方还安装有输送机,噪音大,粉尘多,运输忙。因此,人员在井下巷道中行走时应注意下列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16.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安科院)在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下完成的。该系统是基于第二代RFID(射频技术)技术平台基础上,结合了国内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研制的,采用目前国际  相似文献   

17.
仙亭煤矿是永安煤业公司第二大生产矿井,也是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骨干矿井,2005年实际生产能力为突破30万吨。目前井下共有二个水平五个生产采区、二个开拓采区,全矿共有7务提升上山。第一水平为+500水平,有四条主运输大巷,五台ZK7-550/6型机车运输。由于通信设施不完善,给机车运输和矿车调配带来不便和不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为完善矿井运输系统的安全基础设施.构建运输环节先进的移动通讯平台,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在+500水平安装了漏泄通信系统。试用情况表明。该系统有较好的井下移动通讯性能.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小绞车道如何安装红绿灯安全信号匡立军在通常情况下,煤矿井下小绞车道不但要运送物料,而且还需要行人。《煤矿安全规程》第347条规定:“斜井串车提升,严禁蹬钩。行车时,严禁行人。”为了使井下人员在上下斜井时能得到行车信号,并及时进入躲避洞,可以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已颁布矿井密封墙正式规定,对在有密闭采空区的煤矿井下工作的矿工加强保护。新规定取代2007年5月实施的临时应级标准,提高了密封墙在井下发生爆炸时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提高地下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井下当班作业人员较多的矿井发生群死群伤事故,2007年,福建省安监局在马坑矿业开始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试点,并于2008年6月完成了井下人员定位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基于马坑铁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井下涌水可能给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带来威胁的客观情况,2009年初,福建省安监局指导马坑矿业开展了井下避灾硐室(防水型)的建设,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井下避灾硐室建设工程,2010年11月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目前,马坑矿业已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这些成果的应用基本符合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