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氧化沟直段水力特性,并与典型明渠理论对比。采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测量氧化沟模型内流速场,通过对测量数据的拟合分析,得到氧化沟直段流速沿垂向分布、横向分布及沿程变化规律,对水流的流速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有关氧化沟流场的理论成果(内区流速分布符合对数分布。外区流速分布开始偏离对数分布而趋于二次抛物线分布,用二次抛物线分布能较好地拟合实际分布规律,对内、外分区界限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分区界限距渠底的相对高度的统一表达式),与典型明渠理论进行对比,得出氧化沟流场分布及沿程变化与典型明渠明显不同。氧化沟内垂线流速分布存在明显的分区结构,内区流速分布规律与典型明渠中相似,外区流速分布规律与典型明渠中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对泉州市沿海地区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区域丰、枯水期地下水污染超标项目以及地下水质量级别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综合评价得分统计指标对区域地下水质量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对影响区域地下水水质分布格局的人口、经济等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沿海地区地下水质量状况总体一般,区际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丰水期较好、枯水期较差,区域地下水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地方人口分布及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武器装备备件维修任务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备件的寿命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服从各种分布的备件维修任务预测模型,并从装备可靠性、装备部署数量、装备的复杂程度及装备工作强度4个方面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2009年5月~10月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研究;并利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的空间分布月变化Grid图。将富营养化状态识别结果及其分布区域与乌梁素海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浓度变化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识别结果与实际水质状况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道路环境颗粒物浓度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交通扬尘和车辆尾气排放,道路环境颗粒物浓度高于城市其它区域,文章应用一种移动监测技术测试区域道路环境中PM10浓度空间分布,并进行了呼市城区道路环境PM10空间分布分析;采用降尘法对呼市城区不同区域30条道路进行监测,分析道路降尘空间分布规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文章给出了呼市城区道路环境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评价中分布参数随机性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下水环境评价中各种空间分布参数往往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对分布参数空间变化的二重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空间分布参数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由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弥经典概率统计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评从价中空间分布参数随机性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根据保山市37个水质监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保山市地表水各级矿化度、总硬度和各类水化学类型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对市内三大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旅游资源评价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论文对吉林省域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吉林省的主要自然和人文景点(区)进行评价,然后对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结构中,自然资源起着基础作用,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分布上,吉林省旅游资源呈现“六簇群”、“三带状”的分布格局。最后对吉林省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规划。  相似文献   

9.
硼铁合金烟气净化喷淋塔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采用fluent软件平台,针对某硼铁合金厂烟气处理系统中现有设计参数及操作条件下喷淋塔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对有无喷淋条件下的烟气流场分布进行了对比,另外还分析了喷淋压力,烟气进口速度,以及液滴分布对气液流场分布的影响。较高的喷淋压力和较低的烟气速度有利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液滴的分布也影响着气液两相的传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保山市37个水质监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保山市地袁水各级矿化度、总硬度和各类水化学类型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对市内三大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SPSS的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水质污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的监测数据,选取五大类代表指标,9个监测断面,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污染因子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污染因子的组合,并对相应污染源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近海海域的监测点及各监测点的污染数据进行分类,优化近海海域监测站点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盐城自然保护区近海海域整体属于面源污染类型,但整个海域由北到南污染情况略有不同,海域北部偏重于化学污染类型,南部偏重于面源污染类型,分析的结论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河河流水体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9~2010年的地表水体理化监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PCA)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CS-MLR)方法,在分区基础上分析了辽河流域9种理化因子的空间分布和污染源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根据变量的因子载荷与采样点的因子得分,识别出了污染地表水体的天然和人为污染源信息;其中,I区87.11%污染来源于点源、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其次为土壤风化、侵蚀,Ⅲ区72.10%来源于农业面源的农业营养物质,其次为矿物质污染和生物化学影响,IV区77.83%的污染来源于点源有机物,其次为点源的营养物质.通过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了每种水质指标对污染类型的贡献率,较好地估计了主要因子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可以为科学合理的河流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统计方法对28个省市的环境与经济统计资料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同人均环境污染水平呈正相关,同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水平呈负相关;人均污染水平与污染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单位产值污染水平同污染治理水平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同污染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利用对应分析方法提取2个主因子,划分出五种各具特点的经济环境类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我国1998~2006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多发期,历年来平均每天要发生4起左右的环境污染事故。从环境污染事故类型来看,主要是以水污染事故和大气污染事故为主,分别占54.1%、34.4%;从发生的空间格局来看,我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很多是在中西部地区,占了全国的73.3%,其中西部地区占了将近一半。针对以上综合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过程模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过程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以抽水井作为保护目标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过程模拟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以特征污染物Cl-的污染范围和程度划分了风险等级.利用构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以我国北方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作为案例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源与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地下水污染范围和风险等级.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建立为开展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有效监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发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在详细的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淮南市各类大气污染源进行剖析,得出大多数污染源超标的结论,并且针对各类污染源超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气细颗粒物实时在线源解析技术(质谱直接测量法)采集录入淮安市市区部分特征污染源排放成分谱,对淮安市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在线源解析,获取高时间分辨的颗粒物源解析结果,分析颗粒物来源、季度变化和重污染天气的污染过程,评估形成重污染过程的污染影响因子和影响程度,为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提供重要目标指向,同时也为淮安环境空气PM2.5重度污染实时预警与监控、大气污染源减排方案评估、污染事件监控等提供有效的在线监测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河兰州市区段2007年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分析了黄河兰州段水体的污染现状、污染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兰州市区段水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珊溪水源地是浙江省温州市重要的水源地,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分析了珊溪水源地水质时空变化,识别了水质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01-2010年间,珊溪水源地综合水质良好,均满足Ⅱ类水功能区要求。2003年水质最差,此后水质总体呈变好趋势。(2)入库支流水质污染主要以TN、Tp污染为主,黄坦坑断面污染最严重,其次为泗溪、珊溪和李井溪断面。(3)居民生活、畜禽养殖、种植业及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源地水质影响较为显著,其中畜禽养殖和居民生活是流域水质的最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有机毒物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富营养化控制一直以来是太湖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但太湖流域的有机毒物污染也不容忽视,已对饮用水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从分析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现状入手,提出了化工、印染为太湖流域有机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阐述了对太湖流域进行有机毒物污染控制的重要性,总结了太湖流域有机毒物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湖流域工业污染源有机毒物控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