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国家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是指作业人员在此浓度下长期劳动,不致引起职业性危害的极量值。在一个作业场所一个工作日内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任何一次测定结果均不得超过此限值。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关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标准规定如下:注:其他粉尘是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粉尘和动植物粉尘。21最高允许浓度(mg·m-3)22461045310物质名称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石棉粉尘及含有10%以上石棉的粉尘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2.
对7个钢铁公司25个工厂1390个测点呼吸性粉法最高容许浓度测定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分析,将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布为三类,得出各类浓度分布柱状图和累积分布曲线,一、二、三类的呼吸性粉尘平均浓度分别为2.49mg/m^3、7.14mg/m^3和22.1mg/m^3。SiO2[F]含量的分布规律是<10%占73%,10%-50%占25.5%,>50%占1.5%。  相似文献   

3.
对 7个钢铁公司 2 5个工厂 1390个测点呼吸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测定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分析 ,将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布分为三类 ,得出各类浓度分布柱状图和累积分布曲线 ,一、二、三类的呼吸性粉尘平均浓度分别为 2 .49mg/ m3、7.14m g/ m3 和 2 2 .1m g/ m3。 Si O2 [F]含量的分布规律是 <10 %占 73% ,10 %~ 5 0 %占 2 5 .5 % ,>5 0 %占 1.5 %。  相似文献   

4.
一、矽尘的来源及其危害在耐火材料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粉尘产生,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中SiO_2含量都比较高(见表1)。根据现有资料实测分析,上述原料中除高矽镁砂外,其它原料的游离SiO_2含量在12.40~76%之间。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规定,空气中生产性粉尘含有10%以上游离SiO_2的车间,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排放标准为100mg/m~3。掌握产尘点散发至空气中的粉尘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呼吸性粉尘(以下简称呼尘)测定工作的规定,世界各国都把最高允许浓度或极限浓度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联系起来。因此,实施对呼尘的检测,离不开对其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进行分析。目前,对呼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主要有:焦磷酸法、X线法、红外法和位相差显微镜法等。其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监测煤矿井下粉尘浓度,评价煤矿粉尘危害水平;分析煤尘的组成成份,为探讨粉尘性职业损害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粉尘采样器采集煤尘,计算作业场所瞬时总粉尘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PC-TWA).运用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煤矿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尘中主要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含量.结果: (1)甲、乙两矿PC-STEL分别为13.61±17.65 mg/m3、39.35±148.10 mg/m3,超过国家标准,样本超标率分别为52.9%、55.8%;PC-TWA分别为3.20±8.42 mg/m3、2.15±2.07 mg/m3,超标率分别17.5%和30.2%.(2)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9.60 mg/m3,甲矿显著高于乙矿#(P<0.05),岩巷作业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3)粉尘中Ni、Pb、Mn、As、Cd、Fe、Ca、Mg、Zn、Cu等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2±6.5μg/g、50.6±36.1μg/g、103.4±54.7μg/g、37.5±44.4μg/g、235.9±292.4ng/ml、6224.6±4295.5μg/g、12715.8±26930.8μg/g、919.7±915.4μg/g、656.7±774.5μg/g和28.2±12.8μg/g;不同煤矿粉尘中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不同,同一煤矿不同采样点(工种)间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污染仍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完善防、降尘体系;10种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占总粉尘的2.1%.  相似文献   

7.
冶金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作业流程长,工艺复杂,产生大量粉尘,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根据我公司施工现场主要产尘点的监测以及接尘人员的健康检查情况,现对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简述如下。一、施工现场粉尘分布及其危害根据我公司的实际调查,施工现场粉尘分布的基本情况如下: (1)凿岩作业场所。当采用风镐凿岩时,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浓度为0.17~6.9mg/m~3,粉尘合格率约80%。当采用手持式凿岩机钻眼  相似文献   

8.
宣钢1260m~3高炉是1989年11月投入生产的,在考虑高炉矿槽系统的除尘时,只注重解决了矿槽槽下除尘,而没有解决矿槽槽上移动式皮带卸矿时的粉尘污染。高炉矿槽贮存的原料有烧结矿和灰石、锰矿、红块矿等杂料。在运送烧结矿和杂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粉尘,岗位粉尘浓度高达184mg/m~3,其中红块矿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22%,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宣钢总结了本厂旧矿槽槽上除尘的经验,并到湘钢烧结厂等单位考察,于1992年3月较成功地建成了一套矿槽槽上除尘系统,经测试,除尘效率达到99.4%,有效地控制了矿槽槽上移动式皮带卸矿时产生的粉尘。岗位粉尘浓度由治理前的184mg/m~3下降到11.67mg/m~3,明显地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回收车间主要是回收纺丝车间的废液,其中主要含有NaSCN。在回收NaSCN过程中,采用硅藻土过滤方法去除NaSCN废液中的杂质,而硅藻土在加料间加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硅藻土粉尘。资料表明,有的扬尘点粉尘浓度高达3g/m~3,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目前回收车间内粉尘浓度达70.5mg/m~3,最低也在50mg/m~3,其加料间扬尘点在加料时粉尘浓度大于2g/m~3。粉尘中的游离SiO_2含量达11.7%,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对该污染源进行彻底治理才能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某花岗石厂引进的花岗石生产线,1988年2月试生产时,锯机车间粉尘污染严重,工程验收时因不符合卫生要求,未通过验收。该生产线是1987年从意大利引进的。两台SB型摆式框架锯机,采用砂泵自动供浆循环喷浆防尘,其喷浆装置安装在砂锯的顶部,喷浆口距石料3m,适于加工2.2m高的石料板材。但实际上石料装锯高度多在0.9~1.3m,锯机喷浆口距石料1.7~2m,造成砂浆飞溅,加上摆式框架的运转,整个车间粉尘飞扬。1988年2~9月对车间粉尘作业点采样测定,19个样品中,浓度为2.5~34mg/m~3者16个(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在10%以上),2mg/m~3以下者3  相似文献   

11.
我矿是一个地下开采磷矿石的企业,是全国重点化学矿山之一。1961年建矿,现职工4000多人。磷矿层及顶底板围岩中含硅量超过10%,属于矽尘危害的矿山。为了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措沲,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粉尘浓度监测工作。1978年粉尘浓度合格的产尘点仅占22.7%,最高的达229.5mg/m~3,平均为8.72mg/m~3,均超过国家标准。从粉尘的分散度来看,小于10μm 的占95.4%,其中小于5μm 的占68.8%。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矿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煤矿井下粉尘危害日趋严重。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时的瞬时粉尘浓度达5~6g/m~3,最高达10g/m~3以上;掘进工作面掘进机掘进时粉尘浓度达3~4g/m~3,最高达6g/m~3。粉尘严重污染作业环境,工人长期处于该环境下作业易患职业尘肺病。此外,还易引起煤与瓦斯爆炸,因此必须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永平铜矿选矿厂碎矿工段细矿储料仓顶进料口原设计安装有防尘吸风罩及两台旋风除尘器,但因吸风罩设计不合理,以致仓顶工作区仍被粉尘严重污染,据实测,粉尘浓度最高达90.8mg/m~3,平均在30mg/m~3左右。应永平铜矿的要求,我们承担了该区域的粉尘治理改造设计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密闭抽风宽间距静电抑制粉尘与宽间距电除尘器收尘相结合的方案,工程完工后,经测定工作区粉尘浓度稳定在2mg/m~3以下。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矿务局被选定为煤炭系统进行粉尘浓度个体采样的试点单位,对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采样地点选在平顶山矿务局一矿。进行试点采样的工作场所的气象条件是:岩石掘进工作面气温27.3℃,相对湿度98%,气压103.5kPa,风速0.58m/s;采煤工作面气温28.7℃,相对湿度96.7%,气压  相似文献   

15.
湿式纤维栅除尘器是一种复合除尘机理的新型湿式除尘器,其过滤风速为10~16m/s,阻力为583~1176Pa,对5种不同的工业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为90~98%,可在粉尘浓度不大于24000mg/m~3的范围内使用.用这种除尘机理设计的两种风量分别为2800m~3/h 和8200m~3/h 的除尘器,较好地解决了白银露天矿潜孔钻防尘和大冶铁矿独头巷逋双机凿岩的防尘问题.特别是用简便的就地净化循环通风方法就可使独头双机凿岩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降到2mg/m~3以下.与国内外同类除尘器相比,该除尘器体积小、阻力低,能耗少.  相似文献   

16.
粉尘是煤矿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多年来通过推广以湿式作业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大幅下降,尘肺病发病情况得到一定遏制.但目前绝大多数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仍然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严重地威胁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根据对某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辖区内75个煤矿150个采掘工作面粉尘监测结果显示,采煤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8.4mg/m3,最高浓度982 mg/m3,样品合格率仅23.7%;掘进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5.3 mg/m3,最高浓度55.1 mg/m3,样品合格率为45.5%.(评价标准为GB 16225-1996,GB 16248-1996).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大兴安岭地区小煤窑发展迅速。开矿建井越来越多,多为个体户经营为主。生产工艺落后,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劳动保护措施不完善,缺乏井下煤尘监测和安全监护手段,因此,煤尘浓度高,小煤窑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急待解决。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空气中岩尘和煤尘的最高允许浓度分别为2mg/m~3和10mg/m~3,而我区小煤窑超过了几十倍。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底修订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将"高危粉尘"写入该法,明确监管部门对高危粉尘作业实施特殊管理。高危粉尘,即具有较高引发尘肺病危险的粉尘,如:石棉粉尘、焊接烟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金属粉尘等。高危粉尘作业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从事接触石棉、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粉尘的作业,或者接触其他粉尘且罹患尘肺风险较高的作业。高危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防打磨作业粉尘浓度超标而引起的职业危害和粉尘爆炸事故,依据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打磨粉尘在抛射、扩散及沉降过程中的运动模型;以某公司冲压车间打磨区为例,运用Fluent软件进行粉尘浓度分布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打磨区内风流紊乱,存在涡流区和无风区,不利于净化除尘;打磨台上方呼吸带高度粉尘浓度较高,最高达到9.12 mg/m~3,应采取个体防尘措施;在2打磨台之间的走廊通道区域,粉尘浓度急剧下降,最低达到5.32 mg/m~3;根据模拟结果中粉尘云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打磨作业区划分为20区,备料区划分为21区。  相似文献   

20.
三、除尘器 除尘器是使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含尘空气经抽尘罩口由管道吸走后,必须经除尘器净化才能排入大气,否则就只会使粉尘“搬家”,由污染车间卫生变为污染环境卫生。除尘后允许的排放浓度(排出口处),对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矽或石棉的粉尘、玻璃棉和矿渣棉粉尘、铝化物粉尘等为100毫克/米3,对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矽的煤尘及其他粉尘为150毫克/米3。 评价除尘器的性能,主要有两个技术指标。(1)除尘效率(净化前空气含尘量-净化后空气含尘量/净化前空气含尘量100%)要高。(2)阻力损失要低。此外,消除 10微米(1/1,000毫米)以下直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