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棵树,一棵有故事的树。从我破土而出,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身边包括我都在不断变化着。我探出脑袋瓜儿看见这个世界时,我发现我的周围有好多树,并且他们都比我高比我壮,青葱欲滴,生机勃勃,这里风调雨顺。待我长大一些,我发现,偶尔会有陌生人来,手中拿着可怕的斧子,他们总是平静的来,然后"风光"地去。  相似文献   

2.
植物二题     
《绿叶》2020,(7)
正探寻和发现大自然中的秘密、美丽、未知和传奇,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它会使你的人生变得很有意义。许多人对此乐此不疲,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更多地了解到世界和自己。每个人都生存在大自然里,每种动植物也都生存在大自然里,各自尊享一方生活天地,相互间的好奇、接近、了解和研究时刻都在进行,但那也是需要缘分和机遇的。幸运得很,我就有了这样的一次缘分和机遇,它让我想把我所熟知的两种植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最美的景观     
正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确,一进入我们学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平时的"垃圾",其实都是宝贝呢!步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绿色的墙",墙上许许多多的"小袋子"里种着一棵棵多肉植物。这些多肉植物形态各异:有的叶子扁而大,好像一朵莲花;有的叶子饱满而剔透,仿佛一碰水就会溢出来似的;有的叶子小而圆,一条一条地挂着,宛  相似文献   

4.
水的自述     
我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虽然你们每天都能看见我,不怎么在意我,但是我在你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我,植物就会枯死,动物就会灭绝,没有我人类无法生存,可以说,我是万物之源,我就是“水”。  相似文献   

5.
路边的自然     
正自从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要参加"路边的自然"这个活动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欢呼起来:"太棒了!"第一节课,我们坐着大巴来到植物园。我们走进温室,听着老师生动的讲解,看着美丽的植物,十分满足。我想:能看到真的植物,听到生动的讲  相似文献   

6.
湿地淘金记     
《绿叶》2020,(4)
正2015年夏天,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总想着给村里面做点什么事情。听说村里很多养殖户的黑猪、白鹅经常生病,于是我请来了赵建国和李金花两位老师。一路上,李老师就给我们介绍,沿途会有什么野生草药,这个草药该怎么利用。当我还沉浸在怎么利用这些草药挣钱的时候,拐角处出现的景色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这里还藏着一块这么漂亮的湿地!于是后来的日子,一有空我就会到这里来瞅瞅。2016年9月,为了给镇里引入生态旅游,我认认真真地走遍了这片湿地,却心痛地发现,共同构成湿地的三要素,水、植物和土壤都出问题了。首先,水体已经变得很浑,这是因为上游养殖业的禽兽粪污直接排入湿地,污染了水体;其次,外来物种入侵,比如水葫芦的泛滥,导致本土物种无法生存;最后,过度放牧和大量农田弃耕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湿地是地球之肾,它不是有净化能力吗?但凡事都应该有个度!通过调查发现,湿地上游几百亩的水面上,就有五万多只鸭子。这五万多只鸭子,每天要产生一万多斤粪便,都  相似文献   

7.
王金涛 《绿叶》2007,(11):64-65
在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机场旁边,有一座植被茂密、溪水潺潺、四面环山、绿沁心脾的幽谷,这就是三峡珍稀植物园,也被称作三峡库区珍稀植物的"避难所"。谁都想不到,这个植物园的创建者向秀发,竟是一个"弃富翁而不做"的"植物狂人"。为了抢救三峡珍稀植物,他不惜倾家荡产,为三峡库区奉献了一笔宝贵的自然财富。最近,笔者采访了向秀发,走进了他的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毕业后就投入到公益环境保护的行业中,目前已有近5年的时间。在这个叫芜湖生态中心的机构里关注着安徽南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关注着垃圾管理体系的环境工作。我们每一个全职工作人员都是安徽人,都热爱着自然,爱着春夏秋冬,爱着身边的河流、植物、飞鸟……我们期待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于是投入全身心的精力为环境保护而努力,有大量的志愿者和我们并肩工作,我相信这是个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工作,需要每一个公众与市民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今天一大早,我和妈妈乘车来到北京植物园。一进门我就看见了入口处的指示牌,于是我和妈妈就直奔我最喜欢的植物温室。 进了温室的门,我三步并做两步地跑进那绿色的、四周透明的植物王国。也许是外面太冷的原因,温室里显得异常温暖。后来我从介绍里才知道,这是亚热带植物温室,所以房间内的温度比外面高得多。 脱下棉衣,我们首先来到仙人掌及多肉类植物室,这里边有很多有趣的植物,如:叶仙人掌、光棍树、镜面草、爪子金等,都是一些很有趣的名字。当我就要离开这个室时,我发现了一棵有  相似文献   

10.
视界     
《环境教育》2014,(5):44-45
正1仙人掌上写着一万处"到此一游",却没有一处写着"文明"。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就有题字到此一游的雅兴,在名山大川几乎被题遍的当今,大多数普通人只能见缝插针,因地制宜,连植物都不放过。摄影:郑浓  相似文献   

11.
正这个学期,我们上了一个很特别的课,名字叫"路边的自然"。真是奇怪!什么叫"路边的自然"呢?从马老师第一次说要上这个课的时候,我就一直琢磨。在这节课上,我不仅知道了身边的银杏树、松树、玉兰树等很多植物的生长习惯,还能够区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了。这节课上我还认识了很多新的植物,猴面包树和王莲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尤其是王莲,它的叶子很大,浮在水面上像一艘圆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是去年,笔者在江苏采访的时候,一位基层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说出了这样的抱怨:"做环保工作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如果我是医生,躺着来的病人站着出院了,我肯定会有成就感。做环保就不同了,我做了20  相似文献   

13.
正"嘀嘀……"一辆红色的汽车雄赳赳气昂昂地驶入车库,主人很熟练地把车停了下来就扬门而去了。剩下车库里黑漆漆的小汽车,不,还有一辆不时尚的自行车。汽车用轻蔑的眼神看着自行车,嘲笑它说:"你看看你,身上都生锈了,早就应该躺在垃圾堆了。主人让你和我在一起真是丢人现眼啊。"自行车不甘示弱地说:"你可别得意……"还没等自行车说完汽车又开始炫耀自己了:"你看我在公路上跑得多快,全身闪闪发光,主人坐在我们的身体上甭提有多舒服了。"自行车听了气鼓鼓  相似文献   

14.
且说大寨     
李青松 《绿叶》2011,(9):137-142
"看,那里是什么?"陈永贵站在高峰上,激动地说:"越过千山万水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党中央和毛主席都在北京领导我们建设新中国,我们要站在虎头山,眼望天安门,胸怀全世界!"山风吹着他的衣角,他的豪言壮语在空中飘荡着。——这是小时候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段话。这个虎头山是大寨的虎头山,这个陈永贵是大寨的陈永贵。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绿色环保呢?这个问题可能会困扰着大家,但当你们读了这篇文章后,就会知道答案了。清晨,我和妈妈下楼去倒垃圾。楼下有各种颜色的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绿色)、不可回收垃圾桶(黄色)、有毒有害垃圾桶(红色)。当时我想都没想就准备把手里的垃圾随便丢进其中一个垃圾箱里,妈妈看到后连忙阻止我说:"孩子,你得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给予了我们一片片碧水蓝天、一个个快乐家园以及我们宝贵的生命,可是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她,伤害着她。这会使她很伤心,并且我也很难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也会给新春增添无限乐趣。但是,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你们都知道吗?随着社会的先进、富饶,人们对于"无论过节还是喜事都要放烟花炮竹"的这一习俗都很认可。的确,谁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苏打     
<正>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环保课,告诉我们要减少使用化学洗涤剂,像家里常用的洗洁精、洗衣液等,都属于化学洗涤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回到家,我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妈妈,问妈妈,"我们能用什么替代洗洁精吗?"妈妈想了想,说:"那我们试试这个吧。"说着,她从碗柜里拿出了  相似文献   

18.
杨涛 《环境教育》2014,(7):84-85
这个夏天有点绵长。淡淡的平凡伴随着淡淡的快乐与忧伤一起交织在一起。蝉的苍鸣几乎间歇了,而人们一直渴望的夏风却迟迟不肯来临。在这盛夏灼热冗长的季节里,陪伴我的是十几亩棉花地。  相似文献   

19.
头顶一斤铅     
哲夫 《环境教育》2014,(3):100-101
正我一直捉摸着想要为这位妇人写点什么,可是脑子里却铅也似的模糊沉重,渴望激情却丝毫没有激情的莅临,我甚至记不起她长得什么样子?记不得她曾经说过什么?甚至连她的姓名都记不起来。20世纪末那个春夏交替的下午时分我采访了一位从事铅中毒研究的专家。这是一位年迈的职业妇人,微胖,分布有鱼尾纹的眼角干痼着,只在地层深处的眼底,有两粒惴惴不安的晶莹顽强地闪动。说到诸种艰难,妇人潸然泪下。我却一任自己的情感深  相似文献   

20.
谁要是说它是一般的野草野花,那肯定是轻看它。它属季节性植物,夏开冬走,看似柔弱实则坚韧,用碎叶细茎淡花点缀着青藏高原的荒漠。至今我也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只是记着它的雅号“黄毛丫头”。我离开它生长的那个地方45年了,不久前我的青海朋友提起它时,我才得知它已经远离我们,不知漂游到了哪个更遥远的角落。消失一个草名很容易,但是积存在心头的美好印象是再悠长的岁月也抹不掉的。奔驰在青藏高原上的汽车兵,几乎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愿望,就是能看到爽心悦目的绿色。这种盼绿心情之强烈,绝不亚于沙漠里的跋涉者对清泉的渴望。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