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寻求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措施和技术,我们用绿萝、芦荟、常春藤、吊兰、虎尾兰作为材料,用固体吸附热脱附气象色谱法开展一系列的针对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五种植物都能吸收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气体,但吸收效果有所差异。芦荟对苯系物吸收量最多,效果最好,绿萝则对甲醛吸收效果最好,常春藤的吸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五种常见装饰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甲醛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室内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选用橡皮树、虎皮兰、芦荟、吊兰和黄金葛,在密封箱内进行降醛能力的研究。通过测定密封箱内放入植物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情况,比较所选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橡皮树、虎皮兰、吊兰、黄金葛和芦荟均对室内甲醛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净化能力大小依次为:虎皮兰〉黄金葛〉吊兰〉橡皮树〉芦荟。  相似文献   

3.
芦荟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及EDTA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芦荟(Aloe vera L.)盆栽实验,考察了土壤中重金属在芦荟中的分布及施加EDTA对重金属在芦荟中积累影响。由实验结果,芦荟中重金属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d、Cu和Zn的增加量主要积累在叶部,而Pb的增加量主要积累在茎和根部。土壤中Pb的加入促进了芦荟对Cd和Cu的吸收,表明Pb与Cd、Cu在芦荟吸收时具有协同效应。随着土壤中EDTA用量的增加(0~4 mmol/kg),芦荟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增加,其中Cu和Pb的增加较大。在EDTA作用下,芦荟叶部对重金属的迁移增大,其迁移系数Zn>Cd>Cu>Pb。EDTA螯合作用促使芦荟对重金属的吸收。芦荟叶部重金属对Fe的积累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芦荟各部位中重金属对Ca的积累皆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室内装修所造成的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甲醛,因此本文选取甲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熏蒸方法,选用家庭中常见的5种绿色植物对其进行吸收净化对比试验,考察各种植物对甲醛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在24h内,普通吊兰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达98.70%,其次依次为虎尾兰95.45%、芦荟83.77%、瓜叶吊兰75.74%,而绿萝对甲醛的吸收效果最不明显,为56.54%,由此得出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为:吊兰>虎尾兰>芦荟>瓜叶吊兰>绿萝。该研究对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室内观叶植物与室内空气质量关系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小棕榈吸收Pb,鸭跖草吸收SO2、鸭跖草及常春藤吸收CO的现象,说明室内阴生植物可净化室内空气;用室内阴生植物生长状况指标作星座图,可描述室内空气质量,提示用室内植物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6.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92,自引:13,他引:79  
通过基质磷素等温吸附、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影响因素,并评价了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上述基质磷素吸附过程,其磷素理论饱和吸附量依次为矿渣>粉煤灰>蛭石>表土>下蜀黄土>沸石>砂子.磷素的净化能力依次为矿渣>粉煤灰>蛭石>表土>下蜀黄土>沸石>砂子,模拟污水磷素净化实验也证实矿渣、粉煤灰、蛭石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好,表土和下蜀黄土次之,沸石和砂子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差.矿渣和粉煤灰等钙素含量较高的碱性基质,影响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基质的全钙含量,碱性条件下,基质全钙含量越高,其吸附的磷素越多,净化磷素污染的效果越好.砂子、沸石、下蜀黄土、黄褐土和蛭石等活性胶体氧化铁铝含量较多的中性基质,影响其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导因素是其胶体氧化铁的含量,胶体氧化铁能促进基质吸附磷素效应,提高磷素净化能力.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也表明:除砂子基质磷素释放比例较高以外,其它基质磷素释放的比例很低,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的管理,上述人工湿地基质一般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针对蓝藻水华问题,选取壳聚糖纤维和芦荟大黄素为原材料,制备了负载芦荟大黄素的壳聚糖纤维(CS-AE纤维).研究了壳聚糖纤维对芦荟大黄素的吸附效果以及复合材料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可以有效地负载到壳聚糖纤维上,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属于化学吸附.吸附平衡时间为240 min,最适吸附温度为30℃,芦荟大黄素的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实际吸附量为19.06 mg·g-1.抑藻实验表明,CS-AE纤维能够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当投加量为0.6 g·L-1时,第12 d的抑藻率可达77.6%.实验期间,处理组中藻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其中对藻胆蛋白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对叶绿a和类胡萝卜素的抑制率.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此外,CS-AE纤维能够有效去除藻毒素.综上推断,CS-AE纤维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结构,光合系统,以及...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中的悬浮泥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特定的滨江城市水环境问题,利用湿地植物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菖蒲(Gladiolushybridus)、菱(Vallisneriaspiralis)、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和亚洲苦草(Vallisneriaspiralis)构建的湿地植物生态物理模型进行了含沙水体泥沙净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系统对不同悬浮泥沙含量的水体具有不同的净化效果,净化效果最好的湿地植物分别是金鱼藻、黑藻、菱、菖蒲和风车草。随水体含沙量增加净化效果有所增强。不同粒径的悬浮泥沙在湿地植物群落中的沉降、吸附和过滤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絮凝剂净化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从实验室得到的三种微生物絮凝剂A91、A92、A2净化各种废水的效果及净化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应用单因素测定与正交实验方法相结合,确定了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最佳絮凝pH值、最佳助凝剂及助凝剂的最佳量.净化的废水有高岭土悬浊液,土壤悬浊液,涂料废水碳素墨水地表废水及生活污水(主要研究了前三种废水).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研究证实了所研制出的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是对高岭土悬浊液、土壤悬浊液和涂料废水有很好的净化效果,最高絮凝率达98.0%.且絮凝的pH值一般都在7.0~8.0 范围,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 ml~2.0 ml(水样为100 ml),在絮凝剂作用上,Ca2 比Fe2 、Mg2 、Al3 等其他离子效果好,而且CaO的效果明显优于CaCl2.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废水处理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菇菌丝体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测定净化过程中生活污水p H、COD、BOD5、总磷、总氮的变化,探索食用菌菌丝对校园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食用菌菌丝体对校园生活污水净化有一定的效果,生活污水中的COD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79. 91%、91. 55%,但对校园生活污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平菇菌丝体的接种量对校园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本实验选择菌丝体3个接种量:3%、5%、10%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表现为3% 5% 1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特点介绍,以及不同情况下的甲醛检测,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指出控制室内甲醛污染应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并采取物理通风换气以及化学净化、植物吸收等方法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甲醛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测定方法,通过对一幢五层新建的办公楼随机抽取六间房,每隔3个月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变化对甲醛的释放有较大影响,甲醛的释放随时间逐渐减少.列举了脲醛树脂、酚酞树脂、胺基甲醛树脂等是造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不同国际组织、国家对室内甲醛浓度制定了不同的最高限值.从控制污染源、控制室内条件、处理方法等方面将有效防治室内甲醛污染.  相似文献   

13.
新装修居室环境中甲醛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环境卫生学调查和遗传毒性试验,了解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经随机抽样选择南宁市新装修的130户居室进行ρ(甲醛)测定,并对其中甲醛超标最严重的25户家庭成员共59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方法和微核试验方法检测甲醛对体外培养人体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 结果表明:在南宁市130户新装修的居室环境中,甲醛超标率达73.1%,甲醛超标组居民的呼吸道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随着入住时间的延长,ρ(甲醛)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下降. 体外培养人体淋巴细胞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醛低、中和高剂量组的彗星细胞发生率分别增加39.2%,80.6%和46.0%,彗星细胞尾长度增加23.9,40.6和28.3 μm,微核率增加218.6%,565.0%和647.0%;甲醛超标会使居住人群出现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内ρ(甲醛)降低,对人体健康影响程度减少;甲醛可致体外培养人淋体巴细胞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建筑精装修可能会应用甲醛、苯、氡气、氨气和TVOC等大量有害物质,从而产生空气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严重影响室内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虽然国家下发相关条例,效果并不显著。对装配式建筑精装修如何污染室内环境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甲醛、苯、氡气、氨气和TVOC这些装修材料的危害能力、对室内环境的污染能力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通过研究发现装修材料会造成严重污染,必须要加以重视,采取一定措施治理,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9例室内甲醛监测的结果,了解室内甲醛污染的情况,分析引起甲醛超标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减少室内甲醛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雷学东  尚晓东 《环境工程》2012,(Z1):103-106
近年来,智能通风器作为一种民用建筑物通风换气、净化室内空气,同时又能降低噪声污染(尤其是交通噪声污染)的家用设备正逐步被广泛采用。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噪声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对居住的建筑室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通风器就是在该大背景下构思设计出来的。智能通风器是一种具有智能控制的通风换气、空气净化和降低室内噪声污染的家用设备。本文主要从智能通风器的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和设计效果三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为民用建筑噪声防治与通风净化系统提供探索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室内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种类和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并对传统方法如污染源控制、加强通风透气、植物净化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另外还介绍了目前几种先进的室内环境净化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优缺点,进而对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室内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种类和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并对传统方法如污染源控制、加强通风透气、植物净化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另外还介绍了目前几种先进的室内环境净化处理技术及各技术的优缺点,进而对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