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AF/BAF联合铁炭微电解处理TDI生产废水,简要分析了TDI废水的危害及采用该污水处理工艺的原因。工艺采用高效微生物、新型载体、微孔均匀曝气及铁炭微电解联合技术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监测结果表明:TDI生产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对CODcr、BOD5、氨氮、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4%、97.9%、99.3%、99.1%,满足GB8978-96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脱色效果明显,处理效率高、污泥产生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PTA生产废水净化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PTA生产废水的特点,并比较了PTA生产废水三种生物处理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采用无剩余污泥A—O生物膜法工艺净化处理PTA生产废水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固化/稳定化技术能够解决污泥处理处置中的难题,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但是目前对于固化/稳定化处理设备以及运行工艺方面缺少研究,对现场处理后的效果也缺少相应的评价。结合苏州甪直污水处理厂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现场中试试验的需要,研制了一套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设备,采用自主研发的固化/稳定化材料开展了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的现场试验。现场研究的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设备及工艺能够满足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的要求,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进入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  相似文献   

4.
伴随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中海油上、下游业务板块的不断拓展,针对于不同废水状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本着实现废水处理既要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又要实现成本最优化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常规生产废水处理、生产废水净化技术、生产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生产沸水零排放技术四个层次的生产废水处理阶段。并对四层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实现经济高效的生产废水处理目的。  相似文献   

5.
改良AB生化法处理革基布废水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氨酯合成革基布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处理成本高、污泥产量大、处理效果差等问题。现结合实例分析了改良AB生化法处理革基布废水的工艺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艺具有可操作性强、高效、运行稳定、低运行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UASB反应器中加入惰性载体促进颗粒污泥生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使用一个反应容积为2551的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生产废水,向接种絮状污泥中加入惰性载体,间歇进料7天内出现颗粒污泥、4周内形成稳定颗粒污泥床,COD去除率为90%。试验温度为16~33℃。对颗粒污泥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用了水解酸化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梨酸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条件;考察了温度、pH以及HRT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耀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2):51-52
介绍了啤酒生产废水处理工艺UASB系统,分析了pH值、污泥量对UASB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成功地分级预处理除Zn2 +,采用A O工艺处理制药生产废水 ,具有运行稳定、适应性能、污泥量少、并可有效控制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0.
给水厂是城市市政供水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其给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部分生产废水,由于原水的污染物以及净水过程中投加的化学药剂,导致该部分生产废水的部分水质指标的数值是原水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些生产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如何高效处理并回用给水厂产生的生产废水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生产废水主要回用技术,以期为后期的给水厂生产废水回用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法污水厂剩余污泥微氧消化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消耗,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在低溶解氧状况下的消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连续流的中试实验。通过监测污泥体积的消减和挥发性有机物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污泥浓度下,曝气量为好氧消化的1/2时,污泥中有机物降解率在50%以上,达到了较好的稳定化效果。污泥微氧消化工艺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丽水、宁波、衢州、诸暨等浙江省境内十几个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发现:目前浙江省内的污水处理工艺中,A2/O、A/O、氧化沟三种工艺占了近50%的份额.而SBR因其方法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污泥处理工艺中,填埋占了最大的一部分,有近70%的污水处理厂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目前,污泥处理技术单一,需要继续探寻污泥的减量和资源化技术,为日益增多的污泥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丽水、宁波、衢州、诸暨等浙江省境内十几个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发现:目前浙江省内的污水处理工艺中,A2/O、A/O、氧化沟三种工艺占了近50%的份额。而SBR因其方法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污泥处理工艺中,填埋占了最大的一部分,有近70%的污水处理厂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目前,污泥处理技术单一,需要继续探寻污泥的减量和资源化技术,为日益增多的污泥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4.
市政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于探讨影响市政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工艺因素,提出可行的调控措施。通过对某市政污水处理厂2年的运行结果分析表明,有机物和悬浮物(SS)受水质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出水一般可以达标;NH3-N、TN去除效率偏低的原因除生物处理池水力停留时间(HRT)过短、有机负荷率偏高、好氧段曝气不均匀外,还与污泥消化上清液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等有关;同样,TP和PO43--P的去除效率受污泥消化上清液和剩余污泥回流的影响也较大。研究认为,污水厂的二沉池富磷剩余污泥不宜直接回到初沉池浓缩处理,污泥消化和脱水上清液应除磷后再回到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对锦州石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场的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小试,考察厌氧消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COD、有机成分去除率均达到80%左右,同时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减少了污泥脱水的药剂用量,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可实现剩余污泥的稳定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城市污水中重金属的种类与浓度,结合重金属的毒性,选取Cu、Zn、Cr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这3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工艺系统的刺激和抑制作用,包括对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和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重金属毒性的影响因素,包括金属种类及浓度、工艺类型、驯化程度等,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可行措施,可采用耐冲击负荷的SBR工艺、或者将活性污泥针对重金属进行驯化、适当提高污泥浓度等,提出了该领域可能的几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输送、处理或处置都不方便。污泥浓缩可使污泥初步减容,使其体积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后续处理或处置带来方便。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种污泥浓缩工艺形式、污泥浓缩的机理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磁技术在污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不断地向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和处理效果好的方向发展。磁技术在该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磁场具有生物效应,可增强微生物活性。磁粉能与活性污泥絮体紧密结合,形成具有特殊分离性能并能抑制剩余污泥产生的磁化活性污泥。磁化活性污泥法在日本的污水处理厂有未排泥连续运行2年的成功先例。近年来微生物的磁效应在废/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磁技术与其他水处理技术之间的结合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印染污泥特性及其掺煤焚烧处置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佛山6家印染厂污泥的基本性质和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染污泥有机质含量较高;对照农用污泥污染物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标准,Cr、Ni、Cu、Zn不同程度超标,说明印染污泥既不能农用,也不能混合填埋。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远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单独焚烧用泥质的污染物限值。污泥与煤掺混焚烧烟道气中二恶英浓度在0.0125~0.022 ngTEQ/Nm3,远低于GB 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和GB/T 24602—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限值。  相似文献   

20.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污泥是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产生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给城市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城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上海污泥的主要来源、性质及其产生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管理体系及出路,指出采用合理的多元化路线无疑是解决上海污泥处置的理想路线;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应加速建立和完善各类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设立污泥处理与处置的专项规划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