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MSBR法就其运行功能和效果而言,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由于运行过程变量多,它属于复杂的动态系统。目前采用的PID控制模式无法找到精确的模型来描述,故将模糊控制用于MSBR工艺系统控制中,对于处理效果有关的变量进行模糊控制,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处理效果的测试进行研究,并将该模糊控制算法在MATLAB上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及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时出水氮、磷指标很难同时达到一级A标准(GB18918-2002)的情况,提出了改良式序批式反应器(MSBR)的强化生物脱氮运行模式,并通过生产性实验研究了MSBR工艺混合液回流比(6单元回流至5单元)对出水COD、TP、NH4+-N及TN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SBR工艺混合液回流比对COD、NH4+-N去除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对TN和TP去除有影响。当回流比从0提高1和1.5时,TP去除效率分别降低了5.85%和4.06%;而TN去除效率分别提高了10.46%和7.87%,同时出水TN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的要求。从控制运行能耗和脱氮效果的角度综合考虑,该污水厂强化生物脱氮的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1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分段进水脱氮除磷工艺中,流量分配是重要的控制参数。在实际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存在较大波动,针对不同水质应用流量分配控制策略及时调整流量分配,是很大的一个难题。本研究针对流量分配系数法,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原水碳源提高反硝化为目的,建立A~2/O分段进水工艺(SFA~2/O)的流量分配模糊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以进水C/N,出水氨氮和出水TN为输入变量,以最优流量分配系数δ_(opt)为输出变量。根据以往运行经验和实验数据,形成SFA~2/O分段进水工艺的模糊控制规则。对该模糊控制规则进行动态响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特性曲面近乎连续且无多峰现象,基于流量分配系数法建立的流量控制模糊控制方法可作为系统优化运行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6池MSBR工艺除磷效果不佳和污泥上浮问题,试验通过对流程的巧妙安排以及浓缩池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脱氮和除磷之间的矛盾.根据污泥龄(SRT)选择实验,确定温度为25 ℃、pH为7~8、 SRT为15 d、厌氧池HRT为60 min、缺/厌氧池HRT为30 min的条件下进行脱氮除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MSBR工艺的脱氮和除磷效果都比较好,对COD、氮、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2%、81.4%、88.5%.  相似文献   

5.
基于TUD模型(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model)对实验室MSBR(modifiedsequencingbatchreactor)工艺进行了模拟与优化,强化反硝化除磷,以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率。结果表明,工艺运行参数为厌氧池90min、好氧池90min、SBR池缺氧段150min、污泥回流比1.0和污泥龄15d时,MSBR工艺COD、TN以及磷酸盐去除效率达95%,92%和83%;SBR池缺氧段吸磷量达到23.20mg/L,占系统总吸磷量43%左右;好氧池和SBR池缺氧段平均吸磷速率分别为0.35—0.42和0.12~0.17mgPO4^3-P/(L·min)。TUD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各水质组分在MSBR工艺空间和时间上的浓度分布,COD和NH4+-N的模拟误差低于15%,PO4^3-P模拟值高于实测值5%左右。  相似文献   

6.
朱浩  彭雨  鄂加强  彭亮 《环境工程学报》2008,2(8):1083-1086
针对锌精馏铅塔动态过程中的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特征、不稳定性、时滞和负荷干扰,基于模糊控制策略下给出了锌精馏铅塔燃烧系统新的控制方法.运用模糊控制系统对锌精馏铅塔的烟气温度进行仿真研究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该研究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能够克服许多干扰因素,产生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正交试验确定的相对最佳操作条件的基础上,对MSBR7池工艺除磷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选定的因素中,对系统除磷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OD/P>R>MLSS>COD/N;工艺要求COD/P>60,COD/N>7,但是过高的COD/P也会导致TP去除率下降;在R为0.6时系统除磷效果最好;进水COD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系统除磷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8.
蒙自矿冶重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主要对含重金属污酸和酸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原有中和处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工程在石灰中和处理的基础上新增电絮凝处理系统、化学沉淀微滤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深度处理工程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水可全部用于生产系统,实现零排放,同时为冶炼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蒙自矿冶重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主要对含重金属污酸和酸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原有中和处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工程在石灰中和处理的基础上新增电絮凝处理系统、化学沉淀微滤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深度处理工程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水可全部用于生产系统,实现零排放,同时为冶炼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厌氧处理系统VFA碱度和H2 CO3 碱度的变化特点 ,指出厌氧处理系统所需VFA碱度与运行方式、运行控制、水质、温度等因素有关 ,良好运行的厌氧系统所需碱度主要是H2 CO3 碱度 ;高效吹脱的厌氧系统所需H2 CO3 碱度很小 ,尤其是低浓度废水可通过选择投加碱度的种类以吸收CO2 或通过CO2 气相控制等手段将H2 CO3 碱度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11.
对模糊神经网络(FNN)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五层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与容错性.该控制器能够自动调整隶属度函数、动态优化控制规则,将其应用于溶解氧控制和出水水质预测,结果表明可以快速、有效地使溶解氧浓度达到期望值,实际出水水质预测结果也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对模糊神经网络(FNN)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五层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与容错性。该控制器能够自动调整隶属度函数、动态优化控制规则,将其应用于溶解氧控制和出水水质预测,结果表明可以快速、有效地使溶解氧浓度达到期望值,实际出水水质预测结果也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对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智能控制的3大主要分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国内在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应当加强。最后对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Due to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uncertainty, and posterity in operating a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nitrogen removal in the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is problem and perform a cost-effective operation, an integrated neural-fuzzy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a fuzzy neural network (FNN) predicted model for forecasting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last anoxic zone and a FNN controller were developed to control the nitrate recirculation flow and realize nitrogen removal in an anoxic/oxic (A/O)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a self-learning ability embedded in the FNN model was emphasized for improving the rule extrac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asonable forecasting and control performances had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developed control system. The effluent COD, TN, and the operation cost were reduced by about 14, 10.5, and 17 %,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污水处理行业所采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结论 :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PC +PLC分级分布式控制形式 ,能够使系统具有很高的性能 /价格比。同时 ,将此结构进行拓展 ,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座自主开发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沈阳南部污水处理示范厂。在系统中采用就地操作BIU +MFP(基本接口单元 +微现场处理单元 )与主PLC相结合的控制结构 ,通过GeniusBus(现场总线 )技术实现通讯处理 ,达到节约投资、提高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和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螺旋藻、由真菌和螺旋藻组成的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旨在为啤酒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由螺旋藻和真菌形成的菌丝球组成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啤酒废水,与螺旋藻单独处理废水作对比,比较两者的废水净化效果以及螺旋藻的生长情况。从2组实验对比情况来看,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螺旋藻和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70.59%和77.81%,TN70.17%和84.28%,TP37.99%和50.88%。螺旋藻在废水中生长积累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9.71%,明显高于在Zarrouk培养基中的螺旋藻蛋白含量(38.57%)。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及菌-藻共生系统对啤酒废水有较好的净化作用,所得螺旋藻生物质可用于加工饲料、饵料、色素的提取等。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胜利油田的采油废水,分别进行了聚硅硫酸铁(PFSS)絮凝法、微纳气泡法和絮凝-微纳气泡联合法处理,考察了处理过程对采油废水水质和所配制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可有效降低废水的矿化度、油含量和悬浮物含量,明显提高用其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联合处理效果明显高于单独采用絮凝或微纳气泡处理的效果。所处理后的废水可有望代替淡水用于油田现场配制聚合物驱油体系,在消除油田污水环境污染的同时,可节约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自然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循环污水处理系统(naturalcirculationsystem,NC)是日本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污水人工渗滤处理系统,该技术将落叶、木屑、木炭和石头等自然材料作为填料,并通过各处理单元的有效组合,使该装置内的生物净化功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江苏省宜兴市建立的示范工程显示:NC系统对污水中几个代表性水质指标有较好的去除,CODCr、BOD5、TP和NH+4N等指标基本去除率分别为4951%~9513%、50%~80%、3560%~7813%和7198%~98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