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活性污泥膨胀是影响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文章总结了污泥膨胀的特点及分类,并从污水水质、营养成分、pH、污泥负荷、DO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进水水质、运行条件下产生污泥膨胀的原因各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张建良 《环境科技》2006,19(Z1):34-36
介绍了成都市彭州污水处理厂采用往复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的设计、投资、运行情况,同时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概括分析,为国内类似情况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管理等提供一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3.
张磊  张明  刘春  张静  刘俊良 《环境科学》2014,35(8):3024-3030
SPG膜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是微气泡曝气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结合的可行方式.本研究采用SPG膜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废水,探讨运行条件、SPG膜污染及膜孔结构变化等因素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通量、进水有机负荷、填料类型及床层孔隙率对COD去除性能影响较小,各运行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保持在80%~90%.随着空气通量降低或进水有机负荷提高,溶解氧(DO)浓度显著下降,造成氨氮去除性能恶化,其平均去除率可由80%~90%降至20%~30%;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受此影响,总氮(TN)平均去除率也由30%~40%降至20%左右.此外,采用环形填料并提高床层孔隙率,有助于改善污染物去除性能.低空气通量或高进水负荷条件下,微气泡曝气的氧利用率接近100%.长期运行中,SPG膜表面生物膜生长及有机物累积会造成SPG膜污染,而在线清洗中碱性NaClO溶液侵蚀SPG膜孔结构,使SPG膜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显著增大,从而影响SPG膜空气通透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北方典型城市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进行调查分析,重点分析进水BOD5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基于北方地区城镇居民用水量季节性差异较为明显、全年降雨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变化、收水范围、降雨量等因素对进水BOD5浓度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增加时,进水BOD5浓度会相应降低;收水面积较大,污水输送距离较长时,进水BOD5浓度会相应降低;降雨也会造成部分污水处理厂出现进水BOD5浓度下降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的建议及对策,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更常用的在限制最高和同时限制平均与最高出水有机物浓度两种排放标准的约束条件下,使其运行费用最省的最优周期控制问题.计算结果都表明,最优控制变量QW和DO的变化规律都尽可能使其满足约束条件和节省运行费用,但是,当进水负荷变化幅度非常大时,任何控制也难于使出水水质达标,而运行费用还会大幅度增大.相对而言,同时限制平均与最高出水BOD浓度是更合理的排放标准,它既有利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又能有效地保护受纳水体.初始状态S(0)对最优控制的影响不大.而X(0)的影响较大,在本研究中,X(0)的最优值在2400-2600mg/L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刘春  黄霞  王慧 《环境科学》2007,28(5):1102-1106
基因工程菌生物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经过启动期之后,可以实现对阿特拉津的高效稳定去除,去除率在90%以上.不同条件下,启动期最短2 d,最长可达12 d.阿特拉津初始进水负荷、运行温度和工程菌接种密度,对启动期具有显著影响.增加阿特拉津初始进水负荷、提高运行温度和增加基因工程菌接种密度,可以实现快速启动.进水水质对启动期影响不大,在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2种进水条件下,启动期基本相同,而且稳定期2种进水的阿特拉津去除情况也没有差异,说明进水水质对启动期和稳定期阿特拉津的去除影响都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预处理亚麻废水。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处理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对水解酸化过程的速度和效率,以及最终产物都有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水质及处理效果。实验中主要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进水pH值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水解酸化池出水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水解酸化池稳定运行后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连续监测了水解酸化池进出水的COD、BOD、SS、pH、色度等各项指标,对类似的废水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在厦门杏林污水处理厂进行试验 ,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污泥负荷和污泥龄是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磷的显著影响因素 ;其最佳操作条件为HRT =5h ,F/M>0 0 5kg (BOD5 ) /kg (MLSS) ;SRT =2 3-4 0d ,可生化比 >4 5,温度 =1 5-33℃。  相似文献   

9.
以上清液浊度和沉降面高度作为表征煤泥水沉降性能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 software设计研究了粘土类型、pH值、絮凝剂用量、水质硬度和煤变质程度五个因素对煤泥水静态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类型是影响絮凝效果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在相同条件下,含高岭石的煤泥水比含蒙脱石的煤泥水上清液浊度大,而沉降面高度小.pH值越大,上清液浊度越小,但沉降面高度越高;絮凝剂用量对两个指标影响都不显著,其值越大,上清液浊度越小,沉降面高度越大;提高水质硬度有利于降低上清液浊度和沉降面高度,但影响不显著;煤变质程度对两种指标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伟 《环境科技》2010,23(2):35-37
结合实际的柠檬酸废水处理工程,对影响IC反应器稳定运行的pH值范围、温度条件、有毒有害物质、预酸化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做了详细的探讨.严格按照IC反应器的进水要求及优化的工艺参数运行IC反应器,COD的月平均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广西象州县污水处理厂CAST处理工艺的设计,包括运行方式、基本设计参数、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及工艺特点等,并指出CAST处理工艺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工艺设计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有保障等优点,且对规模较小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以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省某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污水处理工艺中基于PLC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目的、控制系统结构、并分述三个PLC子站各自功能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探讨典型CAST工艺中计算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城市CAST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借鉴,推动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调试过程。分析了CAST工艺调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A bench-scal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ST) was operated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a series of batch tests was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accumulation of 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DNPAOs) in CAST system. Under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step-feed CAST with enough carbon sources in influent had the highes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as well as good sludge settling performance.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 of COD, NH4+-N, PO43− -P and total nitrogen (TN) was 88.2%, 98.7%, 97.5% and 92.1%,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sludge volume index (SVI) was 133 mL/g. The optimum anaerobic/aerobic/anoxic (AOA)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DNPAOs could be achieved by alternating anoxic/oxic operational strategy, thus a significant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occurred in step-feed CAST. The denitrification of NOx− -N completed quickly due to step-feed operation and enough carbon sources, which could enhance phosphorus release and further phosphorus uptake capability of the system. Batch tests also proved that 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 in the step-feed process had strong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capacity. Both nitrate and nitrite could be used as electron acceptors i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Low COD supply with step-feed operation strategy would favor DNPAOs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CAST污水处理工艺故障诊断的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CAST工艺故障诊断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在线故障监测和报警,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构建故障诊断模型,结合运行参数趋势图,实现故障快速诊断。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该方法在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导作用。识别工人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规律,是采取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的前提。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R语言,对334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报告进行分词处理和特征项降维,识别出8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及其27项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共现网络和中心性分析,将27项影响因素分为关键因素、重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4个级别,其中政府安全监管职责不到位(MF5)、安全教育培训缺失(MF12)、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MF10)和安全检查不到位(MF9)为4个关键因素,应对其高度重视和重点管控;最后以一起厂房坍塌事故为案例,对比分析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文本挖掘分析结果与案例实际发生情况,结果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契合度,从而验证了文本挖掘和因素分级结果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溶解氧和pH值对CAST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ST工艺对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要求不同的环境因素。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CAST工艺在主反应区内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时溶解氧浓度和pH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得出结论 :CAST主反应区内SND最佳溶解氧为 0 5mg L ;脱氮的最佳pH值为 7 4~ 7 8。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集镇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调试实验研究,实际调控结果表明,采用控制温度、溶解氧、沉降比、污泥指数、生物相的变化,运行周期4.5h,沉降比35%,污泥龄15d,生物区溶解氧31mg/L,实现生物菌种培养与驯化最佳条件,污泥浓度可达到2000mg/L,生物相基本稳定,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各项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中卤乙酸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卤乙酸作为已检出的氯化消毒副产物中最具致癌性的一类物质,在饮用水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卤乙酸的生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入手,对卤乙酸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卤乙酸生成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其检测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