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汇总了多级表曝型纯氧活性污泥法处理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污水处理厂废水的流态示踪、充氧和工艺运转试验结果,并对其工业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平行试验比较.在二者取得相同的处理效果时.纯氧曝气的停留时间约为空气曝气法的1/2,污泥指数(SVI)有较大幅度降低.污泥产量也有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该法是将污水、空气和活性污泥同时经过射流曝气器,使其在高速湍流的作用下,强化了氧的吸收过程,同时发挥了活性污泥生物学特性的内在潜力,从而加快了基质的生化反应过程。该法具有曝气时间短,有机负荷高,剩余污泥量少和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国外动态     
新型曝气装置——“Hiperator”可起到扩散空气器和机械表面曝气器的双重作用,并具有处理废水效率高、能耗省、维修管理方便等优点。该装置由曝气槽、循环泵、分布管道及数个GRP 曝气器组成。混合液从曝气槽由泵抽入分布管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经曝气器喷管、喉管、扩散管、混合管及折转板再进入曝气槽。混合液体经喷管时,形成压力降,使空气进入喷气器.在曝气器中,氧迅速与液体混合,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简称射流曝气法)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并普遍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此法已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半生产或生产性试验的先例。实践表明,射流曝气法与其它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曝气时间短、剩余污泥量较少、能抑制丝状菌膨胀等优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法是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其处理系统主要由曝气池,曝气设备、污泥回流设备和二次沉淀池(以下简称二沉池)等组成。工艺设计包括:(1)流程的选择;(2)曝气区容积计算和曝气池工艺设计;(3)需氧量、供氧量的计算与曝气设备的设计;(4)回  相似文献   

6.
杨传芳 《化工环保》1995,15(1):45-48
在处理乙烯生产废水的纯氧曝气活性污泥系统中,将曝气池MLSS浓度由5g/L提高到10-15g/L,从而使生化处理系统于高MLSS、低污泥负荷、低SVI的良好运行状态,提高了装置的处理能力和耐负荷冲击能力,克服了污泥膨胀问题,保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国外动态     
异丙苯法废水处理新工艺化学工业时报(日),8月5日(1983).1980年,日本苯酚公司建成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工业装置。该公司采用三菱化工机械公司技术已在鹿岛工厂建成超深层曝气装置,试运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异丙苯法废水综合处理。采用该项新工艺建成的废水处理装置由油水分离槽(预处理),真空脱气塔及沉淀槽组成.主要优点是:①无臭味和噪音等二次公害产生;  相似文献   

8.
黄益宏 《化工环保》2006,26(2):126-128
采用气浮—水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高浓度特种丙烯酸废水,研究了投加生活污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厌氧水解时间、SBR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按1∶1体积比投加生活污水,厌氧水解时间2d,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时间10h(进水后期曝气1h,共曝气11h),污泥负荷小于或等于0.08kg/(kg.d)时,出水COD小于85m g/L,满足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重力流异程式均质池去掉约束水流的导流墙,根据流体的运动规律,合理配水,适当疏导,使废水按照规定的途径流动,在均质池内流经不同的路程,将不同时序的废水在出水槽内自然混合,达到均化。试验结果表明:重力流异程式(无导流墙)均质池的均化能力稳定、可靠,运行管理简便,无能源消耗,节约工程造价。在接触氧化和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两种生物处理的实际运行中,采用这种均质设备,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外动态     
用铁除磷用水废水,32[3],39(1990)用生物膜法或活性污泥法进行废水的曝气处理时,将铁材浸渍在曝气槽内,在去除 BOD、SS 等的同时,铁表面发生腐蚀,铁离子溶出,此时与水中的磷酸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铁盐等难溶性的非晶形物,随污泥沉淀除去。在厌氧状态下的污泥槽中,磷酸铁盐等难溶物与污泥长期贮留时,磷也不会再溶出。由于该污泥中有效态磷含量高,还可在农业上做为磷肥使用。  相似文献   

11.
《化工环保》2007,27(3):275-27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分子化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由细分子化切割机与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流程中的混凝沉淀池、厌氧池、空气吹脱塔、缺(兼)氧池及溶氧好氧一体化综合处理池相结合,组成的一种细分子化、超饱和溶氧好氧活性污泥流动床动态平衡、高效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细分子化可至纳米级,水中超饱和溶氧量可高达50mg/L以上,氧的利用率可达95%,污泥产量可最小化,比传统的空气鼓风曝气降低30%~50%,能耗比传统的空气鼓风曝气法降低25%~35%,污水综合处理效率高,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安全可靠,可适用于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保证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纯氧曝气法处理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具有耐冲击负荷强、产生污泥量少,BOD_5、COD去除性能好,耗用动力少,处理水质好等优点。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3.
日本栗田工业开发的用臭氧消除剩余污泥新技术 ,是利用臭氧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接触 ,使细胞膜破坏 ,微生物即易分解 ,再经曝气处理 ,最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曝气处理后的污水经沉淀池 ,水与剩余污泥分离后 ,剩余污泥与臭氧接触 ,使微生物细胞膜破坏 ,成为容易生物分解的污泥 ,然后将其送曝气槽反复进行曝气 ,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使剩余污泥得以消除。该技术的优点是 ,可自由调节臭氧处理污泥的返回数量 ,解决生物处理废水时产生的大量令人头疼的剩余污泥问题。臭氧消除剩余污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射流自吸式生物曝气塔处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金义  范燕英 《化工环保》1998,18(5):259-262
用射流自吸式生物曝气塔对酒精生产废水及催化剂生产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相比,射流自吸式生产曝气塔具有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处理量大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15.
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丙烯腈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剑辉  李萍 《化工环保》2005,25(5):364-367
采用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模拟丙烯腈废水,探讨了丙烯腈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1h、厌氧1h、曝气4h、沉淀1h的处理条件下,处理后丙烯腈质量浓度由71mg/L降至4.4mg/L,去除率为93.8%COD由546mg/L降至49mg/L,去除率为91%。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发现八叠球菌、诺卡氏菌、链球菌为其主要菌群。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兴的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其脱氮效能优化和污泥特性也是相关研究热点之一。研究采用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提高一体式MBR的脱氮效率,并考察了不同工况下活性污泥浓度及脱氮酶活性,结果表明,间歇曝气有效地强化了MBR的反硝化作用,显著地增强了其脱氮效能,而NH_4~+-N及COD的去除几乎未受影响;活性污泥浓度增长缓慢平稳,脱氢酶活性因污泥龄的延长有小幅下降,间歇曝气未显著影响污泥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我厂废水处理是由日本进口的活性污泥鼓风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完成的。其运转工艺条件为:pH5.5—7.0,温度30±5℃,曝气池污泥浓度为5000ppm(实际运转为3000一5000ppm),污泥负荷为0.3公斤BOD_s/污泥公斤  相似文献   

18.
德国Julich市将投运一座污水处理厂(为9.6万人),可去除污水中90%以上的氮。该处理厂采用Julich研究中心GmbH开发的Julich废水处理法(JARV)。JARV与标准的活性污泥法不同,废水是间歇进入曝气池。在新一批废水进入之前,曝气池曝气,使细菌将氨氧化成硝酸盐。然后,停止曝气,加入新一批废水。在此条件下,硝酸盐被还原为氮。约20min后,重新曝气,硝化继续进行,整个循环约需1h。中试处理出水仅含硝酸盐2.5mg/L,而一般活性污泥法处理出水则为25mg/L。这种间歇式进水方式有利…  相似文献   

19.
复合生物曝气工艺处理化纤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化工环保》2004,24(4):305-306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所排生产废水中以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有机物为主,有机负荷变化较大。复合生物曝气工艺是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机结合的高效废水处理工艺。即在普通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池中投加各种能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表面的载体,利用载体容易截留和附着生物量大的特点,使曝气池中同时存在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充分发挥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由于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的工艺特点,反应系统中厌氧和兼性厌氧菌的比例较高,生物膜中丝状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较多,且食物链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在生化处理废水方面为提高处理速度、处理效率和节省投资等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如纯氧曝气法,目前是国外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但处理时间长、占地面积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美国Jeris,John,S.等人于1973年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