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火灾规律双重性模型及其对室内漏油火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的规律具有双重性:确定性和随机性。只有既研究其确定性又研究其随机性,并进而研究二者的综合才能完整地认识火灾的规律。本文提出火灾双重性规律的学术思想,通过构造室内漏油火灾的确定性和随机性模型,阐明运用火灾双重性规律表述火灾过程的具体方法。文中用微机实施的大量计算表明,该模型能方便地预言:发生室内漏油火灾时,室内设备是否会损坏以及可能被损坏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潜艇发生火灾后,艇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误操作的概率以及由此对火灾进程的影响。为了从定量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基于传统的事故树分析技术,结合人因可靠性理论中的人为差错预计法,构造了人因事件树,以计算各分支路径的概率值。在算例部分,针对某一核潜艇内的火灾场景,运用上述方法,定量评估了艇员误操作而导致的系统失效路径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内集-外集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分配方法建立的内集 -外集模型 ,用于计算可能性 -概率风险 ,可以表达概率估计的模糊性。实践证明 ,用这一模型计算出来的自然灾害模糊风险能对减灾方案进行合理的筛选 ;实验证明 ,我们还可以用这一模型替代专家依据给定的样本进行模糊概率估计。本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在期望值的意义上 ,检验这一模型的可靠性。仿真结果显示 ,用内集 -外集模型计算出来的可能性 -概率分布的均值甚至比传统直方图分布的均值更靠近真实概率分布的期望值。这一研究表明 ,内集-外集模型用于自然灾害模糊风险评估 ,在期望值的意义上是一个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人员紧急疏散显得日益重要。本文研究了突发事件下人员临时应急避难所的选址问题,基于单一指派约束和容量约束的设施选址问题(SSCFLP)研究基础,假设疏散时间随机和选址网络随机,考虑一个星期和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疏散人员数量不同的现时情况,建立临时应急避难所选址模型,并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确定临时应急避难所的数量和位置,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人群聚集在临时应急避难所等待救援,可以节约救援车辆等资源,大幅减少疏散时间,提高人员应急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Lomnitz(1964)首次进行了智利地震危险性评定研究工作,他把地震危险性定义为在一特定的设计时期里重要地震发生的概率。Welkner(1964)采用Greve(1956)的1906~1913年和1942~1955年间的有感地震的有用资料,进行了圣地亚哥市及智利其它一些大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工作。随后Lomnitz(1969,1974)发表了智利第一幅地震危险性图,等值线直接从强震目录中获得,它们表示了设计周期30年内最小加速度为0.1g的地震发生估计概率。在70年代,由于在智利中部要兴建一座核电站,为特种场址鉴定和选址,对地震危险性评定作了细致的研究。由于那时几乎没有地面峰值加速度资料可采用,只能用MM烈度或PGA模糊地表示结果。Welkner(1969)编制了智利北部能量释放的空间分布图,并讨论其作为地震危险性图的效用。Barrientos(1980)发表了用MM烈度估算智利地震危险性区域变化的概率研究结果。Martin(1990)根据地面运动的峰值作了同样的研究。Kausel(1978,1981,1984),Kausel和Saragoni(1986)对特定场址和地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概率法与确定性法的综合研究。Nishenk(1985,1989)研究了智利太平洋沿岸大的和特大的板缘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兰青龙  安卫平 《灾害学》1998,13(1):34-39
简要分析了山西中部的历史地震灾害,用地震安全性评定的综合概率法计算了每个单元遭遇烈度的概率,并对建筑物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各类建筑物的易损性矩阵和不同类型单元的人涡震亡率、震伤率矩阵,计算出各个单元建筑物的期望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期望绝对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在日本,最早对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行科学、实用的研究是河角广(1951),他采用了599~1949年间发生的342个地震,把该时间段地震活动水平假定不变,而假设地震的发生为一个简单泊松过程。应指出,该历史地震目录是极为不完善的。其结果分别以75年、100年和200年时段的预测峰值加速度等值线来表示(图1)。此图称作“河角广图”,该图及其修订版在70年代前一直被广泛采用,作为供土木结构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用的区划图。继河角广开创性研究领域的是,采用类似的资料通过不同方法广泛开展了地震危险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型建筑在不同防火措施下发生火灾的概率研究,得出了各类建筑达到轰燃的概率.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方法,引入材料高温本构关系、截面尺寸和计算模型系数等的变异性,按照ISO标准升温曲线升温,给出了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最后,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物达到轰燃的概率与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组合,给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构件在火灾下的失效概率公式.  相似文献   

9.
对于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发生破坏的概率或可能性,并没有准确的数理函数表示。基于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IDA),针对地震发生时更易发生破坏的砌体结构,从场地条件、横墙面积比、高宽比3个因素入手。选取数个典型结构,对震害发生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崇福 《灾害学》2015,(4):1-11
以浙江历史台风经济损失为背景,虚拟了一个以月份变化和登陆情况不同的台风动态风险案例,用源于概率风险模型的动态风险分析模型,并采用正态扩散方法处理虚拟案例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是估计不同月份条件下台风强度的概率分布,估计风险承受体在不同强度台风和不同登陆情况下的损失,并由条件概率分布和损失矩阵耦合成期望值意义上的动态风险。非动态风险分析只能给出年内单一风险值,而动态风险分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该文还讨论概率风险的系统误差问题,讨论了智联网用于动态风险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反映地震发生过程中的非平稳和成丛特性,文中将考虑丛中心非平稳的成丛过程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推导给定时间段内地震次数分布的计算公式时,文中假设丛过程的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按幂指数和周期函数形式变化,丛中事件发生的次数分布服从截头的离散Pareto分布,丛中事件相对于丛的发生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文中给出了当地震发生为非平稳和成丛过程时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和计算步骤。最后,文中还就一个震源的情况初步探讨了模型在特殊情况下各种参数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指出忽略前震和余震的影响可能低估所考虑场地面临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Poisson分布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暴雨发生的概率特征,并提出了进一步统计模拟的思路。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大范围地区测站夏季暴雨日数的概率基本上都符合Poisson模型,而以往的研究一般仅作了某些测站的验证,而并未从大范围地区测站的概率分布来考察。  相似文献   

13.
冯平  王仲珏  田为民 《灾害学》2008,23(1):23-26
在现行的水文风险组合计算中,往往需要对非正态分布的水文变量进行正态化处理,这必然引起畸变,从而影响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根据Ditlevsen界限,进一步建立了基于二维Gumbel分布的长距离输水系统的综合水文风险评估模型,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串联系统风险计算中如何建立n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的难题。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的21条主要河流为例,分析了采用Gumbel联合分布来研究降雨量或洪水的联合分布特征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际水文概率的组合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北段的综合防洪风险是3.1%,其防洪安全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4.
正态信息扩散法在确定河冰抗压强度概率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正态信息扩散法应用于小样本条件下河冰抗压强度概率密度函数的确定,建立了小样本条件下河冰抗压强度概率分布,并结合K-S检验法和河冰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解决小样本情况下河冰抗压强度概率分布的确定问题,正态信息扩散分布更加接近河冰抗压强度的真实分布,并优于经典分布的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9—2008年云南省125个气象站的逐日资料,采用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和三分段法进行了雨、雾淞(冰冻)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研究;基于模糊信息分配和超越极限概率法进行了云南冰冻灾害气候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模糊信息分配方法用于概率密度估计,可减少分析、评估误差,且不需要假定数列总体概率分布函数,就能得出较为接近实际概率密度分布的分析和评估结果;雨、雾淞(冰冻)出现当日最低气温≤1℃的气候概率达99.8%,最低气温≤1℃是出现雨、雾淞(冰冻)天气的阈值;当温度条件达到时,微量以上降水、日照时数≤1 h、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是出现雨、雾淞(冰冻)的阈值。云南省大部分地区(96个站,占全省总站数的77%)没有出现冰冻灾害的风险,无风险的区域分布在云南省的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冰冻灾害风险较大的是滇东北和滇东地区,其中有12个站累积概率值在50%~100%之间,有年年出现或2年1遇的气候风险,风险较大,特别是镇雄、鲁甸2个县的概率值为100%,有年年出现冰冻灾害的气候风险,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16.
坡面泥石流流域地貌要素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重庆地区坡面泥石流为例,分析了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伽玛分布等6种分布模式对坡面泥石流流域地貌要素概率分布拟合的适用性,选定了各地貌要素的理论分布模式.研究表明,不同的地貌要素具有不同的概率分布模式;同一地貌要素也可能有多种选择的理论概率分布,可以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历史旱灾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杨志荣  张万敏 《灾害学》1994,9(2):32-37
本文综合考虑气候条件、下垫面条件、史料记载的均一性等因素,将湖南省划分为10个研究区;根据1450~1949年湖南省气候史料记载1),采用区内平均等级,描绘了全省10个区旱灾的时间序列,并据此探讨了全省近500a来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大陆地区1951-2002年的实测风速数据资料,采用密度演化方法进行了各站点年最大平均风速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给出了大陆地区年最大平均风速均值和标准差的等值线分布图。与常用的基于拟合优度检验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和统计量分析不同,所提方法不需要进行先验分布类型的假定,可以通过直接计算给出与基本数据经验分布函数符合得较好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概率分布函数。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给出的统计结果是可信的,具有工程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造一个例子,简介了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及其在洪涝灾害空间格局重建中的优点。依据区域化变量理论,以长江流域1736~1911年洪涝灾害为实例,重建了长江流域历史时期洪涝灾害的基本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0.
陕西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列锐  李兆元 《灾害学》1999,14(2):38-42
通过对陕西1957~1998年共42年97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中大暴雨资料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总结归纳出陕西灾害性大暴雨的天气气候基本特征和规律性,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