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按照国家环保局"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总课题组要求,经三省环保局协商,于最近在长春市召开了第三次东北组预测成果经验交流会,二十多位从事环境预测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与会,国家"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总课题组也派员到会给以指  相似文献   

2.
结合城市环境质量现状,通过环境满意度空间分析,研究如何发挥公众参与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和影响.环境满意度调查要素包括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地表水质量等十个方面.受访人群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四个方面,空间分布包括城区、社区和人群三个尺度.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为51.81%;十个环境要素中,道路清扫保洁的满意度最高为55.81%,地表水质量最低为28.66%.以空气质量环境满意度为例进行空间分析,不同城区的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和环境满意度排名基本一致,说明长春市大多数居民对空气质量的感知度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表明长春市新立城水库发生小范围藻类水华期间浮游植物藻类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种群丰度增加。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该地区非水华期间的监测数据相比较;同时对水质进行了环境因子相关性及对藻类水华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溶解氧和温度是影响水库叶绿素a值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且可以作为北方湖泊藻类水华预警的主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环境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连接可持续性原则的实施从抽象、宏观的战略落实到实际.可操作的具体项目的桥梁。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以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为例探讨战略环境评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系统规划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在分析战略环境评价研究对象、技术方法和工作程序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中城市生态工业多级评价及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长春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为基础,介绍了该市水环境污染状况、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城市道路交通CO污染的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对CALINE4模式进行参数修正和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长春市主要街路的日均ρ(CO)进行了模拟,得出了长春市机动车线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春市道路交通CO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一环路以内.   相似文献   

7.
长春市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系统服务不是无偿提供的,而是用货币量算,价值不菲。对长春市水生态系统的5项服务功能进行估算累加。可以得出目前长春市水生态系统服务每年价值在62599.35万元之上。比1990年的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削减。也就是说,在过去10a间,长春市水生环境给人们提供的福利在减少。因为各技术和学科本身的局限,所得值只能作为决策者的参考,而更精确的结果需要更合理的方法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控制单元识别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松花江流域划分为27个控制单元,分析各控制单元水环境与水污染现状,筛选水域敏感性强、水质超标严重、排污强度大的控制单元作为优先控制单元,形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结合全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问题及领域,确定各优先控制单元重点治污方向,形成松花江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重点。结果表明,松花江大庆市段、松花江哈尔滨市段、伊通河长春市段、嫩江齐齐哈尔市段、嫩江松原市—白城市段、饮马河长春市—吉林市段6个控制单元为松花江流域重点治污区域,涉及大庆市、哈尔滨市、长春市等重点城市点源治理、齐齐哈尔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环境风险防控等重点治污方向。  相似文献   

9.
排水系统是现代城市的排污环保的重要动脉,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旧排水系统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长春市排水专项规划设计实践,分析了长春市排水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城市排水制度从合流制到分流制的总趋势,对长春市新、旧城区排水体制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规划,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应急监测能够帮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第一手环境数据,环境应急监测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举措。本文重点讨论了环境突发事件前的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并就监测部门如何做好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