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生态空间的监管需求出发,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获取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状况,分析2012—2017年青岛市生态空间的演变格局,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3个方面评价青岛市生态空间的服务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2—2017年,青岛市生态空间的生态系统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森林和城镇面积显著增加,草地、农田、裸地及海洋面积明显减少;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生态状况指数的增长率分别为2.63%、0.36%、2.55%,说明生态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提升,生态状况总体呈变好趋势。  相似文献   

2.
评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水环境保护成效,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0年地表水监测数据及污水排放和气候数据,评估并分析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地表水环境状况。研究表明,2012—202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Ⅰ~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从89.14%上升到93.47%,但部分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内蒙古北部、山西西部、陕西北部和京津冀地区。4类生态功能区中,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地表水水质最好,其次为水源涵养区,再次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最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的主要超标项,2012—2020年该两项指标超标断面占总超标断面的比例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4.22%和17.29%。县域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及年降水量是影响相关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议增加总氮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质量评价指标,并在进行水环境评价时充分考虑当地的背景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耦合多源遥感数据,研究1980—2015年洞庭湖区地表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潜在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占总面积63.67%;水体次之,占23.75%;草地最少,占0.15%。1980年以来耕地面积剧烈减少,减少342.71 km2;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278.16 km2和132.55 km2;土地利用转化方式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转化面积232.70 km2;区域地表景观进一步破碎与复杂化。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与降水相关性较弱,而与气温呈较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区域景观格局演变与气温上升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周边的平塘县、罗甸县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数据和“3S”技术手段,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从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土地利用程度系统、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土地利用可持续系统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TOPSIS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较低,且存在时空变化差异。2000年、2005年、2013年平均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分别为27.45%、29.84%、17.76%,呈先增大后减小波动变化趋势;2000、2005年平塘县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均高于罗甸县,2013年略低于罗甸县。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1-200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覆盖范围主要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行政辖区内的阿图什市),通过统计2001-2005 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该市近五年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而探究了导致该变化发生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2001-2005年,该区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沙化和盐碱化现象得到遏制.探其原因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等人文因素造成,而包括气候波动在内的自然条件只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6.
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若尔盖湿地生态退化加剧,威胁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在若尔盖湿地生态退化趋势与生态安全理论框架研究的基础上,对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7.
运用 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动态模拟泾河流域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变化情况,对当前十年及未来十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30年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情景下,泾河流域碳储量分别为1.068×109t和1.082×109t,与2020年相比,经济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减少9×106t,生态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增加5×106t。控制草地、林地、湿地、水域退化和建设用地扩张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碳储量;基于生态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方式更有助于提升泾河流域碳汇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校新生发样为研究样本,将生源地分为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华中、华东7个地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发样中所含铬、铜、镍、铅、锌进行测定,通过非参数检验及偏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地区发样中重金属含量与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结果显示,所采集发样中铬、铜、镍、铅、锌的含量变化范围依次为0.22~101.84、0.36~112.24、0.70~128.75、1.39~136.13、1.12~719.50μg/g;发样中重金属浓度的地区排序为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华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发样中重金属的来源有所差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发样中重金属可能主要来源于燃煤、工业生产过程、机动车排放,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9.47%、25.78%、22.89%;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地区发样中重金属可能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机动车排放、冶金化工过程,贡献率分别为47.76%、27.51%、18.24%。相关性检验显示,男性发样内铬、铜、镍、铅含量高于女性。其中,偏胖或偏瘦女性存在较高的铅暴露风险;40.2%的男性发锌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24.4%的女性发锌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且偏瘦女性发内缺锌现象显著;男、女发铜含量高于正常值上限的比例分别为91.8%、85.6%,存在不同程度的铜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降水最少、产水能力最低的地区,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本文基于实测降水、径流数据,依据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形成的新疆降水、径流等值线图,形成干旱分布图,并构建年尺度面降水、径流系列。采用干旱分布图和系列数据,按不同空间尺度量化分析了研究区干旱状态和演变规律。新疆多年平均降水深为157.7 mm,单位面积产水量48.5 mm, 80%以上的面积属干旱、半干旱区,南疆较北疆干旱、山区相对湿润、平原干旱。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呈现不同程度湿化趋势,但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气候形态并未发生改变。近30 a的相对丰水期,由于经济社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加之高温导致的径流年际波动加剧,使新疆面临更为严峻的干旱形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GF-1/WFV影像的地表覆被自动提取方法,利用青海祁连山地区复杂、独特的地表覆被垂直变化特征,建立以祁连山地区为例的水源涵养区地表覆被分类规则。结果表明,总体分类精度为95.73%,Kappa值为0.889 6,分类精度优于80%。尝试将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在遥感解译中,选取样本点近距离验证典型地物类型,包括生态脆弱区(冰川)、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青海小叶杨原种保护地)等,分类精度为94.8%,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8年新疆环保系统的水质例行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新疆地表水水质现状。结果显示,全疆57条监测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1.9%,29座监测湖库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55.2%,总体上全疆地表水污染尚不严重,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少数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河段以及尾间湖和纳污水库,且不同区域间的水体污染程度和比例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淮安市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淮宿分中心于1998年—2002年对淮安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二河闸水质达Ⅱ类水标准,五毒项目未检出;杨庄闸上游废黄河水质除1999年达Ⅲ类水标准外,其他年份水质均达Ⅱ类水标准,五毒项目未检出;京杭大运河淮安市区段及里运河水质较差,主要是氨氮超标严重,近5年水质基本都是劣于V类水标准。指出,淮河污染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沿淮上游积蓄的污水,时常以小流量下泄,并不时有所增大,经常发生水污染事故;淮阴第二抽水站抽水流量超过40m^3/s时,京杭大运河及里运河污水对淮安市区北京路地面水厂、淮阴区地面水厂两取水口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根据监测资料,采用国家有关标准,本文对伊犁州县市饮用水源地(河流、水库、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goal of this large-scale pilot distribution study wa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blending different source waters on distribution water qualities. The principal source waters investigated were conventionally treated ground water (G1), surface water processed by enhanced treatment (S1), and desalted seawater by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s (RO). Due to the nature of raw water quality and associated treatment processes, G1 water had high alkalinity, while S1 and RO sources were characterized as high sulfate and high chloride waters, respectively. One year of pilot pip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water quality was significantly deteriorated by increased color when source water blends with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historic groundwater were introduced to pipe distribution systems. Elevated color was associated with release of iron corrosion products, mainly from aged unlined cast iron pipes. Iron releas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exposed to RO and S1 waters: that is, the greater iron release was experienced with alkalinity reduced below the background of G1 water. Lead and copper release to water, on the other hand, enhanc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O and G1 water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水污染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满足我国水质评价与管理的需要,针对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污染指数法。采用该方法对湘江干流2009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在水质类别评价、水质定量评价、主要污染指标识别、劣Ⅴ类水体水质比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掌握,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话中硫化物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了稳定时间、干扰物质、碱溶液浓度对测定的影响,提出了最佳测定条件。该方法检测限为0.04mg/L,相对标准偏为1.4%,加标回收率在91.6%~101.9%之间。  相似文献   

17.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的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条件实验,建立了水体中阿特拉津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以ODS C18柱为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柱温40℃,用二氯甲烷萃取,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02~10.0mg/L,相关系数达0.9999,采样体积为50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12μg/L,精密度在2.5%~11.4...  相似文献   

18.
以常州市典型城市黑臭水体神童浜为对象,采用小球藻和大型溞作为急性毒性测试手段,对整治前、后神童浜4个点位的上覆水和孔隙水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整治后神童浜上覆水水质明显改善;上覆水在整治前、后对小球藻生长均无抑制作用,反而呈促进作用;对黑臭水体的整治降低了上覆水和孔隙水的生物毒性,但整治后的上覆水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且孔隙水对水生生物仍具有一定的毒性风险。提出,利用生物毒性测试能反映出黑臭水体整治前、后的毒性变化,可应用于对黑臭水体整治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石墨炉原子吸收,水溶液直接进样测定钴,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3.36%,回收率在90%-1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渔网及土工布挂片双层材料以及填充的水花生构建了生态围隔,对藻类进行拦截,降低取水口藻类密度,同时通过水花生的吸收和拦截,以及土工布挂片形成的附着生物群落的降解和吸收作用,降低颗粒态以及溶解态营养盐,达到取水口水质的改善效果.生态工程实施后,取水口内悬浮颗粒物显著降低了29.8%,同时透明度提高了27.5%.对藻类的拦截效果研究表明,围隔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23.0%,对总藻类数量的去除率为20.7%.通过对围隔内外蓝藻数量在藻类数量的比例分析,生态围隔对蓝藻的去除率高于总藻类的去除率,说明了对于藻类拦截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营养盐的改善效果主要体现在颗粒态物质上,其中颗粒态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48.4%和3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